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恩将仇报的“韩原之战”(中)(鲁僖公十五年,前645年,春秋七十八年) - 捧着左传品春秋 - 逸蝶宿深枝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67章恩将仇报的“韩原之战”(中)(鲁僖公十五年,前645年,春秋七十八年)

(2)韩原大战,庆郑弃主

鲁僖公十五年,九月十四日,秦国和晋国在韩原拉开了决战的序幕。

两军阵前,秦穆公戎装在身,亲自为自己的大夫们击鼓助威,双方将士斗在一起,一场混战。

晋惠公也是精神抖擞乘车而战,晋军人数毕竟人多于秦军,因此在双方缠斗期间,晋惠公分出一兵,让韩简带领突击队,直接杀奔在秦军阵后指挥作战的秦穆公,进行“斩首行动”,而自己带领着大队人马,利用人数上的优势,准备从正面突击秦军,吸引秦军的注意力。

晋惠公这一招确实很厉害,阵前斩首,袭击首脑,这在历代的战场生,都是很厉害的杀着。在西方的亚历山大大帝,更是运用的炉火纯青,一举将波斯帝国击溃征服了中东地区,其实,早在东方的大地上,这个战术也是被常常的使用。

果不其然——

此时,秦国军队的主力,基本都集中在双方的正面对阵中,没有注意到韩简的这一路奇兵,悄悄的绕过两军对阵正面战场,象一把弯刀直奔秦穆公而来。

此时,秦穆公身边只剩下大将西乞术保卫秦君,看到危险临近,于是西乞术大喊一声,便驱车挺戟上前迎战韩简,两人顿时厮杀在一起,不分胜败。

正面战场上,晋军仗着人多势众,混战正酣期间,一股晋军小股部队,竟然从两军正面交着厮杀的侧翼,在晋国大将蛾晰带领下渗透过来,他们已经突破了秦军的正面部队缝隙,直接杀奔秦穆公的车前。

现在,秦穆公身边已经没有秦国大将保护,秦穆公大惊失色,心里感叹老天爷的不公平,晋君做了这么多的坏事,竟然让自己面临被俘虏的局面,长叹一声。

在两军阵前厮杀的秦军大将公孙枝,也发现了秦君的这个危险的局面,但是由于自己在战场的前面,无暇顾及阵后发生的这一系列的变化,心里万分着急,但是又无力回天,撤回拯救秦君,于是双眼一横,勇气顿生,他直接奔向了阵前晋惠公的战车,大声怪叫,杀向晋惠公。

战场,似乎凝固在这个场景中了——

一股奇兵和一股渗透过来的晋国部队,杀向了秦穆公,一副双峰贯耳的招式,左右开弓,直击秦军首脑,秦君危在旦夕,只能束手待擒;

而秦军大将公孙枝,在此危机下,勇气顿生,战斗力突然升级,勇气直接爆表,红着眼睛已经杀到了晋惠公的车前。

一个秦君,一个晋君,处境都十分的危险,而且都是双方的军事首脑,谁首先被俘,谁的部队就会马上崩溃。

在这种战场的局面下,似乎,秦国的秦穆公更危险一些,他面临的是两股敌军,其中一股没有任何抵挡的部队,秦穆公只能等待着被晋军俘虏的下场了。

但是,就在此时,一个关键的时候,一个已经没有生机的时候,情节大逆转了。

突然间,秦军部队侧后方的西北角上,突然杀出了三百多人的蓬头垢面,脚穿草鞋,健步如飞,手持大砍刀和耙子的队伍,狂叫着杀向秦穆公身边的这两股晋军偷袭小分队,秦穆公顿时愣住了,而晋军偷袭部队的阵脚顿时大乱,不知道秦军还在这里埋伏着一只“混世魔君的军队”,服装怪异,杀声震天。韩简和梁由靡顿时大惊,放下秦将西乞术,迎战这批突如其来的奇兵,西乞术则腾出手来,转身接住了渗透过来的蛾晰,再次交战起来。

三百突然杀出的野人部队对阵韩简和梁由靡。

西乞术复战渗透过来的蛾晰。

秦穆公暂时安全了,但是并没有完全解除危险,如果此时再杀过一路晋军来,秦穆公还是要陷入险境的。

我们再说说晋惠公那边发生了什么——

晋惠公看着两军混战的阵前,突然间一位秦军大将,怪叫着向自己的战车杀了过来,勇不可挡,心里就非常惊恐,连忙命令车驾将战车掉头,避开这个战将的冲击,谁知道自己拉车的外国战马小驷,没有见过这样的场面,看见一个眼珠子彤红的将领,疯狂的连喊带叫的杀了过来,也惊得乱了阵脚。

战马小驷心里想:这是个什么“动物”?如此凶猛,从没有见过啊,莫不是专吃马的野兽?所以浑身流汗,马蹄子乱刨,拉着晋惠公的战车乱窜,一下子将晋惠公的战车陷入了泥泽之中,任凭驭手怎样的鞭打,都没有办法脱困了,陷在软泥中的晋惠公也是满头大汗,拼命想脱困,但是努力几次都不行。无奈之下,抬头向四周眺望,突然看到远处的驾车而来的庆郑,情急之下,就高声向庆郑高呼:

“庆郑——,快,快过来,载我——”。

庆郑也没有想到这个局面,当他驾车从旁边转过来的时候,突然听到晋君的求救,一看晋惠公陷在软泥之中,就准备驾车过去营救。但是绕来绕去,却发现自己也不能驾车进入这片泥泽,否则不但救不出晋君,而且连自己都会陷入泥泽,他没办法了,就准备找救兵前来攻击追击的秦军,等救兵赶跑秦军后,再想办法救出晋君。

