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冰释与九锡 - 女藏花 - 公子欹 - 其他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其他 > 女藏花 >

第83章冰释与九锡

刘衎默然半晌,道:“这些话原也只是你我二人说说。若是别人听见,指不住会以为我们在评贬朝政。别人说说倒也无妨,只是如今掌政的是你爹,这样倒好像对他的施政方针有所不满了。”

王嬿也默然。

她只出宫一次,看到和了解的有限,但是仅凭这有限的几眼,也让她知道,百姓生活的并不好。诚如刘衎所言,掌政的是她爹,那么百姓生活的好与坏,岂非与爹息息相关?

她又隐约听说,去年因为爹的德威,既在北边感化了匈奴,又在东边招来了海外邻国,还在南边怀柔了黄支,唯独剩下西边似乎没有受到影响,于是爹便派遣平宪等人多多携带金钱礼物,去招引西边的羌人,使他们献出土地,归属汉朝。后来在已有的东海郡、南海郡、北海郡之外又设置了西海郡,且增订了五十条法律,凡违犯者一律被流放到西海郡去。如今被流放者数以千万,民间百姓开始有了怨恨……

这些事她自然过问不得,更加插手不得,于是叹息一声,道:“我们还是念诗吧。”

刘衎心中所想一如王嬿,便道:“屈原说他早晨饮木兰上的清露,晚上用凋落的菊花花瓣充饥,只要情感坚贞不移,形销骨立又有什么关系,我却觉得,他便是过于孤介了,才难以容于世,若稍稍懂得妥协——”

王嬿轻轻摇头:“若懂得妥协,那如何还是屈原。”

“也是。”刘衎同意道,“否则他也不必说——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了。”

王嬿看他一眼,不意他原也熟读《离骚》。继而想到,怕也是很有郁郁不得志的感同身受吧。她突地便觉得两人间的隔阂又去了些。她道,“是呀,若违背是非标准,苟合取悦,宁可马上死去魂魄离散,也坚决不愿媚俗取巧。雄鹰怎能与燕雀同群……”

窗外是阴天,暖阁里白天也点了灯。刘衎仍旧斜靠在罗汉榻上。他一边仔细听着王嬿说话,一边目光流连在她的脸上。

王嬿的皮肤,因着少见阳光与忧思惆怅,乍一看是冰冷和苍白的,但其实里面却透着温暖的红润,像牛奶般半透明颜色底下轻淌的流光。她的眼睛看起来温驯,却如同她给人错觉的面颊一样,在温驯底下涌动着奔腾的思想。那些思想左冲右突,无一与温驯相关。她的眼睛随思想灵动,那些思想仿佛浸润了她,于是眼睛湿漉漉地闪烁着光泽。

镇定,冷静,克制。刘衎曾经一直以为这些品质就是王嬿的写照。但是他慢慢发现,这些品质其实是像面具般,掩饰着她的冲动、热情和幻想,其强烈程度因为伪装它们的表面的不动声色而被忽略了。

她口中说的是屈原的诗句,但何尝不是她的所思所想。

他们用了午膳,继续像上午一般——或者不如说像久未做过而以前曾经常做的那样相处。除了国事,除了男女,除了后宫,只要是不涉及他和她本身的,一切东西都可以拿来谈论。便是不说话静默也好,读书,或者不读,交谈,或不交谈,一切都毫不刻意,也无需刻意。

太阳渐渐西斜,甘泉宫殿内静得恍若一池秋水。

刘衎突然一跃而起:“走,我们去一个地方。”

王嬿直到下了轿,才知是柏梁台。她暗暗揣测,方才刘衎为什么只说“去一个地方”却并不说是哪里,难道柏梁台竟已成了他们之间的一个敏感字眼,他是怕勾起她的不快和介意从而拒绝吧?

触景生情,她没法不想到月余前那个夜晚在此发生过的事情,越是刻意不想,越是场景一幕幕逼上眼前。她深吸了一口气。

刘衎过来执了她的手,深深望进她的眼睛,情真意切道:“我们说过,过去的事不再提了,只看以后。今日既然又来了这里,且今日是我们去年大婚的日子,我只想告诉你,其实我并未怀疑过你,也没有不相信你——”

王嬿的脸上写着疑惑。

刘衎鼓起勇气说下去,“其实我怀疑和不相信的是自己。”

这么些时日以来,夜不能寐,他终于想明白了一件事。如果王嬿对西门君惠有好感,那么并不是她的错。是他不够好,除了一个皇帝的身份,其它都远比不上西门君惠。何况这个皇帝身份还有名无实。他问自己,若他是一个女子,那么在他这样的皇帝和西门先生之间,会喜欢哪个?

但是他并不气馁。因为单论年纪,西门君惠比他大了足有十岁。假以时日,也许不用到西门先生现在的年岁,他便已经超过西门先生、比他更为优秀了。因为,他是皇帝,上天之子。

一个认定自己还有希望并且稳操胜券的人,才能够心平气和地接受暂时的失败。

何况,究竟有没有这样一种失败存在,尚未可知。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