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矛盾激化 - 图腾海东青 - 折冲万里01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图腾海东青 >

第53章矛盾激化

自明朝在东北地区建立统治起,建州、海西、野人三大女真便归属明朝统治,并与内地各省、州、县的百姓一样成为了明朝臣民。只是奴儿干都司建制废黜后,三大女真又全都转归辽东都司管辖。作为明朝治下百姓,三大女真确实得到了本国臣民应有的待遇,遇有灾荒、疾疫等情况朝廷都会予以抚恤赈济。文献中关于明朝赈抚救济女真的记载随处可见,几乎贯穿整个明朝。永乐十年(公元1412年)六月,辽东建州卫指挥佥事李显忠奏,“塔温新附人民缺食乞娠贷之”。明成祖以天下共主的豁达回复户部官员,“薄海内外,皆吾赤子,远人归化,尤宜存恤。其即遗人发粟娠之,毋令失所”。永乐十年(公元1412年),辽东都指挥同知巫凯奏,建州卫都指挥李里等人“悉挈家就建州卫居住,岁乏食”,明成祖又诏命“发仓粟娠之”。正统五年(公元1440年),建州左卫凡察率残众刚刚迁到苏子河流域,彼时尤为困顿不堪乃至“家口粮食艰难”地步。明朝除了命其可安插李满住处居住外,又令辽东镇守总兵官“给粮接济”。正统九年(公元1444年),建州卫都督佥事李满住奏,建州卫迁回的二百二十余口人“甚是饥窘,乞加娠恤”。明英宗当即命户部“速令辽东都司一量拨粮米接济”。甚至万历四十五年、天命二年(公元1617年),已经秘密建国的后金政权遭遇到严重自然灾害。史称,“上年水灾,胡地尤甚,饥寒已极,老弱填壑。奴酋令去觅食……群胡逐日出来”。面对空前严峻灾情努尔哈赤仍旧在向明朝求助,尚蒙在鼓里不知努尔哈赤反叛实情的明朝依然给予赈济。朝鲜人估计当时明朝“借给之物,想必浩大”。以上文献记载恰如铁一般事实存在,令人无可辩驳。总之,明朝的确对东北地区女真人尽到了一个统治政权的职责和义务。

但从阶级属性讲,三大女真又不可避免地沦为明朝封建统治阶级的压迫对象和统治对象。女真人千万不要指望明朝真得会去优养善待他们。这跟占据着优越社会地位的金代女真人、清代旗人要有着本质区别。毕竟明朝是汉人建立的,这个王朝血脉里凝积着几千年来顽固的农耕文化意识,始终坚持重汉地、轻边疆的“汉本位”国策,广阔边疆地区更多是作为屏蔽内地战略安全的藩属而存在。在明朝意识形态中,边疆地区的战略价值是无法同农耕内地相比的。就拿东北地区来说,别看明朝打着“华夷一体”旗号招抚女真各部,可内心深处却始终难以放弃“非我族人,其心必异”的狭隘思想和固执成见。对此《明神宗实录》说得再直白不过,“文皇帝设奴儿干都司,以羁縻之事,同(建州)三卫均资捍蔽者,盖以金元世仇,欲其蛮夷相攻”。明朝大力经营女真的初衷就是为了借助女真从侧翼牵制北元。令蒙古、女真互相攻击同时彼此削弱,继而好让明朝可坐享渔翁之利。此等包藏祸心何其险恶何其阴毒!

既然明朝为了维系自身长久统治可以宽宏博大地招抚优待女真。还是为了维系统治秩序,明朝同样能够翻脸无情狠狠出手制衡打压女真。甚至残忍地挥刀屠戮、犁庭扫穴,而胡萝卜或大棒的选择与否全看明朝统治需要。明朝无论如何是绝不会允许女真做大做强亦或称雄一方,以致威胁其自身统治的。更何况女真人还有着往昔劣迹前科。一场靖康之变,女真人曾令天下涂炭并雄踞中原达百余年,如此强胡悍虏明朝又岂敢等闲视之。事实上无论女真人表现得有多么忠顺,明朝都会对其极为防范猜忌不已,屈身于明朝统治下的女真人哪有得选择。

