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三章冰海生物
“五花马,青锋剑,江山无限,哎哎哎哎哎,夜一程,昼一程,星月轮转。”老王哼哼着,回首对我说道:“你看咱这嗓子,也不比屠洪刚差吧。”“那是,比赛去,绝对有看点,光大大小小的厨子就能给你捧上天。”我笑道。
老王摇晃着大脑袋:“这听话听音的,我咋听着你这么大意见啊。”
“我盯了一天仪器,刚才又跟蕾薇娅交流了半天,累得要死要活的,你还让我和埃米尔俩人陪你聊天,你说,我能没意见吗。”我说道。埃米尔在一旁只是很憨厚的笑着,笑的很纯粹就好像压根没听懂我们说话似的。
老王叹了口气嘟囔道:“那咱不是无聊嘛,但凡我要有碟片看,也不用你不是。”
“咋了,后悔送给科考站了?”我坏笑着问道。
老王倒是坦荡,点了点头:“是有那么一点。”随后他用大拇指捏着小指的指肚:“就那么一丢丢,我就想吧,我已经通知国内了,他们正向相关部门反应援建的事情,最晚三个月第一批物资就能到,到时候让捎带个机子片子的不和玩似的。我想着他们都寂寞这么久了,也不差现在这一会儿吧。我就不一样了,我要是寂寞了,你俩不遭罪吗,是不是?嘿嘿,这也是无聊瞎想瞎想。”
“老王你啊,爱国厨师那高大伟岸的形象瞬间崩塌啊。”我笑了起来,不过咱跟老王玩得好,不就是因为他身上那股真实吗?
随着海螺号朝着威德尔海前行,岸上时常可以见到一些棕色破旧高大的圆柱体,看起来像是生锈的铁皮或者糊了一层泥巴导致的颜色,拿着望远镜都看不真着。问了下,林驷告诉我那里是以前捕鲸人的房子和仓库,只是修成了一个样子,不过也有一些房子是低矮的小木屋,只是太矮我没看到罢了。
所谓仓库实际就是储油罐,当年一些捕鲸人也会架船前往南极,这些罐子就是存放鲸油用的。至于房子里,早期会有捕鲸人和探险家住宿抵御风寒,临走的时候留出返程所需的物资,多余的就留在原地。寻常是穷家富路,但在南极固定地点反而更需要物资,一罐过期的罐头一堆仅够一天的燃料,或许也能让一条性命获救,所以最能换位思考的航海人便有了留下物资这种约定俗成的规矩。
不过在那时候,只要不赶上风暴天,还是能出去捕猎的。现在不成了,《南极公约》中南极洲禁止捕猎,不光不能猎杀,在具体条例里说明,除了科研外,不准接触这里的动物。
人在南极这种环境里待上一年,回去后都会生病,说明这里的天然环境下除了深层的远古病毒,真的没啥现代细菌病毒,如果不慎传给了动物,然后在南极大陆肆虐并产生变异,那可了不得,外来病毒通常会毁了一个物种和生态。
就像是如今,为什么香蕉饮品和食品与我们吃的香蕉味道不同,反而更香一些呢?全然是短短数年间曾经最好吃的香蕉品种大麦克全部感染了尖孢镰刀菌,导致现在我们吃的跟五十年前的香蕉根本不是一种。
而食品类肯定要选更好吃的,只得从留下的大麦克香精中模仿制作,甚至还稀释了大麦克的味道,免得二者差异过大。当年大麦克好吃,自然全球种植也供不应求,而短时间内大多数种类的香蕉都被真菌杀死,只得替换成了不太好吃但能抵抗尖孢镰刀菌的华蕉。可吃过大麦克的人还活着,他们怎么能忍受现在口味难吃的香蕉呢,这就是至今还在流行的各种香蕉治病论的由来,连动画中的形象也全部换成了华蕉的样子,无非是为了促销而已。
我们离开长城科考站之后行驶了十三个小时,船体便开始发出了轻微的碰撞声,自然是海面上有了更多的浮冰飘荡。浮冰在水中慢慢漂浮或者静止,犹如一座座迷你的小岛,停留在镜面般的海水上。其实像是威德尔海还好说点,若是继续往南开,进入龙尼冰架或者菲尔希纳冰架,夏季和冬季便同样危险了。
冰架是与南极大陆陆地或者上面的冰相连延伸到海洋的那部分冰的称呼,你可别认为这就是浮冰,冰架是可以形成雪原冰原的,即便边缘崩解后也是冰山,大的冰架足有数万平方公里,堪比一个小国家。
在冰架外延,会伸出长长的冰舌,有些隐于水下,有些宛如冰架般在海面上,厚一些的得绕行,薄点的也需要破冰船才能破开通航,普通船只撞上就是一个大洞。
南极的暖季温度较高,外延部分二到五度,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有些外延部分在最高温度日的正午时,甚至能达到十度。
