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4章破防 - 明末阴雄 - 多极世界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明末阴雄 >

第794章破防

两里的距离,对于身经百战,身强体壮的天策军战士,根本不是个事儿,只要能够抵达鞑子的第一道防线,便是他们展现实力的时候了。

当然,鞑子自然是不会让他们轻易逼近防线的,第一道防线后面,那些还活着的鞑子,正手持弓箭和火铳严阵以待。

望着天策军以分散阵型逼向长岭山,代善,祖泽润,王子登等人也来到了顶峰,也就是火炮主阵地的位置。

王子登手里所有的三十门红衣大炮,全部安放在顶峰的炮兵阵地,此外还有其余各型火炮近二十门,如果他们也装备上技术成熟的开花弹,以这样的地理优势,火力绝对不亚于天策军的一个炮兵营。

望着己方严阵以待的炮阵,以及不断靠近的天策军,所有人都不约而同的发出了笑声,刚才一直是自己人挨炮,现在风水轮流转,该轮到贼军挨炮了。

这山顶上三十门威力巨大的红衣大炮,打的都是十二斤重的炮弹,等到贼军靠近,定要让他们好好的体验一番,被重炮轰击的感觉是个什么滋味。

尤其是代善,前几日与天策军的初战,他带去的十门红衣大炮,才打了一轮便被天策军隐藏的火炮给算计了一波,导致炮阵直接损失过半,还是他强行用骑兵冲阵,靠着数百骑兵拼命,才总算保住了剩下的大炮。

当时别提有多憋屈了,要不是天策军的骑兵增援而来,他当时定要将防线攻破,然后将里面的天策军一个不留的全部杀光。

而现在,这些红衣大炮都被安放在长岭山的顶峰,天策军的火炮纵使再犀利,还能从山下打到山顶不成?

而作为炮群指挥官的王子登,也手持皇太极特地恩赐的望远镜,紧紧地盯着越来越近的天策军,等待天策军进入预定的射击范围。

为了测算距离的方便,开战之前,就已经在山下的原野上做了标记,距离第一道防线,每隔五十丈,放置一堆石头,一直延伸到四里外。

没多久,天策军的前排,便已经越过了第三排石头,也就代表着进入一里的范围了。

“传我将领,所有炮位,全部开炮!”

随着王子登一声令下,炮手们纷纷点燃了红衣大炮尾部的引线,这些引线不断燃烧,变短……

“轰轰轰……”

随着引线燃烧殆尽,炮膛内的火药被点燃,三十门红衣大炮,以及其余四十来门其他火炮,相继传来一声声巨响。

随即,一发发实心铁球,呼啸着飞向越发逼近的天策军阵线。

所有的火炮,已经提前瞄准好了,等到敌人进入瞄准的位置,直接开炮就可以了。

“轰!”

一发红夷大炮的炮弹,正中一辆偏厢车,巨大的动能直接撕开前面的铁皮,然后将挡板击碎,后面推动偏厢车前进的五六名战士,也都被挡板粉碎产生的木屑击伤,好在天策军人人披甲,都只是受伤罢了,随即被赶来的医疗兵救治。

偏厢车这种源自于戚继光时代的战车,登州和黄县都有不少,天策军以前并不怎么用,以往都是天策军单方面的火力碾压,直接用火炮压制敌人,然后步兵冲锋就是,但这次面对的鞑子,也装备了为数众多的大炮,这样的防护器械还是很有必要的。

同样的情况,还在不断地上演,自长岭山顶峰飞下来的炮弹,一发接着一发的落入阵中,好在攻击部队采用的是疏松阵列,一般就算是被炮弹击中,也只是一两个或者三四人伤亡,不会出现一发炮弹杀伤十余人的情况。

