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一章万世难得一出的天才 - 不称职卧底 - 元谋 - 科幻灵异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科幻灵异 > 不称职卧底 >

第二百六十一章万世难得一出的天才

“薛大将军、薛老板,你们可总算回来了!”尽管陈笑同样参与了边军与秋田岩人大黑的谈判工作,但在谈判完成,大黑心急如焚的登船了之后,薛义便让陈笑回边军在广府沿岸的临时指挥署。

陈笑本还以为有什么大片要开工呢,结果……薛义神神秘秘的告诉陈笑:“回去烧水备茶,我待会儿要跟你家薛老板好好谈一谈私情呢。快去!”

“呃……好!”

陈笑当然知道,自家薛老板可是薛大将军的堂弟弟来着,自然不敢怠慢的说,赶紧儿回来烧水备茶。

然而这一等,就足足等了一个时辰都不止了。

甚至乎,陈笑自己都已经喝了两泡茶,甚至都喝得饥饿感侵袭,都不见薛大将军和自家薛老板勾肩搭背的回来呢。

当薛义和薛浩然回来到边军在广府沿岸的时候,陈笑甚至都觉得,自己已经喝茶喝得快饿晕过去了。

于是乎,未等薛义摒退自己,陈笑已经非常懂事的告诉两位“大佬”:“您们二位聊,我呢,就赶紧去吃饭了。水已经烧开了,茶叶也已经在茶壶里了。”

“去吧。”

薛义满意的点了点头,似乎在对着陈笑说道:你这家伙太挺懂事的嘛,值得表扬。

陈笑离开之后,这临时指挥署大厅里面,也就剩下薛浩然和薛义两个人罢了。

“哎,这处小民居,我也算是住出感情来了。”

薛义环视了一圈这间简陋的小民居,现在,福岛县人和秋田岩人都已经带着各自的目的,回瀛洲岛去了。

这也就意味着,薛义已经不需要再继续蜗在这个小民居里面过日子了,接下来,薛义会带着边军转移到其他战场,继续为解放南滨战斗到底。

“哦???”

薛浩然也是稍带讥讽语气的问道:“难道薛大将军不准备将这小民居物归原主了吗?”

“不了吧!”

当然,薛义不可能听不出来薛浩然语气中带有的讥讽意味,但薛义并不在意这些小细节,只见他依旧是一脸感慨道:“这处地儿,毕竟是我带着边军抗倭的指挥署来着,所以!我准备跟屋主谈一谈,边军直接把这一处小民居买下来,重新装修一番,改建成南滨边军在广府的一处抗倭纪念馆吧。”

“这个主意倒是不错。”

对此,薛浩然中肯的点了点头。

或许很多人会觉得,纪念馆这种地儿,似乎又烧钱又没啥意义,但事实上,纪念馆是非常有存在意义的,它代表着精神的传承!是先人精神留给后人的最佳遗产!让后人永远不忘前耻,进而保持着居安思危的观念。

对于这抗倭纪念馆的建设,薛浩然倒是给了薛义不少的建议,薛义尽管嘴上应着,但可见得薛义还是比较漫不经心的说。

也许是因为,薛义觉得薛浩然对于这抗倭纪念馆的建设建议觉得不够成熟?

也可能是因为,薛义并不想跟薛浩然聊太多这方面的话题?

毕竟,也得桂西和南闽都解放了,这广府的抗倭纪念馆的建设才能够正式提上日程。南滨一日不解放,抗倭一日未能画上句号!现在,这些事情也只能够存在于想法中罢。

待等水再次烧开,薛义笨拙的亲自为薛浩然沏茶一杯后,他这才有办法错开薛浩然那滔滔不绝的提议。

“浩然,先喝杯茶吧。”

“行吧。”

事实上,薛浩然并不是真的就有那么多关于纪念馆建设的经验,说的那些所谓的“建议”也只不过是纸上谈兵的空想罢。更多的原因是,薛浩然突然又有点儿后悔跟着薛义回临时指挥署谈,关于自己已逝父亲的私事。

不知道为什么,薛浩然总觉得,自己不太敢于去面对自己的真正身份。

哪怕自己的真正出身,可还是在大汉帝国一手遮天的元帅府薛家!

在叹过了一杯热茶后,薛浩然这才发现,薛义说是让自己过来临时指挥署一同喝茶,但实际上,薛义身前只有一杯热水罢,并没有任何茶水可言。

薛义也注意到了薛浩然那略惊讶的眼光,只见其无奈的耸了耸肩:“茶这玩意儿味道确实是挺不错的,但我不知道为什么,喝不习惯这东西。”

说到这里,薛义缓缓的叹了口气,逐渐的将话题引了出来:“我还记得,我小时候那会儿,三叔可以说是家族里的‘老茶客’,那时候爷爷还在,就喜欢说三叔是‘茶罐子’,别人是嗜酒如命,三叔却是嗜茶如命。”

“爷爷?”

听着这个自己从小就没有开口过的称呼,薛浩然内心一咯噔:难道,自己的亲爷爷,还在世吗?

“是呀!咱们的爷爷!”

薛义一脸感慨的看着薛浩然:“咱们爷爷可厉害了,当年可是‘华夏第一战神’!爷爷在江淮战场上创造了大汉帝国战争史上的新高度——九十九战全胜!!!可以说,蛮人都被爷爷打怕了,甚至为了不给爷爷创造真正意义上的百战百胜,蛮人听着是爷爷挂帅,就直接高挂免战牌,任由爷爷怎么在雷神要塞下方叫阵,就是不跟爷爷开站。”

说到这里,薛义无奈的摇头一笑:“差不多连续五年,蛮人都不跟爷爷打了。爷爷在家里高呼着‘没意思!这大帅当了太没劲了。’随即,爷爷选择了‘挂锏’。”

“‘挂锏’???”

“对!因为咱们爷爷的武器是一对黄金双锏,所以,‘挂锏’也就意味着爷爷从此金盆洗手,不再上战场。”

“原来如此!”

薛浩然表示理解的点了点头。

“当然了,爷爷‘挂锏’可不意味着爷爷就此卸任大元帅一职。爷爷依旧是大汉帝国兵部第一人,依旧掌管着大汉帝国超过七成的精锐兵马……”

为了让薛浩然更好的切入到那个时间点,薛义进而补充道:“爷爷‘挂锏’的时候,我才七岁,那时候三叔还是家族里那位意气风发,万世难得一出的天才呢!那会儿,三叔也就二十三岁吧。”

“万世难得一出的天才?”

薛浩然有些茫然了,没想到,自己那已逝的父亲,年轻的时候还有着那么多的光环绕身的吗?似乎,自己对自己那已逝的父亲的了解,实在是太少了呀。

“那可不是嘛!”

薛义一脸钦佩的笑容:“那会儿,三叔可是讲武堂文堂的才子来着。琴棋书画无所不通,可谓是满腹经纶,上通天理下晓地理,深得爷爷所欣赏。只可惜,爷爷终究没有等到三叔回到家族的时候,十年前,爷爷因为思念三叔失踪多年,因心病不解而病逝,享年七十一罢。”

说罢,薛义略有些伤神的叹了口气。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