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080朕不行吗?
第80章080朕不行吗?
九年前的事情太遥远,赵嘉陵居于深宫,不大清楚。就连谢兰藻都只有隐约的记忆。彼时担任万年令的人名裴宽,他是濮阳郡王的舅舅,还是由太子中允迁为万年令的。后来太子被废黜,他也一同被除去官职,是实打实的太.子.党。
翻旧案是不容易的事,但既然刘风荷已经有线索,赵嘉陵自然没有阻拦的理由,答复她继续调查下去。
临近年关,长安市坊响起了鞭炮声,在一片肃杀中,有了新年的气息。刘风荷明面上在万年县“相聚斗鸡,习放鹰犬”的市井恶少,实际上顺着那些线索继续摸下去。当初走失的儿童有被掠卖到了平康坊三曲之地的。三曲之地号称风流薮泽,京都豪少、新进士、落第士人甚至有朝官,时常聚集到此地。先帝时曾在郑相的主导下清扫过,严禁招妓作乐,但引起无数抗议声,最后不了了之。
刘风荷顺着线索摸到诸妓家,找到疑似当初走失的儿童,但一询问,对方已经不记得早些年的事。那少女的假母取出的身份文牒,至少一眼扫去,是看不出什么问题的。刘风荷也不气馁,数度在平康坊走动,就算引起御史的弹劾也不在意。
渐渐的,她开始怀疑当初的万年令裴宽,可就在她要继续调查下去的时候,在回家的路上遭到了刺杀!她携带的侍从不是那刺客的对手,刺客专门挑了个巡街的金吾卫交班的时候。那刺客不知道长安的守御,在自以为即将得逞的时候,一声爆炸似的响声传出,刺客的身体被火器打中。出现在刺客跟前的是火器营的守卫,腰间悬挂着望远镜,手中拿着冒着硝.烟的火铳。
狂徒嚣张,竟然当街刺杀朝廷命官!消息传到宫中,赵嘉陵自然是大怒。可能是来自那些被擒捉驱逐的恶徒报复,也有可能跟刘风荷在调查的旧案有关。那刺客没有身亡,刘风荷第一时间请了孟夷则过来,吊住了对方的性命。这一拷问,从刺客口中得到了关键讯息,得知一切指向了老纪王。
纪王是太宗之子、仁宗的胞弟一脉,纪王之子嗣纪王后薨后,其嗣子赵慎继承爵位。然而因在丧期饮酒作乐,被降封为濮阳郡王。线索里的老纪王值得自然就是上一任了,但刺客是濮阳郡王派出的,显然他也脱不开关系。
当万年县、京兆府以及千牛卫的人前往濮阳郡王府的时候,赵慎还在跟一群纨绔子弟饮酒作乐。他的舅舅倒是逃跑了,可还没出长安就被抓了回来。一番拷打,从裴宽的口中得出了那年拐卖事的真相。原来纪王府一直在干一些见不得人的勾当!王府的人马或者借着权势或者通过掳掠,抓了数不清的良家子,或是给人做姬妾,或是卖到秦楼楚馆,或是给人当奴婢。纪王府一开始没在长安附近行事,只是那年元夕,天时地利,再加上裴宽又任万年令,可以完美地扫尾,也就大胆了一番!
老纪王虽然薨逝了,但是他的人脉还在,裴宽还在。濮阳郡王因为削爵心怀愤恨,裴宽因为被除官而满腹怨言,他们积蓄着钱财力量,甚至还做着谋反得位的春秋大梦!
领了命令的人直接查抄濮阳郡王府,其中又不少账册,登记着与他们往来的朝官们名号。朝臣们知道这些事情后实在坐不住了,濮阳郡王是个纨绔子,可老纪王的名声却是不错的。往来也只是正常的往来,这接收点馈赠其实也没什么大不了的,谁知道纪王府会牵扯进这等事情啊!纪王府赠送的奴婢来历……他们实在是不敢细想。宗室真是一个赛一个大胆!
