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风云将起
话说到了这里,谁还有什么心情吃饭。先不说几人都是皇室核心成员,哪怕是庶民,自己的父亲死的不明不白,心中的愤怒,也早就堵到了胸口。
且不说兄弟几人相约无人争夺太子位,哪怕兄弟几人真有夺位的想法,此时也暂时放下了隔阂,共同抗击那幕后之人。
“如今你是太子,凡事自当以国事为重。这幕后之人你我兄弟五人齐心协力共同去查,那云国和亲之事该当如何,可有计较?治国之策又当如何可有权谋?”明武强压住心头的愤怒,毕竟阔别二十五年,对这个小兄弟,还是有不少期待的。
俗话说虎父无犬子,更何况是皇家子弟,虽说在外漂泊了二十多年,可终归是皇帝的种,另外三兄弟听到大哥这么一问,也按下心头的怒火,看向明睿。
“现在距离过年还有四个月,待到明年再立年号也不迟。今年嘛,不妨就先拿史焕开个刀,装疯卖傻到过年,趁这个时间肃清朝中的奸细。军事,政事,农事,百姓的生活方式统统都要改一改,先一步一步来吧。”明睿苦笑一声。
听到这里,明略宽大的麻布袍下面猛然一震,震惊的看向明睿:“大改?”
大哥明武以及其他两兄弟仿佛想到了什么,不可思议的看向明睿。
“大改!”明睿坚定的回答。
“怎么改?”
“现在还不能说!”
“想好了?”
“乱世当用重典!”
“自太祖始五百年来,历代先祖都曾想要改革,期间的阻力无数,你未曾想过?”
“先拿史焕祭刀,若是还有人阻拦...这大明国,姓明!”
四兄弟听到这话,不由得的背脊发寒,仿佛眼前已经看到了未来的不久,人头滚滚,尸山血海。再看向明睿,哪怕是明智,都有一种无力感的错觉出现。
“四位哥哥,本来已经给你们备好了饭菜,现在估计你们也吃不下去,就不让人呈上来了。朝中还有不少事,就不多留四位兄长了,替我向父皇多烧些香火,待到入陵之时,再向父皇赔罪。”明睿起身行礼送客,眼神中的诚恳,让人看了心疼。
“尽早把父皇入陵的日子定下来吧,也好让父皇入土为安。”明武叹了口气,率先离开了。
五个人一奶同胞,只有老五自小颠沛流离。
如今朝中内忧外患,还得让年纪最小的他来收拾残局。明明父亲入陵在即,却不能在灵前尽孝,送老人家最后一程。除了叹息,明武还能替明睿做什么呢。
明睿其中的苦闷,四兄弟感觉得到。虽然自小离家,但毕竟有生身之恩,却不能报,怎能不憾。
起身摆驾御书房,现在的明睿,对这个生他养他的大明国,实在了解的太少了。
好在明睿修炼的功法,本就是提升精气神的,虽然一直在消耗精力,但目前来看,还撑得住。
“史焕那些学生的名单呢?”明睿刚刚坐下来,就已然换了一幅神态,好似成竹在胸。
话音刚落,无声又鬼魅般的出现了,将叠得整整齐齐的两幅竹简递了过去,一幅是军方名单,另一幅是政方名单。
“来人!”明睿思索片刻将太监总管唤了上来。
要说这太监总管名李艾,也是一苦逼玩意儿,明睿儿时的贴身太监。本来服侍皇子的太监一共没几个,还没来得及高兴几天,主子就被放逐了。
诺大的一个顽灵宫就剩下太监宫女了,这一待就是二十五年,虽说不至于饿死,但过的也不怎么样。
后来听说,自家主子被立为太子了,李艾感觉春天终于来了。可谁能想到,主子的身边又跟了一个来无影去无踪的变态无声,深得主子信任不说,而且还武艺高强,而自己也只能跟在顽灵宫的时候一样当个门童了。
“太子殿下!”李艾跪拜,等待明睿的命令。
“找个信得过的,身手好的,拿着本宫的信物,按照名单去传密旨。命令他们,自接旨之日起,无论找什么理由,辞官。本月二十八进宫面圣,另有要事派遣,不得有误。胆敢泄露丝毫,株连九族。”明睿眼神瞬间凌厉起来。
密旨?辞官?二十八?面圣?
惊天炸雷在李艾的耳边炸响,心中咚咚咚狂跳不止,感觉一定要有大事发生了。
“诺!”李艾接过信物,刚想退出去,明睿的声音再次传来:“此乃口谕,容不得一字之差。另外,胆敢抗旨不尊者,杀!”
李艾吓的一哆嗦,“是!”言罢退了出去。
“现在就要动手了?”待李艾退去,无声幽幽的声音响起。
“迟则生变!”明睿无头无脑的说了这么一句,然后从书案上拿起一卷空白的圣旨,奋笔疾书起来。
本月十三日清晨,一众朝官们陆陆续续进到太和殿,等待今天的早朝。然而都已经比平时晚了半个小时了,仍不见太子殿下临朝,众朝臣们低声交头接耳骚动起来。
苏贺心中有些担忧,昨日太子殿下说的信誓旦旦,而今日却迟迟不见临朝,难道是有什么突发状况了吗?
明睿迟了半个小时还没看见人影,忧心忡忡的不仅苏贺,还有明修梁。从心眼里说,他不希望这个在外漂泊了二十多年的侄儿把所有事一起抗,不然的话要这么多朝臣干什么。但是从另一方面想,他也希望看看这个侄儿,是怎么摆脱内忧外患的困境的。
就在众朝臣低声议论纷纷的时候,总管太监李艾出来了,还跟着一名小太监端着一个白玉盘子,盘子上面三卷懿旨。
“太子殿下懿旨,众臣,跪!”李艾高声宣道。
太和殿内瞬间安静了下来,然后衣摆与地面摩擦的声音几乎同时响起:“臣等恭迎殿下懿旨,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等到没有了声音,李艾恭敬的请出第一道懿旨宣读起来:“五百年来,明国偏安一隅,百姓富足,六畜兴旺,然敌国狼子野心,对我明国蚕食之战从未休止。历代先帝,披荆斩棘,呕心沥血,只为一方安定。五百载,敌国亡我之心不死,今又卑鄙残害我皇,理应昭告天下,对敌以警之。本宫每每念及父皇殚精竭虑,造福明国,今遭此耗,悲痛万分。又念及父皇遭此横祸,更应早日入陵为安,今昭告天下,万民素缟,于两日后,国祭。”
轰!轰轰!轰轰轰!
皇上并非寿终正寝,而是被敌国戕害?
两日后国祭,为何未经朝议?
如此明白的告诉百姓,皇帝被害,是否会引起恐慌?
我国只与云国接壤,如此名言敌国,可是将云国直接划入对立面?
云国是否会大军压境?
和亲是否还会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