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阴谋初现 - 乱世逆鳞:侯景传奇 - Real元衡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17章阴谋初现

高欢的去世,宛如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东魏政权内部的力量平衡瞬间被打破。天下各方势力开始蠢蠢欲动,等待着局势的明朗化。曾经无比稳固的权力中心,如今陷入了内外交困的局面。对于东魏来说,真正的权力重组才刚刚开始,而其中最令人头痛的问题,便是如何处理手握十万兵马、割据黄河以南的侯景。

**高欢之死:东魏的震荡**

高欢的死讯一经传出,东魏内外顿时陷入了巨大的震荡。高欢,这位北魏末期的枭雄,凭借其卓越的军事才能与政治手段,稳固了东魏的权力中心。而他一走,所有依附在他身上的力量瞬间失去了支点。尤其是他的儿子高澄,虽然继承了东魏政权,却面对着来自各方的挑战,尤其是内部侯景的威胁。

高澄站在高欢的灵前,内心沉重。虽然父亲的病情早有预兆,但真正面对这一天时,他依然感到巨大的压力。高欢在世时,能够以强硬与智慧平衡各方势力,特别是侯景的割据行为。而现在,高欢不在了,侯景的态度开始愈发显露出不屑与野心。

高澄看着身旁前来吊唁的文武百官,目光扫过每一张脸,尤其是那些曾受父亲重用的将领与大臣。他深知,这些人之中有不少已经开始蠢蠢欲动。尤其是侯景,表面上镇守河南,实际上割据一方,已经成了心头大患。

**侯景的隐忧与野心**

侯景在接到高欢死讯的那一刻,心中并没有一丝波动。相反,他冷冷一笑,仿佛预料到这一天的到来。对于侯景来说,高欢的去世意味着他与高澄之间的战争即将拉开序幕。高欢在世时,侯景还能安分守己,不敢轻举妄动,因为他知道高欢的手腕和对他的了解。可现在,高欢一走,他不再需要掩饰内心的轻蔑与不满。

侯景站在黄河边,冷风扑面而来。他的谋士司马子如站在身旁,心事重重地看着主公。

“主公,高欢已逝,东魏的局势只会更加混乱。高澄掌权后,必然不会容忍我们在河南割据。”司马子如轻声说道,眼中闪烁着忧虑。

侯景冷笑了一声,语气中带着浓浓的轻蔑:“高欢在世时,我还能安分一点。可现在,他那鲜卑小子高澄,凭什么来指挥我?我十万大军在手,他想动我?哼,我倒要看看他有什么能耐。”

司马子如微微蹙眉,急忙捂住侯景的嘴,压低声音说道:“主公,这话万万不可外传。高澄虽年轻,但深得高欢真传,而且城府极深,不可小觑。您若轻视他,反而会让局势变得更加危险。”

侯景沉默片刻,目光闪过一丝不屑:“我知道你担心什么。可高澄已经不如他父亲。他想借着高欢的威望来掌控朝廷,却忘了,我手握十万兵马,岂是他能轻易掌控的?”

司马子如没有多言,深知此时的侯景已然走上了与高澄对立的道路。即使心中有诸多顾虑,但他也清楚,侯景的野心已经不可遏制。

**高澄的部署与慕容绍宗的出场**

高澄接掌大权后,明面上对侯景维持着表面上的和平与合作。他深知父亲高欢对侯景的安抚手段,在短时间内他并没有急于与侯景正面对抗。然而,高澄清楚,侯景的野心和骄横已经逐渐显露。侯景拒绝回应他假借父亲名义的召见,已经让高澄意识到,侯景对东魏中央的忠诚正在迅速瓦解。

为了不引发侯景的直接反叛,高澄决定采取更为隐秘的手段。他召见了慕容绍宗,这位父亲生前特意留给他的重要棋子。慕容绍宗出身鲜卑贵族,性格冷静低调,在东魏军中虽然不显山露水,但早已深得高欢的信任。他的军事才能和对局势的洞察力,被认为是高澄对抗侯景的关键人物。

“慕容将军,父亲生前曾多次提到过您。他认为,您是东魏未来最大的依仗。”高澄坐在书房内,声音低沉却透着坚定。

慕容绍宗微微低头,神色恭敬而平静:“殿下过誉了。末将不过是尽忠职守,承蒙高王的器重。”

高澄看着这位将军,目光锐利:“如今东魏的局势复杂,侯景割据一方,他的野心昭然若揭。我父亲说过,您是唯一能够对付侯景的人。我希望,您能协助我,维护东魏的稳定。”

慕容绍宗目光微微闪烁,沉声道:“侯景虽骄横,但未必不可控制。殿下,侯景若无高王压制,的确会更加大胆。但直接对他动武,未必是最佳选择。”

“那你的意思是?”高澄挑眉问道。

慕容绍宗沉吟片刻,说道:“侯景的军队虽然强大,但他也有弱点。他的兵源多依赖河南一带,而我们可以逐步切断他与外界的联系,孤立他,让他陷入孤军作战的困境。同时,我们还可以分化他的内部,拉拢他手下的将领,削弱他的控制力。如此,侯景虽有兵力,也难以与朝廷抗衡。”

高澄点了点头,面露赞许:“很好,慕容将军,我需要的就是你这样的谋略。我们不能在短时间内与侯景撕破脸,但必须暗中削弱他的实力。”

**侯景的反叛之心**

而此时,侯景的野心与反叛之心愈发明显。他不仅在黄河以南集结军队,稳固自己的军事力量,还开始与南梁等外部势力接触,试图寻求盟友,扩展自己的势力范围。

侯景坐在帐内,桌上放着一封来自南梁的书信,信中隐约提到南梁愿意与他合作,共同对抗东魏。侯景冷笑着看了看信,随后对司马子如说道:“看来,高澄这小子还未意识到,真正的威胁不是我,而是整个天下。”

司马子如看着主公的神情,心中暗自忧虑。侯景的野心已经超出了单纯的割据之念,他的目标,已不仅仅是东魏的黄河以南。

“主公,南梁的实力虽强,但我们不能轻易与外部势力结盟。此时正是东魏内乱的关键时刻,若引入外部力量,恐怕会引发更多的变数。”司马子如谨慎地提醒道。

侯景不屑一顾地挥了挥手:“时局混乱,正是我称霸的机会。高澄若识相,或许我还能容他一线生机。若不然,他和他的东魏政权,只会成为我崛起的垫脚石。”

**阴谋的交锋**

东魏政权的裂痕已经愈发明显。高澄虽然年轻,但他的谋略与耐心不容小觑。他知道,面对侯景这样的强敌,急于对抗只会让局势失控,因此他决定按兵不动,暗中施加压力,利用慕容绍宗等隐藏力量逐步削弱侯景的影响力。而侯景则不再掩饰自己的野心,开始加快集结军队,密谋反叛。

东魏的阴谋与诡计交织,侯景与高澄的对抗已悄然拉开帷幕,战火似乎随时都会燃起。

---

**下一章预告**:侯景与高澄的对抗逐渐升级,东魏内部的权力斗争愈演愈烈。第十八章《一路向西》中,侯景将如何进一步谋划反叛?高澄又将采取怎样的手段应对?慕容绍宗的角色将更加关键。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