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因爱生恨的报复
董昭仪对皇帝的反应有些出乎意料。据她所知,这位皇帝是十分在意皇后的,为了她可以冷落后宫所有佳丽,照说听说这样的事后,他应该会立刻火冒三丈,一跃而起,急忙要追究个究竟的,哪里还会如此端坐如仪、稳如泰山,只是略微掀掀眉头?
她当下心里有了两个答案。
答案一,皇帝不如她以为的那样在意皇后,尤其这一向以来对皇后甚是冷淡便是明证。
答案二,皇帝并不相信她说的,不相信皇后会和别的男子私会,所以他才不动怒不激动,平静无波。
但是依她一贯对皇帝的了解,显然第二种的可能性更大些。
那么,她现在需要做的,就是让皇帝相信这是可能的,并且这个男子还要是皇帝认为优秀的人才行。
于是她冷静作答:“请皇上相信,我在宫中这么多年,总还是有一些自己的耳目渠道的。这其中错综复杂,却是不便对皇上明言到底是何途径得来的讯息,皇上只需信我便是,毕竟我与皇后往日无冤近日无仇,平白无故何必害她?”
刘衎保持沉默。
董昭仪便接着说道,“甚至,我对皇后是有着喜爱的,与皇后私交也一向不错。早在皇后未入宫前,其实我们便相识了……啊,皇上必定见过这个吧?”她露出手腕上的金镯,晃动一下,上面的铃铛发出脆响。
刘衎只看一眼,便认出与王嬿不离腕的那只一模一样。因为时常会发出声响,他曾嘲笑她像只脚上拴铃的小雀。
“这金镯本是一对,皇后腕上的那一只,便是当初我给她的。”
董昭仪不惜唇舌说了这么多,又不惜以金镯为证,便是希望皇帝首先认定她没有害王嬿,不可能害王嬿。但手指拨动到金镯时,她心内有一阵惭愧,不想当初的真心实意,如今反倒成了虚情假意的遮掩。
可是,她又有什么办法呢?如今只得继续。
“所以今日眼见皇后将要犯下大错,我便忍不住赶去,想要在旁人发现前劝阻于她,以免闹出宫廷丑闻一发不可收拾。太皇太后对皇后的态度,皇上自是清楚的。若是被太后得知,只怕……任谁都无回天之力。”
刘衎的眉毛此刻皱得紧了些。看董昭仪说的如此煞有介事,有板有眼,难不成王嬿竟还真有私会男子的行径不成?
他一时有些疑惑,问道:“你还没有回答朕,和皇后私会的男子是谁?”
董昭仪暗暗吸一口气,将那个曾经百转千回,如今也一样令人磨折的名字提到胸口,再缓缓吐了出来:“西门住持。”
“西门先生?”刘衎先是一怔,继而觉得有趣,忍不住大笑起来。他边笑边摆手,道,“皇后和西门先生早就相识,本是故交。别说西门先生是得道高人,凡俗男女之事与他无涉,便是皇后真的与他夜半约了在柏梁台相会,那也必是两个人突发奇想,想了什么稀奇古怪的点子,绝不会是什么男女私情那类的事。这一定是谬传了。”
董昭仪只觉一颗心忽沉忽浮,竟是说不出的难受。
西门君惠果然与王嬿是旧识,并且交情匪浅,甚至皇帝都知道。不止如此,皇帝竟然如此相信王嬿。只怕今晚她纵是计谋得逞,成功抓住了单独在柏梁台上的西门君惠和王嬿,叫皇帝亲眼看到,他也只会这样哈哈一笑,说是一场误会吧?那她岂不是白白枉作小人?
不,她不死心,还想试一试。
她抚着胸口,做出虚惊一场的模样:“哎呀,听皇上所言,倒叫我白白担心一场呢。若非皇上金口玉言,当面如此说,只怕我听到也不会信的。”她眼波一转,掩嘴窃笑,“毕竟,西门住持的丰姿无人能及呀。后宫中也就是我们这些见惯风浪的前朝太妃才能不为所动,皇上想必也知道,您那些嫔妃们见了西门住持可有多癫狂。难免在旁人想来,皇后小小年纪,正情窦初开之时,怕是没什么抵抗力,怕也是——”
她明白点到即止的技巧,于是顿住不再往下说。
果然皇帝的面色便有了几分深思。
董昭仪自然明白打铁需趁热的道理,又补刀道:“既然皇上说没事那便自然是没事了,怪我多事吧。只是,瞅着近段时间皇上对皇后多有疏远……我是过来人,容我说句倚老卖老的话:皇上还是应该多多关心些皇后,要知道,女人的心空不得,也冷落不得,不然哪里有温暖便容易哪里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