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韩信在大败了赵军之后,立刻下达了一个命令,生擒李左车的人赏赐千金。
重赏之下,怎么可能抓不到人,所以李左车很快就被五花大绑给送到了韩信的账下,韩信见状,立刻给他松绑,并且斥责道,怎么能这么粗鲁地对待我的座上宾呢?
韩信随后让出了自己的座席,请李左车坐到上座,自己坐下座,以师长之礼对待他,还向他虚心求教。
韩信问道,我准备趁胜攻打燕国、齐国两国,以先生的明察睿智,怎么样才能获得成功。
李左车被抓来,那肯定是不开心的,所以他就推辞道,败军之将不可言勇,亡国之人不可图存,如今我一败军之将,哪里配善谈大事呢?
韩信便道,如果当时陈余听从你的计策,现在被俘虏的人就该是我了。正是因为陈余不用您,我今天才能侍奉求教于您。
李左车便是在这个时候,说出了“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的著名成语。
双方来回谦虚几次,最终李左车还是向韩信说出了对于远征燕国、齐国的想法。
李左车先是夸了韩信一会儿,说他此番连战连胜,已经是威震四海了,中原的诸侯王和百姓对他的一举一动都非常关注。
但是……重点话来了,李左车觉得,韩信如今连灭三国,将士们已经疲惫不堪了,依照现有的情况,是不适合出兵的。
如果真的要远赴燕国的坚城之下,势必无法久战,僵持久了,汉军的虚弱必将暴露出来,到时候燕国即便再弱,肯定也不愿意投降,燕国攻打不下,齐国必定固守边境以图自强。燕国和齐国打不下来,汉王和项王的胜负也就分不出来。这就是目前的劣势。
李左车道,现在将军你决定着天下大势的走向,我认为现在北攻燕、东伐齐的想法是失策的。】
刘邦点头道:“兵贵胜,不贵久。久战确实不可。”
【李左车确实有两把刷子的,他说的也没错,当时荥阳一线刘邦和项羽在僵持,韩信才是那个能决定天下大势的神将。
随后李左车献策,“善用兵者常用己之长,击他人之短”,将军不如按兵不动、安抚赵地的百姓,日日牛酒犒赏将士们,摆出攻打燕国的姿态,然后遣辩士去游说燕国,尽显己方优势,有您之前的战功威震,燕国一定不敢不从。
等到燕国降服之后,再派辨士以燕已降汉来游说齐国,齐国必定跟着投降,带时候大事可定。
李左车是个大才,总之他的核心思想就是韩信趁着现在的名头,游说其他国家投降国。
“上策伐谋,不战而屈人之兵。”战争也是有成本的,所以如果真的能不动手,尽量不动手,动动嘴皮子咱又不亏,是吧?
韩信采纳了李左车的建议,天天好酒好肉犒赏三军,然后摆足阵仗,扬言要继续攻打其他的国家,在这样的武力威慑下,和舆论造势下,派遣了使者去招降燕国。
燕国迅速滑跪投降,至此,北方大定,只剩东面的齐国了……】
刘邦拍手称快,赞叹道:“当时大汉的北方是其他各国,朕要在前线与项羽对峙,北方始终是朕的心头病,使得朕如芒在背。”
“幸好啊……亏得有韩将军,短短十个月,平定了北方的四股势力,统一了整个北方战场,极大地减轻了朕荥阳一线的巨大压力。”
韩信恭敬抱拳,“陛下,此乃臣的职责而已。”
一旁的英布抿了抿唇,当时他也在牵制着项羽,但……他败了,被楚国大将龙且打败了,导致韩信攻打齐地的目标只能暂时搁置。
【当时中原大地也只剩下不久前被项羽收拾过的齐地还站在项羽那一边。
韩信降服了燕国之后,准备继续收拾齐国的时候,南面的项羽开始不断地派出兵力去骚扰刚刚归降的赵地。
前面我们说过英布发挥了重要的牵制项羽的作用,这才使得刘邦能够分出三万的兵力给韩信,他为刘邦拖延的这半年多的时间对于整个楚汉战争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正因为他的牵制,使得项羽不得不双线作战,一面对准荥阳主战场,一面攻打英布。
这半年的时间,刘邦将战线稳定到了荥阳一线,还回了趟关中稳定了大后方,而韩信则是在这段时间统一了北方。
如果大汉没有争取到英布,英布还是在项羽那一阵营,那面楚汉战争的战线绝不可能在荥阳一线就能被稳固住,至少会推进到函谷关一带。
而如今项羽能派遣士兵骚扰赵地,正是因为在南方牵制西楚腹地七个多月的英布已经被楚国大将龙且给打败了,如此一来便没有兵力能够再行牵制作用了。
项羽和龙且两部的军队开始汇合,正往荥阳进发。】
刘邦余光瞄了一眼站立在一侧的英布,他在楚汉战争这一局的作用真是立竿见影啊!他熬不住了,撑不住了,荥阳一线立刻吃紧。
张良也庆幸不已,当初他若是晚了那么几天……
想归想着,张良又看了一眼皇帝刘邦,论起如何使得英布为他奋力杀敌到底还是陛下有能耐。
他想起当时他献计之后,随何将此人劝服到汉军的麾下时,陛下接见英布却仍然像当年接见郦食其时一样,躺在床上洗着脚丫子。
英布当时的神色那叫一个气炸了,当场就差甩脸色走人了,只怕是在心里恨不得当初怎么没和项羽一样把陛下搞死吧。
然而等英布回到为他准备的住所时,住所内的一应俱物都和汉王的规格一样,一看就是精心准备的。英布这才愣住了……
张良无声笑了笑,陛下这欲扬先抑的态度可真是俘虏了英布的心,反观项羽,对英布可谓是真心真意,热情如火,封王的时候还将西楚国附近的好位置封给了他。但英布对项羽的行为却……
哎……英布想过安稳日子倒也不算出错,若是张良是现代人,大概会说被偏爱的都有恃无恐吧。
【荥阳前线局势迅速紧绷,刘邦头都大了,靠他自己,他真的没办法和项羽这个武力值开挂的人硬刚。
这怎么办才好呢?刘邦自己没有办法,所以开始四处询问他的部下们。
这个时候郦食其站出来了,他开始引古论今,道,昔日商汤讨伐夏桀,封夏王族的后裔,武王伐纣,封商朝后代。如今大王您如果能复立六国之后,那六国的君臣合百姓必将感恩戴德,俯首称臣,到时候陛下便能面南称霸,项羽那都不足为惧了。】
张良听得脑门直抽抽,原来当初这个郦食其是这样劝说陛下的,引古论今的方式,难怪陛下被忽悠得一愣一愣的,陛下他没文化啊!
罢了,罢了,郦食其都死了,也不必再苛责他这出的什么馊主意!
韩信嘴角抽搐,这什么玩意啊,真要这么干,老子当时刚刚统一北方岂不是打水漂了……
此时的刘邦:……
恨不得回去掐死之前的自己!
【嗯……这操作实在是太特么魔幻了,郦食其用事实告诉了我们“隔行如隔山”,他是优秀的外交官不错,凭借三寸不烂之舌甚至差点将齐地七十二座城拿下也不错,但他在此时的思想怎么还是战国时期合纵连横的纵横家思想啊!
历史的年轮轰隆隆向前,项羽分封的失败已经验证了封王是不行的啊,郦食其这是做什么,又来搞一波分封??还复辟六国的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