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雪域高原的圣地——拉萨 - 孩子一定要去的50个地方 - 张振鹏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50章雪域高原的圣地——拉萨

第50章雪域高原的圣地——拉萨

【必去理由】

自藏王松赞干布在拉萨定都起,拉萨就成了西藏政治、经济、文化和宗教的中心,也是藏传佛教信徒们心中的圣地。

走进神秘的拉萨,徜徉在海拔3700米的拉萨街头,深深地呼吸着稀薄干净的空气,望着深蓝色的天空,仿佛已经走进了心灵的净土……

先睹为快

拉萨是西藏自治区首府,藏语意为“圣地”,是一座具有1300年历史的古城。拉萨长期以来就是西藏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的中心。其金碧辉煌、雄伟壮丽的布达拉宫,是至高无上政教合一政权的象征。

拉萨位于雅鲁藏布江支流拉萨河中游北岸,海拔3657米。其地处川藏、青藏、中尼公路结合点,是西藏重要的交通枢纽。拉萨全市人口40万,有藏、汉、回等30多个民族。这里属于高原干旱气候区,特点是气温偏低,降水较少,空气稀薄,年日照时间长达3000小时以上,素有“日光城”之称。

拉萨的历史悠久,秦朝时属古汉、唐朝为吐蕃之地。早在公元7世纪,唐朝贞观七年(公元633年),松赞干布完成了统一西藏的大业,建立了吐蕃王朝,同时建都拉萨。又在拉萨修建了大昭寺,小昭寺和布达拉宫。千余年来,这里成为了西藏政教活动的中心。唐贞观十五年(公元641年),松赞干布迎娶唐朝文成公主。文成公主的到来,为西藏的文化及生产带来了很大的改变。同时,西藏的文化也渐渐地流传到了中原。

建国后,1951年5月23日,西藏和平解放,拉萨城进入了新的时代。1960年,国务院正式批准拉萨为地级市,1982年,又将其定为首批公布的24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拉萨城风景优美,在一般人的印象中,拉萨是由布达拉宫、八廊街、大昭寺、色拉寺、哲蚌寺以及拉萨河构成的。但西藏人认为,严格意义上的“拉萨”应是指大昭寺和围绕大昭寺而建立起来的八廓街,只有到了大昭寺和八廓街,才算到了真正的拉萨。如今拉萨城东一带尚保持着古城拉萨的精髓。

以布达拉宫和八廓街为中心的拉萨新城,北至色拉寺,西至堆龙德庆县。纵目眺望拉萨城,各色建筑物星罗棋布,互为参错,连连绵绵。站在布达拉宫顶上俯瞰拉萨全城,整个拉萨市区到处是一片片掩映在绿树中的新式楼房,唯八廓街一带飘扬着经幡,荡漾着桑烟。

在八廓街,密布着颇具民族风格的房屋和街道,聚集着来自藏区各地的人们,他们中许多人仍然穿着本民族的传统服装,从不离手的转经筒和念珠表明佛教实际上已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古老与现代,传统与创新,宗教与世俗,昨天、今天和明天,都在这里碰撞、凝聚和交融。

景点导览

●布达拉宫

布达拉宫坐落在拉萨市区西北的玛布日山(红山)上,是一座规模宏大的宫堡式建筑群。公元7世纪吐蕃松赞干布与唐文成公主联姻,乃建此宫而居。以后两次毁于灾害兵火。1645年五世达赖喇嘛进行扩建,历时半个世纪始具规模。

白宫横贯两翼,为达赖喇嘛生活起居地,有各种殿堂长廊,摆设十分的精美华丽,墙上绘有与佛教有关的绘画,多出自名家之手。

红宫居中,其中供奉佛像,松赞干布像,文成公主和尼泊尔尺尊公主像数千尊,以及历代达赖喇嘛灵塔也在之中。黄金珍宝、彩色壁画装点着这座宫殿,使它更加灿烂辉煌。

整个建筑群占地10余万平方米,房屋数千间,布局严谨,错落有致,体现了西藏建筑工匠高超技艺。

每逢节日活动,宫门挤满信仰藏传佛教各民族佛教徒,成为著名佛教圣地。1990年8月后重修。1961年,布达拉宫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1994年,布达拉宫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大昭寺

大昭寺位于拉萨老城区的中心位置,八廓街正是围绕大昭寺而展开的。大昭寺在藏族人心中的地位并不亚于布达拉宫,它也是游人到西藏必游的景点之一。

大昭寺始建于公元647年,是藏王松赞干布为纪念文成公主入藏而建,后经历代修缮增建,形成庞大的建筑群。

寺建筑面积达25100余平方米,有20多个殿堂。主殿高4层,整个建筑金顶、斗拱为典型的汉族风格。碉楼、雕梁则是西藏样式,主殿二、三层檐下排列成行的103个木雕伏兽和人面狮身,又呈现尼泊尔和印度的风格特点。

大殿正中供奉文成公主从长安带来的释迦牟尼12岁时等身镀金铜像。两侧配殿供奉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尼泊尔尺尊公主等塑像。

寺内有长近千米的藏式壁画《文成公主进藏图》和《大昭寺修建图》,还有两幅明代刺绣的护法神唐卡,这是藏传佛教格鲁派供奉的密宗之佛中的两尊,为难得的艺术珍品。

大昭寺是藏族人心中的“佛地”,大昭寺门口时常可以看到很多虔诚的佛教徒在磕长头,场面非常感人,由此可见大昭寺在拉萨人的心目中的地位之高。还有更多的人每天围绕着大昭寺转经,很多僧人也在大昭寺附近摆开架势,向过路的人唱经化缘。

●罗布林卡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