与此同时,位于半山腰的其余零散火炮,也从伪装的地方推出来,然后朝着正在前进的天策军阵列开火,不过这些都不是红夷大炮这等重型火炮,但对于步兵来说,还是有很大威胁。

从远处看,除了长岭山的顶峰之外,还有十几个地方在不断升腾起白色硝烟,每一处都有一门或者数们火炮,从各个方向,对攻上大军展开打击。

在呛人的硝烟中,汉红旗的炮手们,不断地装弹,射击,清洗炮膛,再装弹,循环往复,将炮弹不断地投射到天策军的头顶上。

不得不说,皇太极是个有魄力的人,见识到火炮在战场上巨大的威力之后,便投入大量资源打造火炮,同时对训练炮手也没有落下。

按照他的意思,原本是打算训练两黄旗的旗丁,让他们来充任炮手的,毕竟这等大杀器,还是掌握在自己手中比较好。

但训练的效果却不怎么好,花费两倍于汉人的时间训练,结果效果反倒还不如,皇太极也就放弃了这个打算,继续由耿仲明的汉红旗使用大炮。

耿仲明本就带过去了不少炮手,而且都是经过大量战斗的,虽然比不上天策军的炮手,但经过大量的训练,其实力远远超过普通明军的炮兵。

山顶上的红夷大炮,也在不断地通过转盘调整攻击角度,寻找偏厢车这样价值更高的目标。

长岭山顶峰上的红衣大炮,几乎是没有任何停歇的开火,就像根本不用担心炸膛一样。

事实上,他们确实不担心炸膛,主要还是得益于现在是冬季。

火炮,无非就是把火药中蕴含的能量,传递到炮弹之上,然后炮弹从炮口飞出,以巨大的动能杀伤敌人,但这个过程中还伴随着大量的热能释放,一部分随着硝烟喷射出去了,而另外一部分则留在了炮膛内,使得炮膛内的温度上升。

而向红夷大炮这样装药量巨大的火炮,若是不间断的开炮的话,累积的热量就会越来越多,温度上升到足以点燃火药的程度是,只要一放进火药,就会立马爆燃开来。

为此,每打一炮,就必须灌水进炮膛,清洗掉火药燃烧的残渣,顺带着降低一下温度,在用长棍绑着布伸进去擦干,才能装填火药和炮弹。

但即使如此,还是没办法迅速降温,但现在是冬天,也就有些不一样了。

水降温的速度不够,那就直接上兵,山顶之上储存了大量的碎冰块,打完之后,直接一桶冰块倒进去,温度迅速就降下来了,也就能持续不断的开炮。

程希孔麾下的步营战士们,则只能被动承受这样的打击,虽然各个步兵营也都有自己的炮兵小队,但基本都是些佛郎机,与其停下来跟对面的敌人对炮,不如尽快前进,这对炮的任务还是交给炮兵营比较好。

“轰轰轰……”

终于,后方再度传来了轰鸣声,一些战士抬头向天空望去,果然看到数不清的炮弹从头顶飞过,呼啸着飞向长岭山的鞑子阵地。

此时,除了沈泉的二营有四个中队没有开火,剩余的五个中队,外加一营全部的火炮,共一百六十余门云飞炮,都在向长岭山倾泻炮弹。

先前的这段时间,他们一直在等待,等待着敌人开炮,将那些隐蔽起来的火炮给暴露出来。

毕竟敌人也不傻,除了山顶的炮兵阵地有压倒性的地理优势外,其余的火炮在开火之前就被隐藏起来了,而炮兵们在敌人的大炮开火之后,便迅速瞄准了相应的位置。

确定了敌人一共十八处火炮阵地,差不多六十多门火炮的位置之后,接过指挥权的炮兵军团长苏凯风,便统一指挥两个炮兵营,集中打击敌人的火炮阵地。

于是乎,这成片的炮弹,呼啸着飞向鞑子的各个火炮阵地。

几乎每一个敌人的火炮阵地,都遭受到了天策军一个炮兵中队的攻击,一次十二发炮弹下去,哪怕距离隔得远,还是能有一两发落到敌人火炮阵地附近的,运气好的话,一发就能毁掉敌人的火炮,或者将炮兵杀伤殆尽。

经过四五轮炮击,除了长岭山顶峰之外,基本上看不到鞑子的火炮开火了,要么就是被天策军的炮击给摧毁,要么被压制的没办法还击,只能继续隐蔽起来,等在合适的机会再还击。

这一次炮战的效果很不错,几乎削弱了鞑子四成的火力,但对于火力更为凶猛,威胁更大的顶峰火炮主阵地,苏凯风就无能为力了。

隔着三里多的距离,把炮弹从山脚下打上七八十丈高的山顶,对于云飞炮来说几乎是不可能的,就算勉强有少量的炮弹能够达到,鞑子炮兵阵地的着弹面那么小,更是没办法打中。

如此一来,估计一轮炮击下去,能有一发落在顶峰炮兵阵地就算是走运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