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新野阴家 - 女藏花 - 公子欹 - 其他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其他 > 女藏花 >

第135章新野阴家

刘秀一字字道:“为今之计,当多贮粮,广结援,然后伺机而动。”

刘縯思忖再三,心知刘秀说的在理,但眼下……他道:“然而官府即将逼上门来,为今之计又当如何?”

刘秀低头半晌,有了计较:“官府所求,不过是对上面有个交待,只要有人出面顶缸就行,此事就由我应承下来好了。官府追问,也一切往我身上推。我且先逃亡他处。本朝皇帝十分喜欢大赦天下,一两年便赦一次,我一边慢慢等待,大哥你一边上下打点官府,厚贿财货,自然可保无事。”

刘縯立刻反对,说什么也不让刘秀出头做替罪羊,刘稷迟疑一阵方道:“原本应该我去顶缸,无奈家有老母……”

刘秀朗声一笑:“便这样定了,勿需多言。大哥大计,可以无我,不可无你,今夜里我便离家上路。正好家中有余粮待售,便一路贩卖吧。”

夜里,刘秀运着自家的粮食,出门直奔新野去了。刘縯则坐镇家中,走门路,花钱财,努力打点官府。

刘秀的二姐刘元嫁的是新野人邓晨,所以他此番便是投奔邓家。在新野,不仅有二姐夫邓晨,还有表哥来歙、太学同窗邓禹,以及——他曾说“娶妻当得阴丽华”的阴丽华。

阴丽华,是春秋贤相管仲的后裔,新野阴家的千金,其母邓氏是邓晨的族姐。阴家是新野的豪门大户,拥有良田七百顷,家中子弟、宗室、门客数千人。阴家的宗祖管修,乃是管仲的七世玄孙,当年由齐国迁往楚国,曾做阴邑的大夫,时人以地为姓,称之为阴大夫,后人乃改姓为阴氏。自秦汉之际,阴氏迁往新野,世居于此。后世李太白曾经赞颂阴丽华的美貌:“丽华秀玉色,汉女娇朱颜”。

除了为人称道的美貌,阴丽华还有温柔的性格、善良的心地、宽广的胸怀,再加上豪富的家世,于是无可避免的成为男子求偶的上上之选。自她幼时起,家中的门槛便已被媒人踏烂了。

“娶妻当得阴丽华”,乃是新野当地乃至邻郡诸多男子梦寐以求的理想。刘秀从姐夫邓晨口中得知,那日便随口说出来。

阴丽华七岁丧父,家中事务均由阴母邓氏和长兄阴识定夺。在她很小的时候,阴母就特地请当地著名的图谶达人蔡少公给她相过面算过命,蔡少公说:“此女必大富贵,强盛子孙,光耀门楣。”

阴家已是新野大族,家资巨富,舆马仆隶,比于邦君。这样的家境,还要再光耀和强盛,那该是怎样的富贵?阴母几乎不敢再想下去。

自此,阴家对阴丽华的亲事更是慎之又慎了。

这一日风和日丽,邓禹在集市上找到正卖谷子的刘秀,拉了他便走,同行的还有邓奉。

邓禹是邓晨的族侄,刘秀的太学同学,十三岁入读太学,号称神童。邓奉是邓晨的亲侄子,比邓禹略小几岁,诗书之余喜欢舞刀弄枪,长的也是一表人才。

刘秀在太学时便向来让着邓禹,也知道他说一不二的脾气,所以问也不问就跟他们走了,一直走到一座破旧的城隍庙。头前带路的邓奉向后打了个手势,邓禹和刘秀便停下来。透过树丛,隔着一条小河,他们看到一辆马车,一个丫环和一个老嬷嬷正从马车上搀扶下来一位女子,只看得见背影。

看来是一个来城隍庙上香的女子。刘秀只是不明白,为什么邓禹邓奉要拉他来,当下转身要离开,道:“我得去照看生意。”

邓禹伸手拽住他,指着那女子道:“阴丽华。”

刘秀脚下只略顿,仍是道:“与我何干。”

邓奉回头气哼哼瞪他一眼:“不是你说‘娶妻当得阴丽华’吗?”

刘秀无语地望向邓禹,邓禹抱歉地拱了拱手,果然是他嘴快嚼舌根。那日刘秀从云来酒楼回到太学,心中愤懑,所以提笔疾书一遍遍写着“做官当为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不想被来歙看到,张扬了出去,无论他怎样解释,来歙和邓禹他们都不信他并不想娶阴丽华。

邓奉一向自视甚高,又与阴丽华青梅竹马两小无猜,一直不自禁地暗暗怀着喜结连理之心。听说刘秀竟然敢放出这样的话来,便把他看作了情敌。今日他知道阴丽华出来上香,就特意找邓禹拉了刘秀来,想要让刘秀亲眼看看他与阴丽华的情谊,就此知难而退。

刘秀一看邓奉神情语气,立时明白,马上笑着解释:“不过是句玩笑……”

邓奉却更不高兴了:“玩笑?你拿她开玩笑?”

阴丽华可是他心目中神祇一般的女子,岂容冒犯。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