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旧案 - 情深再起时 - 船上有人来 - 其他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其他 > 情深再起时 >

第三十七章旧案

知县把圈了红的账册拿在手中,“建平二十一年冬,曲目城州府曾买粮于陈氏米庄,兼名下米庄共粮食一万石。

共拨银两二十八万两。”

“上面所言,是否属实?”知县说完,陈节点头应是。

“正是二十八两白银!”说完整个人精神气回了一半。

得到肯定的答案,萧白酌立马示意棠立,棠立会意,把那只木箱放在了桌上。

萧白酌抬手轻叩,木箱放出敦实的声响,“那看来的确是了,毕竟是知州大人调过来的,定然不会错。”

陈节立马应和,“是,不会错……”

萧白酌漫不经心的打开箱子,只手拿起一张契据,笑意未达眼底,“知县大人”,萧白酌低眸看向他,“会看吗?”

知县连忙接过,展开在桌上,“会、会。”

知县急得满头大汗,多年不曾用手指指着字读的他恨不得把纸戳破。

“这,在这”知县抹了把汗,“白银二八万两。”

“这……”,看到后面,知县欲言又止,又侧过头去看他,被萧白酌冷冷的目光吓得继续念。

“新粮八万石……,陈米两万石!”知县自己察觉到了契据对不上,这下可不是陈节一个人的事,是整个曲目城官府的事!

知县悻悻的目光看向陈节,这人不仅和当年的知州做假账,还在这种场合胡言乱语,十个头都不够朝廷的人砍,这……

知县刚想开口询问契据怎么回事,还没出口便听见旁边的人问道:“不是烧了吗,那知县手上的这份,是什么?”

陈节被突如其来的变故惊了一身冷汗,双目圆睁,整个身子在原地颤抖不止,“这,这……”

完了,全完了。陈节瞬间卸了力,还想再狡辩,“这的确是,是十万石……”

萧白酌冷笑一声,幽深的目光看向他:“你拿新粮的价,卖糟旧的米,还在这里说两万石?”

“当年,曲目城百姓有不少的人挨过了饥荒,却没逃过中毒身死的命运”,萧白酌掂了掂手中的账册,“想必,是你的手笔”。

这些账册基本把陈节按死在了投机取巧,同流合污这一条罪名上,当年从各地低价买来的碎米,高价卖给官府,其中的八万两白银全都被自己和知州收入囊中,发百姓的苦难财。

陈节跪在地上,一句话也说不出口了。

萧白酌继续翻开那些账册,“这是你从名下米庄和临近州府米庄买糟米的记录和所费银两。

加之你在公堂上一而再说,再而三的扯谎”,萧白酌的声音说得上是残忍,“罪加一等,死不足惜。”

“这,大人,大人!”陈节跪行向前,眼泪糊了脸,哭喊道:“小人是受人蒙蔽的,小人一时利欲熏心,才犯下大错啊!”

想让他们自乱阵脚的目的已经达到,萧白酌也没急着打断他,由着他继续说。

“当年,曲目城灾荒之年,知州大人曾来单独找过我,当时百姓食不果腹,能得一碗稀粥便已是天大的幸事,何况是、是些碎米。

是他,是他同我说朝廷赈灾款如此之多,我们为朝廷办事,拿些赏钱也不会有事,况且灾年,饿死便也饿死……”

哐啷!

一箱的账本被打翻在地,砸在陈节眼前,陈节顿时跌坐在地,喘着粗气,瞠目结舌。

“大人恕罪,大人恕罪啊!”陈节愣神后,立马又伏地跪下,言语中满是惊惧。

萧白酌拿着契据,半蹲在陈节面前,契据拍了拍那圆溜的后脑勺,地上的身躯止不住的抖。

“你倒是把自己养的很好。”

“没,没……”

萧白酌心中火气更甚,“知州罔顾君恩,自有匀山律法处置,而你……”

萧白酌由此放轻了语气,却多了几分嘲讽,“作为粮庄主,更是贪赃枉法,草菅人命。

你说,该不该一命,还一命啊?”

陈节哭得鼻涕眼泪流了一脸,抬起头苦苦哀求,“不,不不不。我家中还有妻儿老母啊!”

“啊,说的也是”,萧白酌像是恍然大悟一般,吐出一个字,继续道:“差点忘了,你这一条命,怎么抵得上当年曲目城那么多老弱妇孺、少年青壮的命。”

萧白酌站起身,居高临下地看着他,眉眼低垂,“那便,受后生牢狱之苦,日日受水刑两个时辰,食碎米,枕泥地。”

陈节发疯似的摇了摇头,他若是过上那样的日子,简直是生不如死!

“小人愿将功抵过,愿意将功抵过啊大人!”

陈节不住的磕着头,沾了地上小片血迹,“求大人开恩,开恩呐……!”

萧白酌静默地看向他,半晌无言。

“好啊。”

声音落地,陈节连忙道:“多谢大人!”

萧白酌出言打断,“先别谢我,你减的是受苦的刑罚,仍旧难逃一死。”

这无疑给了陈节当头一棒,惨白的脸上满是失意和麻木,是无法逃脱的结局。

“小人”,几乎是从齿缝间挤出来的字,“愿将功折罪……”

第二天一早,林疏言并没有选择跟随暗察司的人去州府司理院。

现掌握的证据足够暗察司摆平曲目城州府,拔除池渊在地方的官宦势力,他也不想再多管。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