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耳坠子
若说谢宴最无力的是什么,就是她眼前这个样子。
明明心里倔得要命,偏表面上一副任凭处置的模样,与记忆中的人一模一样。
明明是高高在上的西太后,却在他面前永远低着头。
那个漫天雪地里火红的身影,明媚的笑容,他这辈子恐怕再也看不见了。
直到一股冷风进来,吹得顾桑宁忍不住打了个哆嗦才反应过来:谢宴已经走了。
院子里响起“恭送千岁爷”的声音,接着门帘被掀开,秋嬷嬷进来。
急忙上前扶起她,心疼道:“小姐快起来,地上凉。”
顾桑宁借着她的力起身,看了一眼窗棂,又确定了一遍:“他走了?”
就这么走了?什么话也没说就走了?
秋嬷嬷意外地看了她一眼道:“小姐又惹千岁爷不高兴了?”
顾桑宁奇怪:“他走的时候很生气?”
秋嬷嬷一时不知道该说什么,那么黑的脸,院子里的狗见了都夹着尾巴,当事人却一脸懵懂。
看出秋嬷嬷脸上的疑问,顾桑宁信誓旦旦道:“嬷嬷,这次我真没惹他!您也看见了,我跪了好半天给他认错呢。”
说到最后又有些委屈。
秋嬷嬷见状,哪还舍得说什么,连忙抚着她的后背安慰:“好了,好了,千岁爷既然什么都没说,就说明没有怪罪您。时辰差不多了,咱们收拾收拾赶紧过去吧。”
拿起一旁的披风重新为她披上,见没什么不妥,主仆才往前院去。
顾桑宁到的时候,陆远舟正在与人在书房说话,她便没去打扰,先去前厅接待客人。
因为前一阵皇上下令包围将军之事,京城原本向来参加宴请的人很多都纷纷找借口有事拒绝了。
虽然这件事九千岁已经当着文武重臣的面为将军府担保,但皇上的态度大家可都看得分明,谁也不敢贸然趟这趟浑水。
所以,哪怕时辰不早了,客人也只是零零散散,大多数顾桑宁都认识,前一世做西太后时,这些人可都上赶子巴结。
而今日,大家一看顾桑宁过来,纷纷找借口参观将军府而离开。
气得乐心眼眶都红了:“这些都什么人啊?既然不待见我们姑娘,何必还来巴巴地参加宴会!”
秋嬷嬷脸上也有些不好看,在旁边一声接一声的叹息。
顾桑宁却不以为意,道:“他们来不过是看在将军府的面子,不敢得罪罢了。前阵子我在太后寿宴上指认九千岁,这会儿都怕跟我说话引火烧身吧。都走了也好,安静。乐心,你去外面看着点,大哥若是派人来你第一时间通知我。”
乐心只好答应:“是,奴婢遵命。”
顾桑宁自顾自走进花厅,给自己倒了杯茶,一边慢慢品一边想刚刚那人到底是因为什么生气。
将军府外面,春山也在思考这个问题。
刚刚他一直守在门外,里面的动静听得一清二楚,姑娘也认了错,态度也诚恳,怎么马车里面这位爷发这么大火呢?
难道真是因为姑娘不喜欢千岁爷送的衣裳?
正想着,春山只觉面上一阵风吹来,原来是车帘子从里面被掀开。
“爷……”
刚开口,一个什么东西从里面飞出来,正好落在他怀里,他本能地接住。
低头一看,原来是一只巴掌大的盒子。
盒子是用普通鸡翅木做的,材料说不上精贵,上面雕刻的纹路也一般,嗯……应该是很一般,粗糙简单的线条,勉强看出是一只肥胖的喜鹊。
打开盒子,耀眼的红色绒布上静静地躺着一对白玉耳坠子,憨态可掬的兔儿形状,雕工可比盒子上面的好多了,但距离首饰师傅还是有些距离的。
一看就是平时喜爱,雕着玩的。
“看够了就送进去。”
春山还在琢磨这对耳坠子,就听马车里面传来动静。
他立马反应过来返回将军府大门。
这时正好一个马车在门口停下,从上面下来一对母女。
年长女子看起来不到三十的年龄,打扮得雍容华贵。
一身蜀锦料子的衣裳,满头珠翠,光手腕上那只翡翠镯子,也只有宫里才有那么好的成色。
身旁年轻女子,刚及笄的年龄,打扮得也是娇俏艳丽,成套的头饰一看就出自大师之手,这也就算了,光鞋尖上那两颗龙眼似的珍珠,春山想起来,好像是有一年番邦进贡的贡品。
统共也没有多少,先皇赏了千岁爷几颗,其余的都收进库房了,就连当年的皇后,如今的太后都没得着。
春山看了母女俩一眼便扭过头去跟门口的小厮打招呼,刚抬腿要进去,就听背后有人唤他:“哎呦,这不是春公公吗,我还以为自己眼拙,认错了人呢。”
春山转过身带上一副笑脸,半弯着腰道:“原来是兵部尚书府上的林夫人。林夫人好,林姑娘好,奴才老眼昏花,这出门忘记带眼珠子了,还请两位莫要怪罪。”
春山口中的林夫人,正是兵部尚书之子林浦的结发妻子曹氏。
曹氏今年三十岁,自打前几年林老夫人去世后,她便接管整个尚书府。
她身边的年轻女子则是她与林浦的长女,名唤林娇娇,正月及笄,比顾桑宁小了近一岁。
曹氏往旁边看了一眼,正好看见一辆马车拐过街角,没看清上面的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