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杏子 - 昭女有功 - 叙春 - 女生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女生言情 > 昭女有功 >

第98章杏子

此时的苏礼文正坐在骡子车上,一手扶着车板,一手抓着那篮杏子,就因为早那么几天熟,这果子在城里就是金贵货,他得给昭溦尝尝鲜。

因为骡车上载的都是精细的,苏礼文特意嘱咐车夫路上赶得慢一些,加了两文钱晃晃悠悠送到了家门口,何岩就往内院搬东西。

苏母听见声音就出来帮忙,当她掀开筐子顶上的杏树叶和干蘑菇时,她惊喜地“呀”了一声,“这才过了十几天,攒了这么多啊。”

何宁人小鬼大,开心地对苏母说:“夫人,赵师傅说现在有十几只母鸡在下蛋呢,何宁和哥哥今天一起数的,这筐子鸡蛋,足足有一百五十五个,赵师傅的册子上,我哥足足划了七行正字,还签上了名字。后来村子里的刘佃户非要拉我们去吃午饭,我们挣不脱手就去了,大少爷就让我们捎二十个带过去,不然这筐都满满的,哪里轮得上这些干蘑菇盖在上面。”

昭溦听见声音,也早就出了屋子,靠在厢房的门上,笑嘻嘻地听着小丫头在学嘴,正咧嘴笑着,苏礼文给她塞了一个果子。

昭溦用舌头舔了舔,小心地咬了一口,绵软的果肉带着清甜的汁水溢满了整个口腔。

昭溦捂着嘴生怕果汁流出来,在众人面前失态,问道:“是不是杏子?”

苏礼文点点头,昭溦高兴地拍拍手道:“那正是卖杏好时机啊。”

苏礼文点了下她的额头,昭溦瞪了他一眼,那眼神仿佛在说,这外面这么多人呢,小厮丫鬟都看着,你得给我面子。

苏礼文才不管她,对着她说道:“今日看了,就树梢上长得最好,熟的最快。到了出考场那日指不定都熟了。”

昭溦将杏核吐了出来,洗干净,搁在院子里空的竹编簸箕上。

苏礼文看着不解地问道:“留着核做什么?”

昭溦理所当然的道:“炒杏仁吃呀!”

苏礼文将整篮杏子拿到她面前,说:“多着呢,保管你吃到不想吃。”

苏母这才发现还有篮杏子,从中挑了几颗大的放在昭溦手里,就抱着篮子进了厨房,从里面扒出一小盆,就打发他儿子把剩下的杏子送到萧府去。

萧府的大公子今年也下场了,所以这次来萧家,府里没有方便接待男客的主人,就让老管家萧伯将苏礼文迎到了花厅,两人本就熟识,在外院的花厅里堪堪聊了近半个时辰,管家谢过苏家的一番心意,又献上了回礼,一直到太阳快下山了,苏礼文才拎着一篮子樱桃到了家。

是的,一篮樱桃,萧府给的回礼。

这个时代的樱桃还叫恩桃,和荔枝一样,还是个金贵物,能供给的都是些王孙贵族,寻常人家都吃不到。

苏母尝了一颗,直呼甜,昭溦吃了一颗,则道:“这核能做种子吗?来年春天能不能发芽?要是能在林子里种上恩桃就好了。”

一家人都笑昭溦只要遇上喜欢吃的,那是一星半点都不想放过,现在都想自己种恩桃了。

长武咂咂嘴,对他爹说:“爹,您认识的客商多,快和他们说说,让他们到春天的时候给咱家捎几只恩桃苗子。这样大嫂就不用想着自己育苗了。”

苏父看这一个两个不省心的,无奈地说了句:“知道了,明个我就找人说去。”

苏家的杏子也是在这三四天里,说熟就熟了,满树的果子压低了枝桠,金灿灿一片。

昭溦早已在城内订好了竹篮,送到苏府内,就开始吩咐道:“以长武少爷为队长,以何岩为副队长,分别带领刘老实家的小孙子狗蛋儿,小孙女莲花,赵二牛家的大儿子赵寿良,和我们家的小丫头何宁。你们一行人要将这两天里,将杏子摘回来,运到家里。等到贡院开门的时候,由何岩带着狗蛋儿,赵寿良去贡院旁边的巷子里摆摊,卖多少是多少,剩下不能卖的交给老爷去处理。”