为切实有效地防范女真威胁,除了在辽东常年保持十五万驻军作为军事威慑,以及实施严格经济垄断管控外。明朝还采取了两项措施专以分化离间、虚弱疲敝东北地区的女真各部。

其一、对女真人实施“分枝离势、分而治之”的民族压制和民族分化政策。汉人永远无法忘记“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的可怕谶语。只要东北地区女真人出现任何走向统一的趋势或苗头,都会被明朝视为极大威胁并且立即加以严厉遏制。为达到细化弱化女真各部目的,明朝在如何设置卫所上做够文章也玩到了极致。随着女真各部人口不断繁衍,明朝会不断调整建制增设卫所安置过剩人口。借机把势力较大且实力较强的女真卫所分割肢解成数个小卫所。增设卫所同时明朝又会刻意使诸卫所“各自雄长,不相归一”,在互不统属的各卫所间人为造成彼此羁绊牵制,如此便可达到分而治之的目的。明朝将建州女真分成三卫,又将纳喇氏女真化分为数个卫所无不是出于分化肢解初衷。奴儿干都司建立之初,明朝共在奴儿干地区陆续设立130余卫。待至万历年间,奴儿干地区卫所已增至卫384、所24、地面7、站7、寨1,通称384卫。如同汉代的“推恩令”,明朝通过增设卫所予以制衡的效果尤为显著。一方面,奴儿干各卫所因“俱系朝廷属卫”、“世受爵赏”而对朝廷感恩戴德,密切了各卫所同明朝之间的政治隶属关系。另一方面,明朝也确实达到“分枝离势、分而治之”的目的。整个明代中前期女真族群长期处于分崩离析一盘散沙状态,难以对明朝构成实质威胁。

其二、对女真人实施“以夷制夷”的反动民族政策。历代中原王朝都会采取“以夷制夷”的民族策略制衡北方诸胡各部,对此明朝也不例外。《明神宗实录》在论述“以夷制夷”国策时即曾这般直言不讳道,“唯使之相争、勿使之相吞”。说白了就是刻意挑唆少数民族自相残杀,使其在内讧中自行衰败。为防止一盘散沙的女真人重新聚合乃至走向统一,明朝亦将“以夷制夷”的鬼蜮伎俩实施予女真身上。在具体实施时“以夷制夷”策略时又可分作两个方面:一方面,明朝会在“分枝离势、分而治之”的基础上蓄意制造各部间矛盾,使其“互另争长仇杀,以贻中国之安”。这样做的直接结果即导致本已彼此挚肘的女真各卫所间,不断火拼互相攻杀不止。另一方面,遇到胆敢叛逆朝廷的女真卫所,明朝还会本着“扶近制远”、“扶强制弱”、“扶顺制逆”的应对原则,扶持其它女真卫所镇压平叛。正德、嘉靖年间,乌拉部首领速黑忒因“忠顺”、“有功”被授予左都督之职,并得到朝廷大力扶持许其号令海西各部。在乌拉部卖力打压下,其它叛逆不法的海西部族嚣张气势很快被镇摄下去。然而明朝是不会长期一味地扶持同一个部族的,以免其势力过强尾大不掉。待乌拉部首领速黑忒死后明朝立即翻脸丝毫不顾乌拉部死活,转而扶持哈达部作为新代理人继续替明朝讨逆平叛。

客观上讲,明朝刻意制造、蓄意挑唆女真人自相残杀的卑劣伎俩,执行得非常漂亮也很成功。如其所愿,女真各部在没完没了的内讧自耗中俱都遭到沉重削弱。近两百年间竟无一个女真部落能够崛起壮大,更别说去统一各部结束这漫长的战乱与纷争了。而女真社会的长期动荡不仅使无数女真部民生灵涂炭,同时也极大遏制了女真社会发展。更可悲的是面对这无休无止的苦难,女真民族深陷其中根本无法自拔只能无望地苟延残喘着。对于这段悲惨历史,《清太祖实录》有这样一段鲜血淋漓的评述,是时,“各部蜂起,皆称王争长,互相残杀,甚至骨肉相残,强凌弱,众暴寡”。女真人并不傻,对于明朝的鬼蜮伎俩和险恶用心早就洞若观火心知肚明。可以肯定在女真人内心深处,绝不会为明朝抛来的些许恩惠而去真心感恩戴德的!看着明朝强加于自己的苦难,女真人心中怒火和仇恨在不断积蓄。这种反叛情绪持续积累,注定会引发明朝与女真之间大规模冲突,而这也只不过是时间上早和晚的问题。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