濮阳郡王是要完蛋了,许多朝臣们也觉得自己危在旦夕。在常朝的时候,满堂朱紫,无一个敢出声,氛围逐渐冷凝恐怖。
赵嘉陵面沉如水,眼神就像寒冰。她负手站在那里,就像是一座不可逾越的高山,投下庞大的阴影。
唯一不惧皇帝盛怒的谢兰藻在朝臣期待的视线中缓缓开口,她铿锵有力道:“请陛下下旨,取缔北里三曲。”纪王府的处置没有异议,不需要再谈。皇亲国戚也没用,他们犯了滔天死罪。剩下就是平康坊北里三曲了。岂止长安有三曲之地?地方上更不敢想。它们就是藏污纳垢之地,用无数女子的血泪堆砌成文人的风雅。
她母亲没跟她提过这些事,但她长大了就明白了。昔日取缔北里三曲,大部分朝臣们都跳出来反对。因为那是他们的文雅之所,是他们的温柔乡。他们通过对风尘女子的“微弱怜惜”来凸显自己令人作呕的风流清雅。立身朝堂的男人有哪个没去过平康北里?
母亲之败在不应天时,那么此刻是天时吗?谢兰藻不知道,但她必须提出来。
朝臣们的情绪起落,在此刻纷纷低头不敢言,只有几道零星的附和声响应谢兰藻。原本最会叭叭的是御史和言官,但他们的职责就是弹劾这些事情,不管内心深处怎么想,此刻更不可能站出来反对。
赵嘉陵将朝臣的神色收入眼中,她道:“可。”
说是北里三曲,却不仅仅是三曲,就连隐蔽的妓所都要搜寻起来。但凡跟掠卖人口相关的,不管何等身份,尽数投入监狱中。至于那些无端沦落奴籍的可怜女子,愿意归家的放还,无家可归又无力谋生的,暂时安置在一处尼寺中。
要改变一件事,最难的从来不是下令的时刻。譬如此刻,一句取缔北里三曲,却涉及不少人的身家性命。那些可怜的人被迫沦落风尘,有些积蓄的脱了奴籍后可以设法寻求一门营生,可那终究是寥寥,更多的是陷入茫然中不知如何谋生的,她们被迫成为菟丝花,很容易堕回到那种处境里。在没有北里三曲后,重归泥沼的下场只会更加可怕。
偏殿中,赵嘉陵和谢兰藻商议后续之事。
谢兰藻喟然叹息道:“她们知道沦落风尘不好,但当无法生存的时候,还能有什么选择呢?”朝廷在将她们救出来的时候可以给钱,然而不可能长久支钱。等到这些钱耗尽呢?
赵嘉陵眉头紧蹙:“能让她们做什么呢?”
谢兰藻思考一会儿,说:“诸儿假母将她们买回去时,多教习歌令。”本朝的士人研习过去的风气,多尚文学风雅,往来的诸妓也得通诗词文赋,容貌常常无妨,但需擅谈谑,能歌令。“识文断字,能去病坊教孤儿读书,能歌善舞,也可随同教坊司诸乐工将戏剧带去乡里。”这些都是根据她们自身的才艺能做出的安排,总比继续沦落风尘或者草草找个人嫁了好。
“暂时如此吧。”赵嘉陵叹了一口气,旋即又恨声道,“拐子可恨,纪王一家该死!”这帮人为了钱财做的恶事,造成无数家庭破裂,着实是人神共愤,“需用重刑!”
老纪王已经死了,但是要追夺封爵。至于濮阳郡王赵慎,他不是不知情的,他跟裴宽还继续做下去了!得削去宗籍,贬为庶人。要处置王侯高官,宫中往往都会采取体面的方式,譬如赐死。但赵嘉陵不想给赵慎家脸面,就算有宗室求情,她也判了斩刑!
“在朕看不到的地方,充斥着恶心的蠹虫。”赵嘉陵紧抿着唇,愤怒中又夹杂着苦恼和沮丧。天下如此,她算什么“明”呢?
