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修身篇:命运靠自己主宰(2)
周夫人赶紧说:“他哪里是为这事。是为国担忧呢。”接着,周夫人把左宗棠说过的话重复了一遍。
张三头一歪,问:“左大哥升官了?恭喜恭喜……”
“没有。”周夫人赶紧说。
“没有那不是瞎操心吗?”张三摇着头说,“我看嫂子做的包子不是没馅,是馅太多了,看把大哥撑的。”说完,张三肆无忌惮地大笑起来。
左宗棠“腾”地站了起来,大声对张三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亏你还念过几天书,连这样的道理都不懂,给你说这些,简直就是对牛弹琴!”说完,左宗棠气呼呼地进里屋了。
张三讨了个没趣,张张嘴想说什么,却什么也没说出来,灰溜溜地走了。
不久的一天,左宗棠从外面回来,把手中的锄头一下砸到地上,吓得几只正吃食的老母鸡“呼”地飞上了屋顶。周夫人赶紧出来,边把地上的锄头拿起来靠在墙上边问:“这又是生得哪门子气啊?”
左宗棠说:“真是可笑至极!败将奕山回到京城,道光皇帝问此战如何,奕山竟说我们胜了。不仅如此,奕山为了让皇上高兴,说洋人不愿走,愿和我们做买卖。”
“奕山不是和洋人签订不平等条约了吗?那些赔款的银子他不会自己掏腰包,不告诉皇上吧?”
“他会自己掏腰包?”左宗棠哼了一声,“奕山老贼真是恬不知耻,他给皇上说,那些银子是原来做买卖时欠洋人的。皇上光顾高兴了,一听外国人要银子,就说了‘这些洋人老实得就像小狗小羊,咱不跟他们一样,他们要多少钱就给了吧。’唉,真是国之大悲啊!”
左宗棠说完,禁不住感叹这样的事古今没有见过。但他一介草民,哪有扭转乾坤的本事?但他没有就此不管不问,而是继续专心研究经世之学,等待一鸣惊人的那一天。
【感悟】
人民的力量是无穷的:作为平民百姓,国家大事似乎只是电视里的新闻,殊不知,很多外国歧视我们的行为,都是在民间的压力下迫使他国让步的。一个人的力量微乎其微,但要十几亿中国人拉起手来,任何外来势力都不能伤害我们的国家。
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家训】
“轮舟为海战利器,岛人每以傲我,将来必须仿制为防洋缉盗之用,中土智慧岂逊西人?如果留心仿造,自然愈推愈精……意十年之后,彼人所恃以傲我者,我亦有以应之矣!”
【故事】
同治元年至二年间,任中国海关总税务司的英人李泰国,在英国为清政府买下了一支舰队,却擅自任命英国海军上校阿恩本担任舰队司令。总理衙门大臣奕等人一看,让洋人当司令,这不是夺兵权吗?于是,清廷没有同意,该舰队被遣散,已买回的军舰变价出售。这一买一卖,70万两白银没了影子。
这天早朝,左宗棠面对垂头丧气的文武群臣,出班奏道:“最先提出仿造西方船舰的是林公(林则徐),因为中国的旧式帆船已难以对付英国的新式舰船。咸丰三年,我在筹划湖南防守时就主张造船以争大江之险,可惜,当时很多人认为我这是杞人忧天。”
慈禧太后问:“那你想怎么办?”
左宗棠说:“这次中英联合舰队事件就是一个契机。虽然这件事没有办好,但目前外国人很愿和我们合作,我想只要给我时间,造出外国人那样的军舰绝不是异想天开。”
这些年,清政府受尽了洋人的欺辱,慈禧太后当然也愿意看到军事崛起的那一天。既然左宗棠有这个想法,何不让他试一试?想到这里,慈禧太后立即批准了左宗棠的造船计划。
左宗棠来到杭州,立即组织技术人员,按照事先画好的图纸,先造了一艘“微型轮船”,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上午,小轮船在西湖下水了。
左宗棠兴致勃勃地站在岸边,旁边是他请来观摩的法国军官德克碑、税务司日意格。
左宗棠抬头看看日头,约摸了一下时间,大声命令道:“开船。”随着传令兵一声声命令传下去,汽笛一响,小轮船启动了。德克碑一看,连竖大拇指:“高!这艘小轮船已经和我们造的大船差不多了。”
左宗棠很高兴,待观摩完,他拿出法国造船图册,笑着对德克碑说:“这个小轮船只是开始,下一步,我要造出和你们一样的大轮船。”顿了顿,左宗棠接着说,“我想请德克碑先生代为监造轮船,不知先生以为如何?”