庆郑的这个想法,也是无奈之举,但是庆郑并没有想到此时的情势危急,找人已经来不及了,当然也没有想到,应该将自己的这个想法告诉晋君,反而说了最不应该说的气话:

“忘记友善,背弃恩德,又废弃吉利的占卜,哪有什么“我”可载,庆郑的车不足以辱没君王避难,大王——,别着急啊,沉住气——,你让步杨驾车吧,让他驾车再和追军周旋一下,我去去就来”。

晋惠公现在情况危急,已经顾不得庆郑的连讽带刺的语言,他知道这是庆郑对自己不满,但是已经是火烧眉毛了,也就顾不得什么君王臣子那一套礼节的东西了,就非常着急的喊:

“不行,这样太危险了,我准备扔下车子,上你的战车,你等着——”

庆郑根本不听晋惠公的喊声,转头驾车寻找救兵去了,这个关头,什么也别说了,赶快办事吧,没想到庆郑的嘴皮子很碎,边跑边胡说八道,于是在车上发开了牢骚:

“你们看看,这就是不听好人言、吃亏在眼前。

大王不接受我对战马的劝谏,又不听从占卜所说的“让我驾车吉利”的意见结果,实在是自找灭亡,现在还要我帮助逃走干什么!,现在倒好,还是要我找人救他,等着吧。”

其实,庆郑心里也很着急,人一着急,就愿意发牢骚,但战场上的牢骚是不能乱发的,庆郑想表达自己的能力,强调一下自己的前期谋划多么的正确。从他心底来说,刚才对晋惠公说的都是玩笑话,他还是准备找寻救兵前来救援大王的。

庆郑忘了此时的危机状态,你应该如实的叫大王别着急,自己寻求救兵。或者干脆,采取自杀式冲锋,暂时挡住秦将公孙枝的冲击都行,但总是不能在战场面临失败时,乱发牢骚,这是兵家大忌,自取杀身之祸。

晋惠公眼睁睁的看着庆郑,在远处驾着战车转悠了几圈后,并随便喊了几句话,就驾车跑了,关键是提出:让步扬驾车周旋,这不就是暗示用步扬是错误的,用他庆郑才是对的吗,真是把晋惠公气得七窍生烟:这个庆郑竟然看着自己的国君临危,而不来救援,真该千刀万剐。

本来还在拼命鞭打着外国名马,继续在泥泽里面绕圈子,拼命躲避秦将公孙枝追杀的晋惠公,看到庆郑见死不救的跑了,一下子就泄气了,顿时将战车停在那里,让秦将公孙枝众兵围了上来,一举将晋惠公俘虏了。

庆郑的祸,闯大了,但是更大的还在后面。

因为即便是晋惠公被俘虏,也并非没有翻盘的机会,因为此时秦穆公也很危险,如果晋军能够抓获秦穆公,算是双方平手,化腐朽为神奇。

此时,庆郑并不知道自己已经惹下祸了,还积极的寻找救兵,他稀里糊涂的跑到了正在围攻秦穆公的晋军两只小分队前,就向晋国大将韩简高声大喊:

“韩将军,别打了,赶快回去,去营救我们的大王,他十分危险,现在被秦军围困在泥泽之中了。”

正在拼命厮杀的韩简,此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优势,那些突然窜出来的“野人”,必经不是正规军,人数也不多,韩简经过这一阵子的厮杀,已经渐渐的获得了优势地位,一旦把这些人击败,围在他们当中的秦穆公,还是会手到擒来的。

但是,经过庆郑这样的阵前一通乱喊,无论是韩简,还是正在作战的晋军士兵,都乱了阵脚,马上无心再和这群疯子厮杀了,也不知道庆郑是那一帮的,韩简立刻带着部队返回自己的阵营,前往救驾。其实此时晋惠公已经被秦军俘虏了,如果韩简继续坚持战斗,将秦君抓获的话,两国互换君主,很难说谁胜谁负,但是,战机已经失去了,秦穆公转危为安。

那群疯子救了秦君的命。

秦穆公正在诧异的时候,这群人中几个领头的过来拜见秦君,秦君询问来者何人,为何帮助秦军?

这群壮士哈哈大笑,对着秦君说:

“大王,可是忘了当年你到梁山打猎的时候的事了吧?

当时你发现:在夜间丢失了几匹战马,派人搜查,找到了岐山脚下,发现有三百野人(系住在城外的农民)在吃你马肉,烧烤野餐。当时你手下的军人不敢惊扰我们,就连夜返回大王身边,要求马上派兵前往围剿捉拿我们,但是大王却说:马已经死了,况且能够填饱野人的肚子,也算是死得其所了,如果再去杀了这些野人,老百姓肯定会说我看重牲畜,而不看重人的生命。这样吧,马上派人送十坛美酒过去,并和他们说:大王有令,如果吃马肉,不饮酒化食,会生病的,今天特意送美酒十坛。

我们十分的感动,纷纷的磕头谢恩,大王的恩情,我们只能以死相报,所以在这次的韩原大战中,早就埋伏在周围了,只不过等着大王最需要我们的时候,再一举杀出,为大王出力。”

秦穆公终于回想起了这个曾经的事情,幸福简直是来的太突然了,就非常感叹: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