“陛下做得已经很好了。”谢兰藻温声安抚她,慢条斯理道,“偌大的天下,岂是陛下一人的担子?得需有识之士,戮力齐心。陛下择善人而用,迟早会走向真太平。”
“你说得对。”赵嘉陵喃喃道,她吐了一口气,又振奋了起来。关键是用人,看这次任用刘风荷,不就将那多年前的旧事给翻出来了吗?先帝时任人不当酿成的恶果,一直延续到了现在。她不知道阴影之下还有多少阴私,但能解决一件是一件,能清理一个是一个,至少比什么都不做强。
等到事情彻底结束后,便是除夕了。赵嘉陵示意直接处斩时,还有人出来劝谏说不易见血,等到年后再处置不迟。赵嘉陵只是一声冷笑,质问是在等大赦吗?迷信的言官见皇帝仍旧处于盛怒中,顿时噤声。直到那些罪人在长安街巷百姓的詈骂中人头落地,朝臣们脑海中紧绷着的一根弦才松懈了下来。或许,陛下不会再追究他们跟王府来往过的事了。
赵嘉陵的确不打算追究那点破事,事发前郡王府还是有点“金玉其外”的意味。虽然是宗亲,但也不像忠王府那样是禁忌,走动实属寻常事。经历了这一场变卦,可年关到了,这个年还是得好好地过,算是一次除旧迎新。
除夕夜,宫中照常赐宴。
太后一向不耐这些应酬事,稍稍露个脸就快速地消失。赵嘉陵呢,也没什么兴趣看兢兢业业的朝臣吃饭,很快便离开了。朝臣们如释重负,一个个还得回家吃一顿团圆饭。
在焰火盛放的时候,气氛活泼热闹了起来。
赵嘉陵在场城楼上看烟花,谢兰藻陪侍在左右。她牵了牵谢兰藻的手,心中不再为歌舞升平得意了。她擡眸,听着“砰砰砰”的声音,看着弧形的火光飞上苍穹,在半空中绽出绚烂夺目的光彩。等到一片五彩缤纷的焰光消退后,她才转眸看谢兰藻,呵出一口寒气,说:“一会儿后,我们一起辞岁。”
烟花不绝,骤响连绵。斑斓的火光映照在近在咫尺的脸上,谢兰藻轻轻地一点头。
满城都是洒落的焰火光芒,风中传来的欢呼声时近时远。赵嘉陵的视线落在谢兰藻的眉眼上,一时间那些嘈杂的声音都消退了,只余下了心跳声、呼吸声。握住谢兰藻的手稍微紧了紧,赵嘉陵问道:“今夜风大,你还回去吗?”
谢兰藻瞥了她一眼,冬日里哪天的风不大?借口也是够蹩脚的。她眼睫颤了颤,低声道:“臣要是回去呢?”
赵嘉陵不假思索:“那朕跟你一起回去。”
谢兰藻提醒她:“明日是元日正典呢。”元日大典与冬至大典一般,仪礼颇为盛大,各部门恐怕此刻就已经开始做准备了。没雨没暴雪的,是没理由停摆的。新岁之始,不能出差错。
赵嘉陵拍了拍脑袋,懊恼道:“它被朕抛到九霄云外了。”
谢兰藻朝着赵嘉陵绽放了一抹笑:“臣会提醒陛下的。”
赵嘉陵幽怨地瞥了她一眼,在新岁的烟花响起时,说:“天真冷啊,我们可以回去了。”寒风凛冽,在外头吐气如云,到了殿中就稍微暖和些了。赵嘉陵伸手圈着谢兰藻,抱了她一会儿又松开了。明日天子不能失仪,那身为宰相的谢兰藻更不能出差错。“朕让人送你回去。”
谢兰藻“嗯”了一声,她的手也揽在赵嘉陵的腰上,给她一个同样温暖的拥抱。一说一答,下一刻的事已经敲定,可谁都没先松手。殿中一派静谧,直到赵嘉陵笑声响起。她扬眉说:“你也舍不得朕吧?”
赵嘉陵的话语不需要回答,擡起头飞快地凑近谢兰藻的唇轻轻一啄,见她眸中浮现一抹讶色,赵嘉陵又说:“不行吗?”
谢兰藻眨了眨眼,虽然每日都与陛下碰面,在议论政事之余,会有些私语。但大多至于拥抱和牵手,偶尔有个亲吻,陛下都会再三询问是否可以。这样看来,此回算得上是“偷袭”。
赵嘉陵舔了舔唇,故作镇定:“朕觉得你应该习惯了,就像习惯朕的拥抱一样。”
【你这碰一碰能碰出什么?这跟喝水时候碰到杯壁有什么区别?甚至都不能触发系统的和谐设置。】明君系统忍不住。
赵嘉陵茫然:【那要怎么试?】
明君系统:【拉丝,最起码要拉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