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出使东吴 - 重生三国,文帝挥鞭 - 从头越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125章出使东吴

孙权回到内室后,满脸愁容,寝食不安。一旁的吴国太不禁问他:“仲谋,何事忧愁啊?”

孙权叹了口气道:“母亲,曹操大军南下,时刻有吞并我江东之意。如今文官皆主降,武将皆主战。是战是降,一时拿不定主意。”

吴国太虽然不是孙权的亲生母亲,但孙权依然把她当生母一样孝顺。

吴国太想了想说:“当初姐姐去世的时候,说过伯符有言:‘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既然我儿犹豫不决,何不请公瑾问之?”

孙权闻言大喜道:“多谢母亲提醒,儿险些把公瑾给忘却了。”

说完,孙权马上写封书信,命人送到鄱阳湖交给周瑜,并且让他火速赶回柴桑!

……

这边鲁肃面见刘备,详陈一番当前形式,与孙刘联合的意愿。

刘备与庞统简单商议后,觉得孙刘联合势在必行。当即需要刘备方出一个使臣前往江东,面见孙权,商议联合之事。

作为使臣,刘备思来想去,最合适的只有庞统了。

首先庞统与周瑜有旧,曾经做过周瑜账下功曹。其次使臣要能言善辩,智慧过人。还要官阶的不高不低,既要显得对江东重视,还不能失了身份,毕竟这次是联合,而不是投靠。

这么想来,还只有庞统比较合适了!

结果当刘备找到庞统,提出让他出使江东的想法后,庞统第一时间竟然拒绝了。

“主公,孙乾也能言善辩,何不派孙乾为使?”

“这……”

刘备压根没想到庞统能拒绝,又是给出解释道:“军师啊,公佑毕竟上了年纪,终究是比不上你年富力强。况且江东方面,你曾经在其任职,你去了或许比公佑更合适。”

庞统听刘备这么说,心里多少有些飘飘然,很是受用。

其实庞统不是不想去,他是故意拿把,看刘备是不是真的重视自己。

听刘备这么说,庞统还是很满意的。

“哎,也罢,承蒙主公信任,庞统一定不辱使命!”庞统拱手道。

刘备大喜道:“既如此,就有劳军师了!”

确定下来后,当天晚上,庞统便与鲁肃乘船返回柴桑。

鲁肃一路上三令五申,眼看已经到门口了,下船时还不忘了提醒庞统:“士元先生,到了我家主公面前,切记不可说曹操佣兵百万,兵多将广。以免我家主公犹豫不决。”

庞统冷笑一声,瞥了一眼鲁肃:“啰嗦!”

下船后,鲁肃先将庞统安排在馆驿住下,随后独自去见孙权。

内堂之中,文武聚集。鲁肃简单和众人打过招呼后,拜见了孙权。

孙权连忙掏出曹操檄文递给鲁肃看,随即问道:“子敬,依你看孤当如何是好?”

鲁肃看完后,问孙权:“主公尊意如何?”

孙权叹了口气道:“未有定论!”

话音刚落,张昭又开始了他那一套劝降的说辞,说什么曹操佣兵百万,挟天子以令诸侯。如果想保全江东,只有纳降……

孙权耳根子都听出茧子了,随后拉着鲁肃来到后堂内室,单独问鲁肃道:“子敬,你意下如何?”

鲁肃认真的看着孙权道:“主公,方才众人之言,实在误导主公!张昭等人可降曹操,我鲁肃也可降曹,唯有主公不可降曹。”

孙权愣了愣道:“此话何意?”

鲁肃道:“我们降曹,尚可以高官厚禄,享受富贵。主公要是降曹,不过封侯,车不过一乘,骑不过一匹,随从不过数人,再想南面称孤,万万不能了!”

这一番话直接说到了孙权心里,孙权拉着鲁肃的手道:“子敬,方才众人之言,让我大失所望,只有子敬,与我所见相同!但我只怕曹操势大,寡不敌众啊!”

鲁肃道:“主公放心,我已经请来了刘备军师庞统,庞士元先生!此人才华横溢,腹有良策。近期又与曹操交过手,深知曹军虚实,主公何不请士元先生来一问便知!”

孙权连忙问道:“那庞士元先生现在何处?”

“主公放心,士元先生在馆驿歇息!

孙权想了想说:“今日天色已晚,明日再见不迟!先去让他见见我江东俊才。然后再入堂议事!”

“鲁肃明白!”

……

次日一早,鲁肃派车亲自去馆驿来请庞统,一进屋就闻到一股刺鼻的酒味,庞统正满身酒气,呼呼大睡呢!

鲁肃一阵狂汗,忽然感觉这庞统好像有点不靠谱。

“士元先生,今日便可随我面见主公了!”

鲁肃扒拉一下熟睡的庞统,只可惜庞统翻了个身,根本没醒。

“士元先生,士元先生?”

“呼,呼……”

庞统的呼噜声比鲁肃说话声还大。

鲁肃一阵无奈,但为了主公大计,绝不能被庞统耽误。

鲁肃费劲了九牛二虎之力,这才把庞统叫醒,庞统吧唧吧唧嘴,睁开了朦胧睡眼,这才想起来今天还有要事。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