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春风
等到晚上长武下学回来,苏母就开门见山地问他:“你年纪也不小了,对亲事这一块有没有什么想法?想找什么样的姑娘?娘托人给你打听打听。”
长武支支吾吾地说不出,只对苏母道:“您突然问我这事做什么?我又没想过。”
苏母白了他一眼,道:“那你就给我现在想,想好了你再答我。”
长武清了清嗓子,道:“晓得了,明日就答你。”说完就握紧了自己手中的书卷,进房去了。
苏母也没再追问,他若是有心仪的女孩,苏母是希望长武能主动说出来,不然她贸贸然问他和之前上街遇上的那女孩的关系,如若真不是她想的那个样子,她岂不是比孩子还孟浪。
所以,苏母只问了他关于婚事的想法。
吃过晚饭,长武就钻进了自己的书房里温书,九月的天气到了晚上已经有些凉了,何岩进来替他拨亮了了烛光,又送来一件披肩道:“二爷,小的再给您添点茶水。”
烛光照耀得书本微微泛黄,一切如往常一样,可是长武却长舒了一口气。
默默地将书本合上之后,原本一颗如沉湖静水的心,被一股春风吹皱了。
苏长武拄着手默默地发呆,想着从到书院到如今的这段时光,如走马观花般闪过他眼前。
喜欢一个人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他不确定,他只记得自己刚进书院的第一天,坐在竹帘另一边的几位女同窗曾聚在一起讲究他,其中一个人就直白地说:“不知又是哪里来的穷书生,你看他那鞋子,都旧了,也不知道能不能过冬。”
另一个就挑刺他的衣服,说:“第一天来书院上学,穿的可真朴素,再过两三个月都快年关了,怎么着家里也得做上两件冬装吧,我看啊,这家境恐怕是真不怎么样。”
那时候家里刚搬来京城里,娘和嫂子每天都忙得脚不沾地,哪还有时间顾上他这个能跑能跳的大活人,再说他正是长个子的时候,原本从山塘带来的冬装,过了一年早就短了一大截,索性就穿着旧衣服凑合了几天,没想到就被门缝里瞧人了。
当时他正默默撇嘴呢,就听见一个声音再说:“虽然新来的同窗衣着确实朴素了点,但听夫子说学问不错,既能得夫子夸奖,想必就是有过人之处的。”
那会子他就觉得这真是一位心地善良的女子,就朝着竹帘看了一眼。
竹帘的缝隙被风吹开,一位清秀的女子,面带笑意地为他说话。
这是他第一次见到这姑娘的容颜。
慢慢地,他渐渐清楚了周围同学的名字,大家也渐渐知道了他是萧家托过来上学的学子,心里知道了这个人的背景,表面上讲究的话就变少了。
直到后来,他偶然得知严桑纠缠于她,想让她引见郡主,他就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替她解了一次围,然后才有了年关在街上巧遇的那一幕。
说来他与这姑娘的交集,还要感谢严桑,听说他被卷入了七皇子中毒的案子里,被他的父亲关了禁闭,然后又不知怎么的,严中都督被御史弹劾治家不严,与工部大臣私交甚密等等,皇上查明实情,为平众怒,降了严桑父亲的中都督之职,收回他督军五城兵马司的职务,然后打发到了淮安督工水利之事。
从此在书院里,他们俩过上了平静又无交集的日子。
而春闱之后,夫子设了一场考试,将稍有才学,准备考秀才的一些人聚集到了一个学堂里,他见到林原香的机会变得更少了。
他原以为自己那颗如火的心已经熄灭了,却不知是为了等待这阵春风的到来。
他想他是心仪她的。
长武一口气吹熄了蜡烛,将他哥哥从屋子里叫了出来。
“哥哥,娘今天问我对亲事有什么看法,我,,我,,”
苏礼文也不急,“你什么看法?”
长武捏了捏自己的袖子,道:“我同书院里有个姑娘,叫林原香,我,我有点喜欢她。”
长武支吾了半天,终于将这个人名字说了出来。
昭溦趴在厢房的窗户缝里偷听俩人的谈话,听到这个名字之后,昭溦在窗户后面摇头晃脑,道:“啧,果然不出我所料,这可是初恋呀初恋,还是带着暗恋的那种。”
苏礼文问清楚了长武的想法,就答应在这件事情上替他多出点力。
苏母也在得到了准信,有了具体的人名就好办了,她和昭溦商量了一下,就给何家夫人下了拜帖。
预约了十月初一一起到法严寺上香。
何夫人看着帖子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心想这不是刚见过,是有什么事儿?她没听她相公说苏老夫人的大儿子做事出了差错啊。
等到了法严寺,何夫人就和苏母碰到了,两人边往寺庙里走边小声的说着。
许是八卦的天性,何夫人一听讲是给苏家二儿子做媒,心里就有几分高兴。
没办法,谁让苏家的二儿子长得俊俏。
再一听说,相看的是同书院的女同窗,何夫人就心想,这孩子倒是挺机灵的,上学读书没耽误,还把媳妇给挑好了。
翰林院林院士家的庶女,听门庭倒是个清贵人家,倒是苏家的门庭相对而言低了点,不过还好求娶的是庶女,要是嫡女,那是门儿都没有。
何夫人也是真心觉得苏家二儿子不错,就应了苏母这事,回道家后就托人打听。
这才知道,这林院士也是位老翰林了,十五年前考的二甲传胪,有幸被点进了翰林院,一呆就是十五年,现在负责考究皇家宗学,考核王室子弟的学问,因为下的一手好棋,因而与六王爷结了缘,刚好六王爷家的郡主与林院士家的两个闺女年纪相仿,就让林院士家的嫡女和庶女一起做了郡主的伴读。
何夫人得知这林原香暂未婚配,这心里也就有数了,给苏母递了信,告诉她,她已经给林家下了拜帖,月中的时候去林家一趟。
苏母见信,心里也有数了,准备了一些常用的礼品送到了何府。
何夫人去林家采访时,林家老安人正在拿着林夫人递过来的名册,准备给家里的几个丫头选婚事。
林家的嫡长女林原润上个月办的及笄礼,两个庶女,大一点的就是林原香,年底就及笄了,小一点的林原惠,明年秋天及笄,三个丫头都大了,婚事还一点着落没有。
老安人都发愁呢,这不就让她儿媳妇赶紧拿了京城里门当户对的人家册子来,打算在这些人家里找找是不是有那些适合的人选。
翰林院出身的清贵人家,清贵里面,清是真的,贵老安人倒是没发现。
儿子在翰林院里呆了十几年了,早歇了那份钻营的心思,一心只想守着自己眼前的一亩三分地,她呀,怕是到死也看不到自己儿子有大出息了。
所以,收到何夫人的拜帖时,林家老夫人还是很意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