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出任院长 - 不死战尊 - 离奇章鱼 - 武侠修真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武侠修真 > 不死战尊 >

第71章出任院长

陈府酒席继续......

俗话说得好,席无酒不欢,酒无色不乐。也许被辛亚伟带偏了,席间上,几个老少男人聊起女人来,从古到今,从美到丑,是越聊越开心。

酒继续喝着。花盈盈还怕不够,又派人送来好些陈年老酒。当真是佳肴盛宴吃不够,珍汤美酒饮不完。

喝到高兴处,铁大人和陈近书交头接耳了一阵。然后,陈近书突然打断了大家的兴致。

“诸位,今晚一聚,实在高兴之余,还有一事要宣布。”大家全都停了下来,看着陈近书,听他继续说,“这件事很重要,还是由知府大人宣布吧。”

铁大人威武地坐在正席位置上,一双大手围在肚前,见大家都期待地看着他,铿锵有力地说道:“也不是宣布,大家别紧张。只是这事稍微突然了些,宣布之前,还得征求人家同意。我这里也直话直说了,小辛,如果要你来接替陈院长,你是否愿意?”

“什么?我啊?”

辛亚伟睁大了眼睛,不敢相信。他看下陈近书,见他微笑着点了下头。

辛亚伟心里直打鼓:自己对蒙古人素无好感,更是在戈壁大漠与蒙古人结下了大仇,我怎么有心情去给讨厌的蒙古人当老师,还是院长?

“算了吧,我哪能干?”

辛亚伟摆手拒绝,又看向一侧的李福云,刚才和自己对对子,上联出得巧妙,也是学富五车的人。

“书院也有其他老师啊,刚才听李兄说他也在书院任职,李兄学识渊博又是陈老的关门弟子,他任院长一职是最合适的。”

“不,不,我有自知自明的,一个纯书呆子,只适合教书,要论管理一个书院,担当不了啊。”李福云也是坚决不干院长一职。

辛亚伟耸耸肩,道:“我这人独居惯了,也不合适啊。”

“亚伟兄弟,我们考察你好久了,你......你是最合适的。”李福云一激动,又大舌头了。

“啊!”辛亚伟心里犯嘀咕,你们考察我很久了,我还以为只是一时心血来潮。

陈近书:“小辛,你看我啊,六十多了,身体多病。而书院这边,事务繁多,责任重大,自己完全吃不消啊。所以,才向铁大人引荐你来担当。”

辛亚伟又看向铁大人,之间铁大人哈哈一笑,说:“刚才老陈和李教授说的都是真的。你的事我们调查了很多,管理过波斯人投资的沐月城,平息了匠人们的罢工,勇夺紫玉楼楹联征集第一,还有你去过的清河村,我们都调查过的,有品有德,有才有华。当是最合适人选。”

其实,铁大人考察里面,还有重要一项,辛亚伟武功不错,他隐瞒了。背后下黑手的事,提了也不光彩。

听到这,辛亚伟算是全明白了。今晚虽然不是鸿门宴,但也不是好吃的席。

“我不感兴趣。”

辛亚伟直说了。他对蒙古人真无好感,在长安城呆了两年多的时间,就闷在沐月城里,哪儿也没去。因为满大街的蒙古人,看着心烦。

即便对面坐着的和善的铁木尔大人,辛亚伟也仅仅是感觉不那么讨厌而已。

这话出乎了铁大人、陈院长的意料。

“小辛,要不你再想想?”

辛亚伟还是摇头。他想得明白,自己可是反金反蒙将军之后,如何能教授蒙古人?

陈老站起身来,颤巍巍地对铁大人拱手行礼,歉意道:“老夫......看来只有继续干吧!”

“恩师,你身体本就不好了,再让学生们气你,欺负你老,若出个意外,却是如何得了?”

李福云皱紧了眉毛,他本就是个心直口快的人,又喝了酒,肚里有啥全倒出来了。

李福云的话不是没有道理。这时,铁大人和陈院长二老面面相觑了一下,都是无言。

陈近书坐了下来,想了一阵,对李福云说道:“正因为他们只有孔武之力,而少知礼识义,更少治国理政的智慧,他们撒气到老夫身上,别想不通,没事!若是把气撒到老百姓身上,却让百姓们如何活嘛?”

提到活字?辛亚伟立马动了动眼睛,心念:自己苟活也就算了。可李长福兄妹,他们活得何其艰难?还有陈叔,一把年纪了还得受蒙古鞑子的气。

心念间,辛亚伟抬头看了看坐着的一副病恹恹的陈近书,或许他老的病都是让蛮子们气出来的。

敢拿陈叔出气?

倏地,辛亚伟唰地站起来,对铁大人拱手道:“大人,我干!”

铁大人和陈近书惊讶地看着突然改变主意的辛亚伟,内心里却是乐开乐花。

“敢问大人,这报酬如何?”

既然答应出任院长一职,一则想法为陈叔出气,一则赚点钱,还了欠账,让李长福兄妹过上好日子。这样一想,辛亚伟一点儿也不客气提出钱的要求。

铁大人和陈近书两人相视一笑,都心想现在的年轻人,够直接啊,把任职当成了买卖。换了是陈近书和李福云,是绝对做不出来的。

“这个,老陈来回答吧!”铁大人有些为难,他也没想到辛亚伟会如此直接的问起钱来。文人嘛,咋会这么注重钱?铁大人脑中忽闪了一下,难不成看错了?

“小辛啊,你还没走马上任,干出成绩,怎就谈起钱来,多损斯文。”陈近书也有些批评。

这哪损斯文啊,干活给钱,天经地义,再说了,先说断,后不乱。这些,都是工地上的匠人们学的,辛亚伟牢记在了心头。

辛亚伟知道他们肯定误会自己了,我才不是视钱如命的人。好吧,赶紧和他们解释清楚:“我真的需要钱,上次匠人们闹事,我把波斯商人留下的所有能卖的全部变现,加上他们留下的不多的现银,才解了匠人闹事之围。但是,还差了好些银子,到现在还欠着匠人。”

“匠人的钱当由那群波斯人还的。”李教授提醒道。

“话虽这么说,可我也算是工地负责人之一,既然如此,就得负责,既得对得起出钱的波斯老板,又得对得起贫苦百姓,当然,匠人们更需要钱,更要对得起他们。”

原来先前的那次匠人罢工闹事风波,就是这样平息的。陈近书和李福云佩服不已,连主席上的铁大人也欣赏地点了点头。

“我先得挣钱,把匠人们该得的,一文不少的还给他们。至于波斯人回来了,找他们算账就是。”

“也对,好样的。看来我们没有看错你!”陈近书为刚才的冒失评判后悔,马上赞许起来。至于钱,他也直接说与辛亚伟了,“我的酬薪是月银五十两。”

“啊!”辛亚伟轻叹了一声,任职院长一职,钱不多啊。

铁大人敏锐捕捉了辛亚伟面部表情,他朗声说道:“小辛,是少了点。这个书院是太子殿下一手承办的,让蒙古贵族子弟好好学习汉文化,成为将来治国之才。不过,你也知道,现在我蒙古人来管理长安,还有诸多不足啊。况且,常年战争,损耗巨大,国库亏空,实在拿不出更多钱两。”这话,当时也是这么和陈近书说的,只不过陈老一代大儒没有计较太多。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