说着将一把铜板放在桌上道:“这是给村子里那几个小孩的工钱和拉脚费。”铜板在桌子上打着转,发出噔噔的声音。

何宁坐在昭溦面前的小凳子上,望着打转的铜板急了。说道:“少夫人真是心善,请他们帮忙,给两篮杏子就是了,给什么铜板。”

昭溦听着就笑了,她家的小丫头真是越来越会打算。

苏母也在一旁乐不可支,道:“你这人小鬼大的,你们回去摘杏子,不得在人家吃在人家喝?以后请他们帮忙的地方说不准多着呢,不用扣扣索索的。”

立夏时节在春闱的这几天里悄悄过去了,农历四月初十,贡院的大门一打开,各色不一的举子走了出来,开始在人群中寻找接自己的人。

还没在人群中找到自己家的仆从,便被门口的吆喝声吸引了过来,三个半大的小子,手里拎着篮子从贡院门口五十步一岗的向人群里吆喝。

五城兵马司里,解敏言早就和那些衙役打了招呼,一边注意着涌动的人群,一边注意着这些小子。

心里想着:“嗬,这几个小家伙嘴里的新词一套一套的,生意很好呀。”

是的,何岩早几日就得了苏礼文和昭溦的调教,将只卖一天的噱头一吹嘘,又将有关折桂探杏的新词旧诗不要钱似的往外说,那聚集过来的人不要太多。

对比下来,另两个小子就差劲不少,何岩教了两三日,才勉强学会那么一首,正常说话还算利索,一背起诗来就磕磕巴巴,索性到后面也不念诗了,就起了劲地吆喝就行了。

苏母带着何宁守在摊子这边,几个小子不断地引人过来,何宁不断给杏子称秤,苏母不断地收钱,不一会儿,就售罄了。

苏母摸了摸自己腰包里的铜板,沉得厉害。

收摊回去的路上,苏母捂着自己的腰包走得可小心了,生怕把铜板颠出了声,引来别人的目光,何岩和两个小子背着筐,何宁拉着苏母的衣袖,几个人一路走一路看,京城人多手杂,生怕跳出来个行恶的。

回到家里,苏母也不着急吃饭了,将腰包里的铜子往桌上一倒,将其中几颗碎银子给挑了出来,就开始数铜板。

幸好有几个大款给的碎银子,

要是真一个个都给铜板,她这老腰都给累断了,谁也背不过来那么多个铜板啊,她一边数一边想。

要她说:“她儿媳妇的脑子可真好使,进士一甲三名她就摆三个栓红花的篮子,一篮三斤就卖一百文,核下来一颗杏子比鸡蛋还贵,剩下的就是普通装饰的了,也不差,八十八文一篮,只卖一天,售完为止。刚考完试的举子谁不图个吉利啊,再说在里头磋磨了这么多天,碰上新上的杏子,还能不尝一尝?这不,带过去的四大筐六十篮杏子卖的干干净净。”

等到苏母从关着的门里出来时,她都高兴坏了,五两五钱银,多的那部分是一个富商多给的,找钱没要就走了。

呵,一天就把赵老头的一年的工钱给包圆了,可把她们老苏家厉害坏了。

再加上昨日他家老苏把剩下的小一点的杏子兑给蜜饯铺子了。

这京城头一茬的杏子,做蜜饯也是头一茬生意,又是一笔好买卖啊。

想着想着她就高兴了,叫何宁今天做饭时多炒俩个鸡蛋,给孩子们尝尝。

昭溦听见掩着嘴直乐,她婆母真是高兴都摆在脸上了。

她伸了伸腰,走到水盆边洗了一盆杏子,送到了苏母边上,说道:“娘,累了半天,吃点解解渴。”

苏母正兴奋着呢,拉着昭溦的手就要和她说今天发生的事。

苏母是第一回见京城的会试,可算开了眼了,那形形色色什么人都有,清贵门庭的,富贵家庭,就连一看就是清贫的人家,只要听到咱家小子们的吆喝,那就是一窝蜂似的涌到我跟前。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