今天一来这里,德克碑就猜出了左宗棠的意思,听到左宗棠问他,耸了耸肩,笑着说:“我非常愿意为左先生效劳。”
“嗯。”左宗棠点点头,“此事不能久拖,如果德克碑先生愿意,今天我们就开始工作。”
“好啊。我也想早日看到自己监制的轮船在东海上劈浪前进!”说完,两个人哈哈大笑起来。
当天,左宗棠和德克碑具体研究了造船的事宜,两人都想尽快着手建船厂。
几天以后,左宗棠正在船厂工地查看进展情况,一个部将匆匆赶来,交给左宗棠一封信。左宗棠展开一看,眉头皱了起来。
“什么事,左大人?不是朝廷不让我们建船厂了吧?”德克碑着急地问。
“不是。”左宗棠忧心忡忡地说,“太平军已于昨天攻克漳州。”
“那,左大人的意思是?”
“我要立即率兵入闽督剿。这里就全靠德克碑先生了。”
“放心吧。我先辞去军职,接着回国考察,不久就会有好消息的。”德克碑笑着说。
“那我就放心了。”左宗棠说完,大步回到住处,简单收拾了一下,带着随从快马回了前线。
这天,一场恶战后,左宗棠正在大帐查看地图,侍卫来报,说杭州来人了。左宗棠连忙让来人进账。那人进账深施一礼到:“左大人,我奉日意格之命来送信。”说着,递上信函。左宗棠接过来一看,是德克碑从法国寄回的。德克碑在信上说,他已将制船图式、船厂图册及购买轮机、招募洋匠等事逐款开载,让左宗棠定夺。左宗棠还没看完,就接到命令,要赴粤督剿,只好先把这事放下了。
同治四年十二月(1866年2月),左宗棠才集中精力把加强海防,以御外侮,设厂造船的问题置于主导地位。
同治五年二月二十八日(1866年4月3日),左宗棠来到福州。经两个多月的深思熟虑,于五月十三日(6月25日)正式向清廷提出了创办福州船政局的奏请。但有些人想不通,左宗棠说:“我们的国土,东面和南面都是大海,而在海上耀武扬威的却都是外国的船舰。现在,西洋诸国都在精心研究轮船的造法,日本也买了一艘轮船拆开,但没有造成。不过,日本已经派人去英国学习了,不出几年,他们一定能造出轮船来。而我们这些年光打仗了,没有想过这事。你们想,别人操舟我们结筏,别人骑马我们骑驴,什么时候才能赶上人家啊!”
左宗棠在创建福州船政局这件事上,可以说是其不凡眼光的又一体现。当时的中国闭关多年,很多人对世界的认识极其幼稚。但左宗棠却能站在俯视世界大势的高度,以独有的超凡眼光,参透世界霸权发展的趋势,实为难得。
左宗棠还算时运不错,他的这一建议得到了清廷的认可,于是,左宗棠的福州船政局顺利挂牌,不久,就造出了自己的战船。
【感悟】
看不到就得不到:其实,人生就是这样,一个人在一件事上取得的成绩,和他在事前所定的目标有直接关系。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这一朴素的哲理永不过时。
不与小人同流合污
【家训】
“在督署住家,要照住家规模,不可沾染官场习气、少爷排场,一切简约为主。”
【故事】
左宗棠虽然官至一品,但他一直非常清廉。不知道的可能认为他是装的,等大家看到了他给孩子们的遗产,才知道,他这种发自本心的清廉真的难能可贵。比如,他和李鸿章官级不分伯仲,但李鸿章的遗产据说有4000多万两,而左宗棠最后给子女留下的遗产只有25000两。真是天壤之别。
就因为左宗棠一生不贪不贿,所以,他对当时的贪官非常痛恨,同时也引起大部分为官者的疏远和排挤。幸好,左宗棠功大官大,没有人能奈何得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