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章坑但愿意 - 踏沧海 - 夜半微风之老鬼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踏沧海 >

第三百一十章坑但愿意

天天打海货,渔民们觉得无所谓,反正他们的日常也是如此,我们不着急赶路,一路捕鱼抓虾一路前行,这才是正常的节奏嘛。在渔船上,船老大会督促着渔民不停的干活,渔民自己也愿意干,有个别偷懒的则会被所有人教训,因为渔获是所有人的利益所在。除非是连续高强度的工作了半个月了,一般船老大才会发发善心,让大家除了轮班睡眠外,多休息两三个小时,剩下的时间,就是一刻不停的工作,那日子真是苦啊。上了渔船,不要把自己当人,就当一个没有感情的机器就好,尤其是远洋渔船,大家玩命出海,不就是为了挣钱嘛,闷头干上几个月,就是一家人一年的嚼谷。

不过各船隐藏寻找坠机的工作人员则不同了,在这三天只朝着依稀坐标缓慢前行,甚至没打开各种声呐系统搜索,在他们看来这就很奇怪了。他们来到我的船上,对我提出了抗议,说我是消极怠工,没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我不置可否,只是说我自有安排。

无论是延续航海的航空,还是在专业生产的矿场,都如同在大海中航行一样,头领有着无上的权利,一般说一不二。一旦头领出错,全体遭殃,但能成为头领者,都是专业上出类拔萃之人,出错的概率远比投票民主要低得多。而固定且随时有生命危险的特殊环境中,这种一言堂的绝对权力是保证所有人安全的最好选择。

我们的矛盾与冲突没持续多久,毕竟三天后蕾薇娅便通过精神意念对我进行了指引,而我则放弃了布下的即将收获的所有渔网,让几艘船开足马力朝着一个地方全速前行。行进了两天多,我就发神经一般的指了指下面说道:“就在下面。”

“声呐上没显示。”有人反驳道,说起来我这样突然告诉别人,坠机就在下面,换谁也是不一定相信的。

不过事实胜于雄辩,而船上的机器就是那么落后,除了渔船空间有限改造困难,还要考虑万一被人发现后无法解释的风险,所以什么多波束扫描,什么深海声呐系统,还有3d声呐全部别想了,除了渔船常用的声呐就只有一个潜水钟似的下沉声呐系统。

利用重物携带连线声呐下沉,搜索的范围也仅有二十米,不过蕾薇娅说了东西就在下面,我估摸着加上海上漂泊的因素,我这误差也就一两米。果然随着下沉,金属探测和声呐同时起了反应,工作组立刻欢呼雀跃起来,而我再布置任务的时候,他们那个听话和服从就别提了,真是钱压奴婢手,艺压当行人,在大海上有本事,就是吃得开。

渔民们已经发现了些许不对,我们上船的时间也太过蹊跷,但他们知道我们肯定是有上级身份,毕竟我们都是渔场或者大队委任进来的,并非是敌特势力,便也没说什么。只是趁着难得的休闲在一旁抽着烟,还有人凑过来跟我商量,这要是耽误了渔货,能不能有所补贴。我直接答应下来,九死一生提脑袋冒险,哪怕国家没给补贴,我让公司批点钱发放又算得了什么,在海上齐心最重要,只有人心齐才能办成事,才能活下去。

咱也不得不说,跟来的工作人员也真够爷们的,一个个在考虑着谁来下水,谁必不可少,反正争先恐后的纷纷争论着,好像下水是去鬼门关逛一圈一样。我坐在船舷,背着冷风挖着鼻屎,有点不解的看着他们一个个这么激动的样子,一脸的懵圈。

直到陆正指着我,大家齐齐回头看我,我才意识到,我可能被陆正坑了。我被请过去的时候,陆正还在给更多的人宣扬着我:“别说水下八十米了,就是几百米,蒋平鸥同志也能下去作业。他有着几百个小时的深海作业经验!你们刚才说什么?你们自己问他。”

“船长,你知道什么是反向测绘吗?”一个人问道。

我咧着嘴一脸的不情愿:“知道吧……属于反向工程中的一种,对物体进行拆卸、测绘、分析,获得有关技术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尺寸、外形和内部构造等。你们想在水下先进行完整外观测绘?那就属于逆向工程了,光靠着游标卡尺、卷尺和绘图是不够的,还得需要整体和局部绘测建模,没有电脑的话,只能手工建模。”开玩笑,咱可是被琼斯折磨过的人,这种低级问题能问倒我吗?必然不能!虽然在陆上比不上老军工,但放在水下测绘,我还是挺专业的。

“那水下切割好操作吗?”一名潜水员问道:“光线条件太差了。”

我无奈道:“只有八十米,又不是八百米,不是有准确定位了吗?这次带的工具里,也有一些应急灯光,只需要做到切割物固定,就可以分批完成。再说了,八十米也不能算完全无光,只是红橙无法达到,绿光能到一百多米,蓝光能到五百米呢。只要工具合适,无光条件下都能作业,更别说不足百米了,放心吧,我相信,你可以的!”

我已经知道他们想干什么了,我开始往后撤,不是哥们不愿意为国效力啊,是工具实在太简陋,不过这种深度还有这么多器械,也没啥生命危险,不如交给他们去锻炼。然而他们却抱住了我,我只能看着陆正,轻轻地吐出了两个字:“尼玛!”

作为船队的船长,我想象的是林驷那样的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再不济也得像彼得那样,通过管理让事情井井有条的发展,咋到了我身上,仍要事必躬亲,亲自下海作业呢。

我知道国内的航海和水下作业经验很少,但没想到匮乏到这种程度,就连潜水员也都是只在五十米以内的水下作业过,通常潜水工作的深度不超过水下三十米。我感受到了任重道远,也感受到了进步的艰难,更佩服那些为了国家复兴民族崛起而抛头颅洒热血的人,不管他是个工人、农民还是个科学家,他们都是这条漫长道路上不可缺失的基石。

所以我虽然抱怨,虽然觉得坑,但还是愿意的,我终究是下海了。看来研究让我带领船队出海,也考虑到了这一层概念。我带着一帮菜鸟在水下忙活,虽然在他们看来坠机是精密仪器,但在我这里这不过是打捞而已,而我干的就是这个专业。

长达一周紧锣密鼓的工作,除了我休息的时候,我们不断下海,派来的医生都很惊讶我为什么没有任何不适,毕竟很多轮班的队员都有了轻微的减压症。我也不能解释我是个药改人和变异人吧,只能打个哈哈遮掩过去。

但总的来说经过这段时间的打捞,我们算是对坠机有了整体的测绘,并且切割后通过卷扬机吊起,分批放入了各艘渔船的底舱里。其中发动机和电子控制系统,放在了我这艘跑得最快的主船上。

我们怕迟则生变,立刻返航,但已经为时晚矣。雷达显示,有船朝着我们靠近,并且放出了快艇不断逼近,定是来阻拦的。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