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巾帼何时让须眉
柳太史眼中满是赞许,欣慰地点了点头。
柳怀夕站起身,一根玉簪绾起泼墨的长发,鹅黄色的衣衫上绣着浅色的花样,面对众人站立时,依旧挺立。
“我今日要辩的是女子亦可同男子一般,入百行,行百业,不受生来之束缚,享男女之公权!”
此话一出,和意料中一样,台下一片唏嘘哗然,百官的目光都不由向皇位上的人看去。
高位上的人面色平静如水,只是眼中带着后觉地惊讶,微微抬眸。
无疑,此刻柳怀夕心里是紧张的,她要面对的是广集在此的各路学士,是几百年来一直站在权力顶端的男权,更是经久已成的社会观念。
“待诸君一论。”
要反驳这个点的说辞太多太多,随便上来一个人就能滔滔不绝,可柳怀夕只是坐在那,未曾退却半分。
她就坐在台上,听着上来的人对她的指责与谩骂,仿佛她做下了多么罪大恶极的事。
柳怀夕听着,说毫不关心这些话当然不可能,但必须听得清清楚楚才能找到关键点然后对此致命一击。
精力被耗尽,那双眼睛却像淬了冰雪般,目不斜视地看向眼前的所有人。
“孩子。”
冰雪被抚开,露出一株饱经风雪的树苗,柳怀夕神色微滞,眼中闪过一丝情绪。
“你所想很好,可是做起来都很不容易,在人群还是一个个部落之时,也是有以母系为尊的。
《雅兰古迹》曾记载,随着部落的发展,部落之间互相吞并,称霸,一支血脉若想流传下去,必然要繁衍,而女子便是最为重要的一方。
女子手巧,会制衣裁布,会烹食,煮羹汤。
所以他们把女人小孩都集中到后方保护起来,你能说他们错吗?”
柳怀夕不得不认同,“不能。”
“但,这只是一时不得已,不该一直是这样。”
两鬓斑白的老人爽朗一笑,“的确是一时不得已啊,但是姑娘,你也见到了,男子主外,女子主内还是这样留下来了,你知道为什么吗?”
“因为权力强弱经过当初的交战已经定下来了,世道就这么平和下去,后来人就算想改也推不翻这面墙。”
老人点了点头又道:“言之有理,不过未得要领。”
柳怀夕求知心非常,谦虚道:“老先生请讲。”
“姑娘刚才说到一个词,“平和”。其中的关巧就在于平和二字啊。其实刚来上来这么多人,也不是人人都只为男子特权而来,他们当中有些人是为了一国安定而来。
男子生来就会在体魄,力量上强过女子,这不可改变,所以他们理所应当地认为不管是在外征战还是入朝为官,挣钱还是结交都是男子的事。
不光男子这样想,大部分女子也是如此啊。”
王朝靠此运转百年,覆灭,又新盛,他们只会觉得是武力不敌,或是策略不敌,所以也就由此平和下去。”
“先生的意思是,最终要到达一国安宁,方可真正改变?”
“孺子可教!”老人欣慰一笑便要下台,柳怀夕忙叫住人,起身行礼,“是我输了。”
老人没有回头,“你没输,也别输给天下人。”
“女公子胜!”
对岸的鼓声响起,太阳落在西山外,泛着红的夕阳流淌在金池河中,人声渐弱,只剩一行大雁飞过天边。
第二日,朝堂上便就此掀起一场风波。
“陛下,此事不可啊,一群妇人,平时在家中闹一闹也就罢了,若入了朝堂,整个朝堂难免乌烟瘴气!”
“李大人此言差矣,我夫人平时在家中即可教导孩童读书,又可处理好内院,从未有胡闹地说法!”
“例外而已,谢大人的妻子是贵女,从小读写女训识得几个字罢了,以后还是得有夫子教导。”
谢大人听后当即表示不服,“曾大人,请恕我直言,当年曾大人好歹也是曾老夫人教出来的,虽说严厉一些,但你写字,读书,做人那个不是曾老夫人教导?如今却又不满起来。”
“谢大人,曾老夫人当年是镇南王独女,无子可教,便只好培养了她。”
“杨大人慎言,镇南王疼爱其女,你这话说得倒像是王爷无可奈何一般。”
“别的不说,刚刚杨大人也说了,这女子若是读了书,那也是丝毫不逊色于男子的!”
“话说柳大人就生得一个好女儿啊,凡事亲力亲为,在外奔波,当真是女中豪杰啊。”
柳清和闻言不悦,任谁都听得出这其中的恶意。
柳清河忍着怒气,挺直了腰杆道:“我匀山律法有哪一条规定了女子不可外出行事的?”
“律法上的确没有,但德行自在人心啊。”
柳清河闻言轻嗤,“我女儿为天下女子挣一个前程,不辞辛苦,以己之力就敢站在天下人面前。
不像有些人,生来便享尽人间之乐,胸无点墨,仗着家世胡作非为,虽身为男子又有何用?”
“柳太史这话……”
“我话如何?身为一个臣子,当为家国鞠躬尽瘁,身为一个父亲,也该为之计深远。
难道要不作为放任自己的儿女吗?”
“柳太史莫要含沙射影什么,讲话要讲证据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