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 直播历代王朝开国难度对比与后续 - 澍以 - 纯爱同人小说 - 30读书

第178章

【背水一战和破釜成舟都是历史上不可复制的经典战役,破釜沉舟我们都知道是项羽在绝望之时将自己楚军的后路斩断,以此来达成求生力、战斗力的爆发,从而达成胜利。

而背水一战却不是如此,历史上有很多人误解了,包括现在依旧有很多人以为背水一战的性质和破釜沉舟一样,都是斩断自己的后路、逼自己到绝境,从而绝地反击一样。

但事实还真不是如此,这两场战役其实一点儿也不像。

背水一战是巧战,而破釜沉舟是力战。

而这个误解,也导致了往后不少的将领想模仿背水一战、破釜沉舟,但……不可复制就是不可复制,胜利的寥寥无几,更多的是扑街扑到全军覆灭。

著名的“诸葛丞相挥泪斩马谡”可不就是如此……】

韩信满脸无奈,这都什么玩意,他的背水一战可不是破釜沉舟那么简单直接,他也自认自己能够做到“背水一战”的胜利,却无法复制“破釜成舟”,毕竟项羽的爆发力和杀伤力,他自认是敌不上的。

所以,到底这些人是哪来的自信,“背水一战”“破釜沉舟”一起杂糅着学……

韩信:……

刘邦皱起眉头,他又听到诸葛丞相了,这是他子孙刘备的丞相,“也不知这马谡到底干了什么事?”

哼,想来不是什么好事,必定是又耽误朕老刘家后辈夺天下了……

【回归正题,韩信在做出进攻赵国的计划时,他再一次使出他的“用间”策略,派出了大量的探子去赵国探听消息,打探军情。

当时韩信的身边是常山王张耳,这哥们对赵地、对陈余那都是相当熟悉的,所以他在这一次的战斗力贡献出了大量的情报和消息。

接着韩信打探到陈余居然没有采纳李左车关于偷袭汉军后勤的作战方针时,乐得不可开支,因为李左车的方案确实是可行的,汉军在这一点上避无可避。

韩信摸清楚了赵军的一系列军情之后,再认真勘测了整个井陉道确实没有任何伏兵之后,他才敢将大军开进井陉。

赵军是真的该拍大腿!井陉道啊!多好的设置埋伏的地点,两边是山,中间通道,左右高山上滚下一溜烟的滚石下去都能砸死不少汉军。

如果在井陉道前后设置伏兵,汉军一进井陉道,前后包抄,两边又是高山,汉军只能被困死,多好的战略地点啊!这个地方可是千年咽喉啊,从古秦到近现代,都是如此……

但陈余偏偏不干!

韩信也明白井陉道的危险,于是他将大量间谍得到的军情进行全部的汇总,力求毫无意外的发生之后,才会下达作战部署。

所以信息战很重要,情报是真的重要,“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在得到情报之后,对情报做出检验,这是“兵不厌诈”。】

韩信点头,深以为然,“如果每一次在出兵之前都没有进行打探和侦查,就盲目出兵的话,那么即便我能打胜仗,也大概只能打胜那么一两次。”

当年那场战役,张耳深有体会,即便间谍传来陈余不用李左车的建议时,韩信还是怕不保险,硬是多次派出侦察兵将井陉道所有的布防全部摸透之后,才敢进兵。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不可不察”。

韩信的每一场战争都保持了如此严谨的态度,历来只有真正的名将才会重视这一点,万丈高楼拔地而起,但要楼不坍塌,基本功扎实就非常重要,打仗也是如此。

韩信进入了井陉,但他同样还是要面临选择,因为井陉道进去有两条分叉路。

井陉南道十分艰难,从古秦一直到大名万历年间都是呈废弃的状态,韩信没有选择冒险,所以他带领大军往井陉北道去了。

井陉北道虽然也艰难,但他并不是全路程都是艰险的。井陉北道的出口就在大名鼎鼎的“背水”东边。

当时赵军驻扎的地方就在井陉北道出口的不远处,那里是战国时期著名要塞蔓萌城,是当年的中山国重镇,同样此地在秦汉时期位置也是非常重要的。】

张良道:“嗯,确实是要塞,当年赵武灵王在灭中山国时就是在此地打了最关键的一战。”

【陈余的打算就是放汉军走这井陉道,井陉道艰难曲折,绵延数百里,等汉军出来之后,他们赵军以逸待劳,依托地势打汉军个措手不及,一战决胜负。

陈余也确确实实是打算和汉军堂堂正正打一仗,好让张耳看看到底谁才是真正厉害的……

他的想法确实没有错,如果他遇上的是项羽,那项羽还真的是会和他堂堂正正打一仗,但……很可惜,他没有料到,对面的韩信可是不按套路出牌的,是个将兵法玩得诡异至极,玩出花一样艺术的谋略家。

韩信率领汉军进入井陉后,在大军行进到距离井陉道东口还有三十里的时候,他居然下令停止进军了,让战士们早早休息,这里绝对是韩信早就料到了陈余会在井陉道东口设置埋伏。

针对赵军的埋伏,韩信在半夜下令灌婴选拔两千轻骑,起营整军,偃旗息鼓,人衔枚,马摘铃,秘密开拨迅速推进,又分发给他们每人一面红旗,命令他们抢先通过井陉道。

在逼近东道口出口的时候,走小路埋伏在道口近处的山岗上。

韩信对灌婴说,等看到赵军全军出动的时候,你率领这两千轻骑将对方的营地夺下来,这一遭将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张良笑道,“赵军想要以逸待劳,没成想被汉军给以逸待劳了……”

韩信挠了挠头,面带微笑,这还用猜吗?想也知道既然陈余不在井陉道里设置埋伏,那必定是在外边出口设置了,他当然不能直接就撞上去。

刘邦:“劫营这个计划够大胆!营中军需粮草一应都有,赵军想要打仗就不能缺少这些东西。”

【汉军修整一夜之后,凌晨,韩信下令说今日我们就能打败敌军,等杀了敌军,好吃好喝的多得是。之后大军开始往井陉东口进发。

在井陉东口之外,有一条自南向北的绵蔓水,就是我们现在的绵河、冶河河段。

刚出井陉口,韩信就再次下达部署,先锋军一万先渡过冶河,然后背水列阵。

汉军诸将和士兵们都懵了,干哈呢?怎么就过河了?咱们难道不应该跟赵军隔河对峙吗?河道是我们的天险啊,可以让赵军对我们的伤害形成缓冲的啊?

咱们汉军可是人少啊,难道不应该是将敌军引过来,让他们渡河来打我们,然后我们半渡而击之……

再说了过河就列阵,列阵干嘛,敌军都不见人影,赵军的营地可还有好长一段距离呢!

不过懵归懵,由于韩信本人的军威以及当时的军规制度,诸将们还是无条件服从了韩信的命令,迅速渡河,然后背水列阵。】

刘邦沉声道:“若要稳妥,的确应该是引赵军过河,然后半渡而击之。”

韩信道:“稳妥是稳妥,但如此一来,战时必定拉得很长,前方荥阳主战场可等不了那么久。”

刘邦闻言,“倒也是……”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