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郭嘉之死
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
这一年历史上发生了两件大事,一件事是郭嘉之死,一件事是卧龙出山!
军师祭酒郭奉孝,在众多谋臣之中出类拔萃,深得曹操的信赖,甚至将校事府职权,都全权委托给了郭嘉,足以说明曹操对郭嘉的器重。
只可惜天妒英才,郭嘉在随同曹操出征乌桓后,回军的路上,病逝身亡。
郭嘉死,曹操接连哭了三次……
能让一代枭雄曹孟德连哭三次的人,也只有郭嘉了!第一次是听闻到郭嘉重病,曹操心酸而泣。第二次是郭嘉死,曹操又是大哭一场。
第三次,是赤壁大战以后,曹操回军路上,曹操哭泣曰:“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
当然,这句话也可以理解为曹操对荀彧等谋臣无能的嘲讽。但归根结底,郭嘉之死,给了曹操的一个很大的打击。
曹操曾经不止一次说话,等他百年以后,还要托付后事给郭嘉。只可惜207年,曹操永远失去了郭嘉,再也没机会托付后事给郭嘉了!
郭嘉死时,年仅三十七岁。
这一年,诸葛亮出山!
因此后世之人不知道谁说了一句话,叫:郭嘉不死,卧龙不出。
当然,在曹丕看来,这话纯属无稽之谈。
如果诸葛亮因为畏惧一个郭嘉而不敢出山,那他就不是诸葛亮了!曹操孙权难道不比郭嘉更可怕吗?
其实曹丕看来,郭嘉身死,卧龙出山。完全就是个巧合,如果刘备提前一年去请诸葛亮,曹丕想不出诸葛亮有什么理由拒绝。
……
建安十二年二月,曹操返回邺城。
一次又一次的胜利,使曹操春风得意,在大宴群臣时丝毫不掩饰自己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
当年夏天,曹操再度出兵,远征乌桓。
在出发前,曹操曾经叫来了曹植,曹冲和曹丕兄弟三人。
曹操一身甲胄,背着双手,意味深长的三个儿子问道:“为父早有意远征乌桓!但又恐刘备那厮,偷袭我后方许都。所以你们说,为父该如何是好?”
曹丕嘴角轻笑,这曹操没事就喜欢考验人。不过曹丕虽然知道答案,但还是准备装傻充愣,把更为优秀的表现让给弟弟曹冲。
这小子虽然小,但人情世故摸得很透。如果曹丕和他是同龄,也是十二岁,曹丕承认,自己绝对不如曹冲。
也许是和杨修混的久了,曹植有些耍小聪明般抢先回答道:“父亲,孩儿以为,父亲只要派遣一员大将镇守许都,保卫皇城与天子,定可安然无恙。”
“哦……”
曹操拉了个长音,眯着眼睛笑眯眯的看了眼曹植。
随后又看向曹丕,淡淡问道:“子桓以为如何?”
曹丕讪笑一声,拱手道:“父亲,儿子认为……子健所言在理。”
曹操失望的看了眼曹丕,无奈的摇了摇头。
这时候只听曹冲笑着说道:“爹爹,孩儿以为,刘备没有能力袭击许都。”
曹操闻言,顿时乐了,眼中闪过异样的神采,明知故问道:“仓舒,你可知道,刘备虽然没有能力,但他依附的刘表可是兵精粮足,如果刘表要是听从了刘备的计策,派兵偷袭我许都,该如何是好?”
曹冲笑道:“爹爹,刘备纵有好计,料想那刘表必不会听从。刘表与其手下的荆州士族,都是一些目光短浅的鼠辈,他们只想守住自己的那点利益,如果真的听从了刘备的计谋,无异于与父亲为敌。”
“刘表惧怕父亲势大,因此必然不敢贸然出兵,得罪父亲。”
“哈哈哈哈!冲儿真是聪明,奉孝也是这样对为父说的。”
曹操高兴的抱起曹冲亲了一下他的小脸蛋,随后忍不住哈哈大笑。
曹丕轻笑一声,悄悄看了眼曹植的反应,只见曹植的眼中闪过一丝尴尬,和妒忌。
曹植本以为自己的策略已经很好了,但没想到根本不是曹操心中的最佳答案。
刘备不出兵偷袭许都的真正理由,真的是没有实力吗?
不!
因为……刘备还是个忠厚人呐!
……
出兵前,曹操曾问计过郭嘉。
郭嘉笑问道:“主公是否心存疑虑?”
曹操沉思良久,问郭嘉道:“奉孝,你说刘备与刘表的关系如何?他会不会听从刘备的计策偷袭我许都?”
郭嘉笑了笑,毫不犹豫的回答道:“主公,刘备,世之枭雄!刘表自认为论才干能力不如刘备,因此对刘备素怀忌惮之心!既不敢重用,也不敢轻用。”
“如重用刘备,则害怕控制不住,被刘备谋取荆州。如轻用刘备,刘备必不会真心归附。因此刘备虽有妙计,刘表必不肯听用。主公即便举全国之兵,北征乌桓,后方许都依旧完好无恙。”
曹操闻言,心中大喜!于是再无疑虑,放心大胆的出兵北征。
当时,袁尚袁熙兄弟投靠了乌桓,只可惜乌桓的蹋顿也并不信任他们。
五月,曹操率领大军抵达无终,兵临塞口。这次曹操带领的将军全都是善于骑兵作战的大将,张辽、徐晃、张郃、曹纯、鲜于辅、阎柔等人。
可正当大军要挺进辽西时,天公不作美,下起了磅礴大雨。一时间道路泥泞,崎岖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