这样的高气温,外延的冰舌和浮冰就会产生融化,留出更大的空间和食物,引来小鱼虾,也给许多附近更高一级的海洋生物伺机捕食的机会。
暖季船只前来也较为方便,不过只限于外延,像是我们想要深入腹地,那就是每前进一海里,温度就会体感可知的在骤降。
冬天的危险在于贸然进入如果马力不够,又前进的太深,容易在停留中被冻住,可只要不遇到特殊天气,还是可以判断并远离的,剩下的操作失误不再一般考虑范围。另外就是危险的冰舌撞击船体,即便是专业破冰船,除了船头部分其他位置也不是坚不可摧的。不过雷达和声呐的应用,也有效的避免了这种危险。
夏天的危险往往是看不到的,高温天气融化的大块浮冰,如果在水下,更容易如炮弹般猛然从海底窜出来,机器探测反应过来时也晚了。有的崩裂的浮冰比船还大,直接能把船撞翻或者撞漏了。
当然这种情况不会在海螺号上发生,起码就现在而言,还没到那么危险的海域。我们在船上望去,看到的多是一片生机盎然,那躺在浮冰上的海豹,水下若隐若现吐着泡泡的虎鲸,还有各类反射着水下阳光的鱼虾。
其实在南极海中堪称霸王的虎鲸也有天敌,那便是座头鲸。先说海中霸王,虎鲸当之无愧是现有人类普遍已知海洋生物中的王者,像是远古生物,或者如至今没研究出是啥的归墟巨龙、塞壬一类的,对普遍认知来说太过神秘,不能归结在内。
虎鲸有着黑白相间的皮肤,但并不像熊猫一样可爱,它又叫逆戟鲸和杀人鲸。实际上在大自然中,从未有证据显示虎鲸杀过人,不管是从尸体伤口还是从虎鲸胃部残留亦或是目击证据,种种都没有虎鲸主动杀人的迹象。可能到这里就因为陆地生物的经验主义和习惯性认知而不明白了,人不也是一坨肉吗,咋就不吃呢?
这就是海洋生物和陆地生物的不同了,在陆地上肉食或者杂食动物,不吃只有两种情况,没吃过所以没闹明白能不能吃或者就是真打不过。就像《黔之驴》中所写,老虎不是不吃驴,不过是小心观察一下。可能到这里不懂得就又会抬杠,一看驴就弱啊,老虎不是森林之王吗?
这并不是老虎傻不会思考,反而更能说明这名顶级猎食者的聪明。在自然中最优秀的猎手往往都是以猎物的形式出现,那些没啥攻击能力的才会虚张声势。而在野外一旦受伤,可能就代表着死亡,没有我们可以疗伤可以去医院可以被同伴保护。况且这种论调也只是说说,大部分人连杀鸡都不敢,真在凶猛野兽面前,准得两股战战吓尿了,像是彼得那种怪物不在其列。这种人妄想他们的评论客观,根本不现实,最好的办法就是当没听见,否则你就成了跟傻子争吵的傻子。
陆地生物有条件时只选择食物链上的好肉吃,可一旦碰上其他弱于自己的生物又恰巧饿了也会狩猎。海洋生物混杂,密度远超过陆地,在海洋里便有了另一种规则,那就是我只吃某几种鱼。这听起来很奇怪,但你很难想象小鱼堂而皇之的在大白鲨附近转悠,同类小鲨鱼也根本不甩大白鲨,甚至有吸盘鲨吸在它身上,人家吃肉它喝汤。
所以海洋生物很挑食,人根本不在虎鲸的食物链里,有些虎鲸甚至只吃一种鱼,你只要不主动攻击它,它也不会招惹你。虎鲸拥有硕大的体型,大部分成年虎鲸足有九米长,是海豚科的哺乳动物,这就厉害了。
哺乳动物有啥厉害呢?就比如通常六米多号称海中杀手的大白鲨吧,它是软骨鱼,软骨鱼的大脑只有几十克,虎鲸的大脑则有五千克以上。大脑越重,肯定就越聪明一些,所以虎鲸很少单兵作战,往往是靠着智商,真的是有队型有计划的群殴。
最厉害的是它们属于有语言的动物,目前发现虎鲸至少能发出62种不同的声音,以方便沟通交流,甚至不同的族群中还有自己的方言,并且可以发送超声波进行回声定位,增强了捕猎能力。
又能拍又能砸还能撞击,加上那一口圆柱形的大牙,单个都可以横走海洋鲜有对手,更莫要说一群有组织能交流的虎鲸了。
不过虎鲸有个不太好的习惯,就是喜欢虐s猎物,残暴程度跟它们的亲戚海豚倒是有一拼。还是归结到它是哺乳动物,因为身体构造问题,虎鲸游得也快,比起大部分海洋动物都快,力量又强可以跃出水面数米。而且腹腔有骨头,不似软骨鱼肚子下面啥都没有,所以海豚斗鲨鱼时不是靠撕咬,而是直接顶鲨鱼的肚子,鲨鱼就死了。而几条虎鲸如果碰到大白鲨,就会合作把不会仰泳的大白鲨翻过来。鲨鱼不游泳就会憋死,就这样它们猎杀了对手。大白鲨死的很憋屈,但打也打不过,跑也跑不了,又能怎样呢?
