第三百九十一章北极的寒冷
无论是高筑地、广积粮还是结硬寨、打呆仗,都证明了我们华夏文明是闷头苦做的一群人,我们喜欢发育到强悍,武装到牙齿,再打有准备的仗,哪怕看起来笨一点。没有骑兵,我们就修长城圈人,结寨子据守,组方阵硬碰,可就是不屈服,就是要想个办法。世界文明中,面临大洪水,求情的有,逃跑的有,偏是我们非得治水,甭管你是谁,哪怕老天爷呢,也得给你治改了。
这不,我们就用笨办法一点一点的掏过去,什么海底墓穴,只要在地球上,我们就能看到它!
我驾驶着深海潜水器,带着阿拉萨和阿曼达朝着海底而去。阿曼达惊喜的看着窗外的一切,因为在北冰洋航行需要船只的特殊性和危险性,以及有一半的时间光照不足,沿岸居住人群的稀少等等原因,所以北极圈内的海域是世界上被研究得最少的海域,自然影像资料和图片信息以及公众认识就很少,别说阿曼达,就是我初来时都感到新奇。
这里的水温低,光照少,生物多样性就比南极周围的海域少许多。如果随便抓一个初高中教授地理的先生问,在南极冷还是北极冷?我估计他们会不假思索的告诉你,肯定南极冷。错了吗?没错,起码数据上没错。
南极的最低气温有零下九十四摄氏度,而北极最低气温是零下七十度,平均气温差别更大,南极零下六十多摄氏度,北极零下三十摄氏度。你看,本来就是南极比北极冷。
但实际上并不能这么说,南极是大海包围的陆地,面积约为一千四百万平方公里,其中约百分之九十八被冰雪覆盖,那些冰盖几百米的都属于薄的,深入其中厚度达到一两千米的比比皆是,即便是实力强横的海螺号,都无法破冰开路,在冰架面前,我们渺小的像只虫子。而这些冰架冰盖之外,才是大海,这就离着极点很远了。
北冰洋被大陆所包围,面积比南极大陆还小,有冰的面积只有南极的六分之一到十分之一,而且厚度根本没法比,由于洋流运动,北冰洋的海冰在无时不刻的漂移、融化,形成再裂解和漂移,只有格陵兰岛的大陆性冰盖较大,别的永久性冰雪数量和面积简直可以忽略不计。
你看,南极冷归冷,但跟我们航海人关系不大,我们在南极大陆之外的大海上,任它什么海拔高,热交换少,南极大陆缓流封闭等等等等,这些都与我们航海人无关。或许是问南极冷还是北极冷这个问题不好,应该问在能够航海的地区,两者哪里更冷,毋庸置疑北冰洋是最冷的大洋。
夏季北极地区大量冰雪融化,哪怕北冰洋因为和其他的两大大洋有相连接的水道,热容量大吸热本领强,可也架不住一直化冰降温啊,到了冬天没了阳光,这一下子让本就寒冷的北冰洋更冷了。南极就是零下几百度,咱们航海人到不了也就当没有,北极可是在外圈就会实实在在的享受着零下十几度的洗礼,这时候一有对比,海水都会感觉是温热的。
南极圈附近的海域,夏天去的时候穿个短袖正好,北极的话……不想被冻死,还是老老实实穿厚衣服吧,棉裤套皮裤必定有缘故啊。
现在已经进入了冬季,气温也就更低了,海洋里的生物并不活跃。可纵然如此,光打在本就黑暗的海水中,泛起阵阵蓝光的同时,还是吸引了各种鱼类、水母和软体动物的出现,这让阿曼达兴奋地手舞足蹈,时而还会用手拍打着那全透明的潜水器顶盖。明知道我们一万多米的马里亚纳海沟都无碍,可因为特殊结构,那一条条不明显的仿佛裂纹的支撑,在阿曼达的拍击下,还是让我胆战心惊。
“亲爱的阿曼达小姐,歇一歇吧。”我无奈道。
我们的液体潜水振动通话系统更好用更清晰了,也不知道是用了什么原理,或许更加灵敏的捕捉了液体类似空气的振动吧。但问题是没有呼吸没有平翘没有开口闭口,无论是哪种语言,都不怎么顺畅清楚。
“你看你看,蒋平鸥。”阿曼达哪怕练习潜水时,已经见过不少了,却依然难掩兴奋。的确,北冰洋里的生物长相怪异,冰海天师,白衣骑士,排骨虾,海月水母,海蛞蝓,转钩手水母,不少生物随着灯光照射,透明的身体里泛出蓝色绿色的光。
阿拉萨则被吵得不轻,一副生无可恋的样子,我隐约是听见他嘟囔,果真一个女人等于五百只鸭子。而我也听不太清楚阿曼达到底说了啥,也实在无力回复,只能嗯嗯啊啊的回应着。还有两百米要落底时,海洋生物已经很罕至了,我才说道:“你将要见到大海中最神奇的精灵,是原住民,也是大海的主人。”
“这么深还有生物啊。”阿曼达好像是这么说着:“你昨天就神神秘秘的说,难不成还有海怪不成,是光,好大的一片光!那是什么!”
水下,有数百只塞壬正在静静等待,他们也需要光照明,那些特殊的海洋生物被他们制成了照明工具,他们聚在一起组成一片,生物发出的光芒仿佛也带着灵性,让这群排布在一起的塞壬看起来更加神秘且强大了。
一个小时后,哪怕脱离潜水器的阿曼达已经被塞壬牵引着,在预制管中游动前行了,但她还是时不时不敢置信的来回打量着身旁的塞壬。为了防止第一次见到塞壬的阿曼达被蛊惑,在她身边的都是一些解除诅咒效果的塞壬。阿曼达不断惊呼着其美丽的样子和完美比例的身材,或许是这些吸引了她的注意力,让她丝毫没感到不适与恐惧。
阿曼达和阿拉萨两人一人一头,他们超出了通讯范围,但这对塞壬来说并不算什么,我和蕾薇娅也是一人一边,随时做着精神实时沟通,通过手势或者通讯器传达给身边的人。在两个机械天才的协力下,他们很快发现了问题,在水下就开始了元件更换维修和焊点焊接。
“数据恢复正常。”
“准备启动机器。”
“三二一。”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通过液体的传导我仿佛听到了声音,也真真切切感受了盾构机搅碎砂石泥块带来的冲击力。
我们成功了,开工了!而这台拥有强大机械力的海底盾构机,经过琼斯的改装和支撑结构的改进,端的是一日数百米,一天足有寻常盾构机一个月的量。挖吧,打吧,就让我们用人类的笨办法,用我们自己发展的科技树,去击破那些魑魅魍魉牛鬼蛇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