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二章叛国投敌?
“那可惜了。”在薛浩然说完了“我也不知道”之后,薛义便一直死死盯着薛浩然的表情变化。
老道的薛义可以明显捕抓得出来,薛浩然在提及其义父的时候,无论是神色变化还是眼神有所闪躲,如此也证明,薛浩然仔关于其义父的叙述上,还是存在着诸多的疑点以及隐瞒。
然而,薛义也没办法去喝令薛浩然将那些隐瞒的事情一一道出,不仅辈分上自己没有这个资格,更重要的是,薛义现在更需要的是,薛浩然接受其真正的出身,而不是用强权来要求薛浩然做什么,说什么。
但既然薛浩然不愿意提及其义父相关的事情了,那薛义也就顺着薛浩然的意思来,不再提及太多关于薛浩然义父的事情,而是将话题转移回到了薛浩然的亲生父亲,自己的三叔薛明的方向去。
“浩然,你可能不知道吧?”
未等薛义将话说全,薛浩然一脸愕然的先行回应道:“呃,我还能知道些什么呢?”
“没事……”
被薛浩然这么一打断,薛义不由苦笑了起来:“你不知道的事情当然是多的是了。没事!趁着今天广府战局划上句号了,我也可以趁着机会,跟你说更多关于三叔那些,你不知道的事情呢。”
那你倒是说呀!
薛浩然内心已经不耐烦的嘀咕起来了。
当然了,薛浩然总不能在薛义面前表现得太过分,还是得有点儿堂弟弟的样子呗——尽管到现在,薛浩然还没兴趣对这位“南滨战神”发自内心的称呼上一声,足以让薛义内心颤动的“堂哥”。
“你说吧,我听着就是。”
薛义生怕薛浩然又不然冷不丁防的来上一两句话,打断了自己的话头,他在继续话题之前还刻意的提醒了一句:“那你可不能再打断我的话了?”
“当然!你说,我沏茶,认真听!”
“刚才说到,三叔当年可是讲武堂文堂可是万世难得一出的天才,这可不代表着,三叔没有着行武的天赋……”
说到这里,薛义一脸骄傲的神色:“咱们元帅府薛家的嫡系子弟,谁又可能没有行武的天赋呢?三叔哪怕没有在武堂上过一天的课,但在爷爷的循循善诱下,武技早已是上辈人中出类拔萃的存在。当时,从十八岁就跟着爷爷东征西战的大伯,在赤手空拳的情况下,都难以制服三叔。”
这次,薛浩然没有打断薛义的感慨陈词。
听完了薛义这番陈述后,薛浩然可以说是感同身受——或许是元帅府薛家的基因实在强大的缘故吧?自己也能够感受到那种,从小到大武技方向一直是同龄人中出类拔萃存在的俯视感,在消化了储老那颗“毒药”之后,那种别人拍马都赶不上的优越,可以说是更加明显了。
“我以前听大伯感慨过,以三叔当年的武技天赋,如果在武堂沉浸个四五年,再上江淮前线打上三年仗,那大汉帝国又要出一位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华夏战神’了!只可惜,唉……”
说罢,薛义叹气道:“爷爷当年也一直希望将三叔的武技天赋完全激发,在三叔从讲武堂文堂中毕业之后,爷爷便一直潜心的教导着三叔的武技,有时候在校场上甚至操练到了凌晨,直到爷爷对三叔的武技完全认同了之后,三叔便被爷爷派上了战场!而三叔在江淮前线的第一次征战,就出现了令家族震惊的意外。”
“意外???”
薛义总算是说到了薛浩然最为之感兴趣的话题了。
可以说,薛浩然愿意跟薛义坐下来,喝茶聊天的关键,正是因为薛浩然迫切想要知道自己父亲当时究竟是在江淮前线上出现什么样的意外,导致需要从大汉帝国叛逃往大商帝国去。
或许,自己今天就能够从薛义这里知道事情的真相吧!?
为了更加认真的从薛义的表述中摸索得一些细节,薛浩然特意放下了茶杯,集中所有注意力,摒住呼吸听着薛义进一步的叙述。
“三叔在江淮前线大概呆了三个月吧,据我父亲所说,三叔在江淮前线的第一站便打响了其薛明志的旗号,八千人击败了蛮人三万大军,甚至还歼灭了敌方超过一万兵马!如此赫赫战功,足以证明,三叔这位万世难得一出的才子,在戎装戍马后,依旧难掩其作为天才的光芒!”
听到这里,薛浩然略有些不耐烦了:“所以,究竟是出现了什么意外呢?”
“意外!这个得到了蛮人在派出了一名当时名不经传的将领之后,才开始的……”
薛义的脸色开始变得凝重:“这个人,是蛮人现如今的十大元帅!但其不知为何,并没有被蛮人头目所重用,在江淮前线留了七战六胜之后,便被调回了蛮人首府,充当首府的禁卫军头目。”
“首府的禁卫军头目!?”
似乎,薛浩然已经能够猜得出来,薛义所说的人是说了。
“是呀!这个人的名字,我也不知道你听没听说过……”
说罢,薛义便将那个在薛浩然心中有着举足轻重份量的名字说了出口:“宋远星!这人,在蛮人那边有着‘儒帅’之称。据说此人与三叔一样,都是难得一见的才子将领。所以此人现在也是蛮人的军事学院掌权者。”
果然!!!
听罢这熟悉的名字之后,薛浩然赶紧追问:“那,这宋远星和我……呃!你家三叔神秘失踪的事,又有什么样的联系呢?”
问完,薛浩然一脸凝重的死盯着薛义,等待着薛义给予自己正面的回应。
“这个事,说实话,家族里也没有一个最准确的说法……”
薛义略有些无奈的摇了摇头:“据说,当年三叔和宋远星在江淮前线上的第一次交手,居然是碰撞出了才子之间,惺惺相惜的火花!其后,两人不断的在私底下单独交手,至于胜负如何,这个就没人知道了……哦!宋远星在江淮前线的唯一一败,便是败给了三叔。”
“居然……”
尽管薛浩然内心震惊颇多,但他并没有因此而完全失态。
因为,薛浩然不止一次听过自己义父感慨着其在江淮战场上那唯一一败,本以为会是哪位大汉帝国的英雄人物,万万没想到,居然就是自己那已逝的父亲!
这次,薛义并没有被薛浩然打断。只见薛义非常认真的继续补充道:“那时候,江淮前线流传出了很多关于三叔跟宋远星两人私底下把酒论英雄的事,或许,两位惺惺相惜的才子,在私底下不断的交手后,感情愈加深厚吧?”
说到这里,薛义苦笑着摇了摇头:“说真的,我到现在都无法理解那种才子之间的惺惺相惜之情。或许,只有他们自己才懂吧?随着时间推移,关于三叔跟敌方将领私会的事越传越多,越传越乱,甚至歹心之人还散播着三叔卖国投敌的谣言!”
“然后呢?”
“不久后,三叔在没有任何预兆下,神秘失踪。”
说罢,薛义无奈的耸肩摊手。那一脸复杂的表情,似乎,薛义也认同了那些歹心之人所散布的卖国投敌的说法吧?
薛浩然可不给薛义用肢体表情来回答自己,只见薛浩然非常果断的“补刀”了一句:“所以!你也觉得你家三叔真的是卖国投敌了吗!?”
这个书最近更新在##六@@九@@书@@吧!!更新!
“事实上,家族内部,都这么认为!”
薛义的语气,比薛浩然更加斩钉截铁:“甚至乎!爷爷在世的时候,也一直心心念着,三叔为什么要叛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