为什么说是大白鲨是虎鲸的对手而不是猎物呢?因为虎鲸不吃大白鲨,有动物学者认为是因为它们二者饮食结构相似,这是一种排除异己的行为,大白鲨少了,虎鲸的食物就多了。对待海豹,虎鲸它们则用尾巴不停的击飞出海面,在空中宛如皮球。虎鲸甚至会一群出动围成圈的接连吐出水柱,引发泡泡形成自然渔网圈住鱼虾。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不过它们还会虐s鲸类的幼崽,比如座头鲸,所以座头鲸就跟虎鲸耗上了。当座头鲸发现落单的虎鲸,或者族群数量较少的虎鲸,就直接上去猎杀。甚至座头鲸能捕捉到虎鲸的声波,发现它们在捕食,哪怕隔着六七公里,也会不顾一切飞速前往,见面就捶,捶死就走。
座头鲸也是群居的生物,而且栖息地比较固定,大家哪怕单独行动也在附近,所以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哪怕虎鲸有战术,但战斗力差距过大,照样会被猎杀。这俩真有仇,虎鲸不吃座头鲸,座头鲸也不吃虎鲸,就纯互相杀戮而已。
“虐s幼崽人家报复,打不过人家,就报复人家孩子,然后继续被人家捶。这不就是欠登吗?”老王听了一郎的科普,咧嘴笑道:“看来座头鲸的日常就是吃饭睡觉捶虎鲸,虎鲸的生活就是吃饭睡觉被座头鲸追,哈哈哈哈。”
我笑了,林驷也笑了,笑罢他说道:“所以海螺号很少来南极,以前是技术不行,况且这里打捞的风险与成本都太高了。而且在这里我们得不到鲸鱼的帮助,在这里生存的鲸鱼听到呼唤会一拥而至,然后一碰面就互相厮杀。”
林驷无奈的扶了下额,苦笑道:“原本普通的死亡冰柱没什么,现在却要面对的是更极度的死亡冰柱,没有鲸鱼和深海探测器,我是有点头疼。小鸥,带地图没,蕾薇娅给说的位置你指给大家看看。”
就在三个小时前我跟蕾薇娅交流了一番,我们之间有名词障碍,我说的地名她不知道,她说的我听不懂,无奈之下我只能身着加厚的深海潜水服下去,拿着防水地图跟她指路比对,而她也将派出人手为我们直接引航。而蕾薇娅自己,则要继续去现场盯着,免得族人有什么伤亡。
不过现在我倒是没拿地图,老王这里有一张比例不太好的,但也能凑合着用。我是被老王拉到餐厅聊天的,这也是聊着聊着大家都来了,现如今已经换成了彼得和古德上校在开船。我见人都差不多齐了,就招呼大家凑过来,指着紧挨南极大陆的一处说道:“菲尔希纳冰架和龙尼冰架的交界处,伯克纳岛和南极大陆之间的中心,嗯,就这个位置。”
“这么深入?我了个乖乖,咱要上去?”老王有点哆嗦。
我耸了耸肩瘪着嘴看着林驷:“那我不知道,得问老大,反正情况比咱们预计的还要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