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0姓失踪 - 圣元大陆之一统江山 - 紫塔山 - 玄幻魔法小说 - 30读书

第6章0姓失踪

两天时间匆匆而过,这两天明睿依然没上早朝,成堆的奏折就堆到史焕的头上。

上百名内官马不停蹄的传送密令,史焕在军方、政方所有门徒都接到了密令。

辞官?还不能向任何人解释为什么辞官?只有口谕?没有书简?

“公公稍待,公公稍待!”司马监王平接旨后第一时间拉住传令内官。

“司马监可是要问洒家,太子为何要让你辞官,并于二十八面圣一事?”传令内官面无表情的回问。

王平拉住内官的衣袖,左右看看没人才紧张兮兮的如是回答,“正是,还请公公点拨点拨!”言毕,眼睛焦虑的看着内官。

“司马监并非第一个这样问洒家的。可洒家只知道...”内官忽然凑近了王平,低声道:“太子已经临朝,登基在即!”然后直起身子,淡淡回答道:“至于其他,洒家一概不知,是福是祸,全凭司马监自己把握吧!”说完,内官拂袖离去。

王平却傻在原地,太子临朝?那说明皇上已有退位之心?不,王平突然想到了什么,惊出一身冷汗,太子即将登基,那岂不是说,这道密令本身就是太子下达的?

面圣就是面见新皇啊!对了,公公说自己不是第一个这样问的,那说明还有人接到了跟自己一模一样的密令。要出大事了!

不对,太子临朝,之前皇上一直没立太子。现在突然传出消息太子临朝,而且马上就要即位,说明,说明......说明皇上已经驾崩了,秘而不宣!

想到这里,王平一屁股摔在地上,身上的冷汗已经打湿了衣衫,皇上驾崩,这么大的事,竟然秘而不宣,肯定是要出大事了!新皇即位,密令自己辞官面圣,到底是福是祸?

跟王平一样,被吓出一身冷汗的,大有人在。这一千多名军官以及政官,彼此谁都不知道除了自己以外还有谁接此密令,也没人敢问,因为一问就相当于泄密,皇宫之中想查谁泄露了密令,太容易了。

再说御书房内的明睿,此时刚放下民事普查最后一卷,恰好无声进来了。

“怎么样,我没说错吧!”明睿头也不抬的继续翻找其他想要了解的信息。

“这两天来,还真是没发现这千余人有泄密的现象。”无声毫无声息的坐在明睿的对面,自己给自己倒了一杯茶,把旁边的李艾吓的够呛。

“放心吧,无声是自己人,对待自己人,没有那么多规矩!”虽然明睿没有回头,但依然能感觉到李艾的异样。

李艾尊声“是!”倒没多想。至于为什么太子殿下头都没回,就知道自己的异样。因为明国皇家法术是依靠强大的精神力来完成的,所以太子殿下不管回头还是不回头,都是一样的。

但是李艾纳闷,这太子殿下在外漂泊了二十五年,按理说根本就没时间去修习本门的法术的,也许是挨得近,李艾这样安慰自己。

“亏我当时还替你担心,确实太冒险了。”无声幽幽的声音再次传来。

明睿笑笑没有说话。

“啧啧啧,以阳谋制阴谋。一来不至于有太大阻力;二来不至于人才流失;三来还能引蛇出洞;四来更能以静制动。过了明天,辞官风波就传到文武百官的耳朵里了,就看谁先跳出来吧。”无声赞叹的摆摆头。

“纠正一下,不是引蛇出洞,而是敲山震虎!”明睿淡笑一声。

李艾在明睿的身侧,听了短短的两句话,后背直发凉,这还是年幼时的那个小皇子嘛,这二十五年,变化也太大了吧。

“这是什么!”本来无心浏览明睿扔过来的书简的无声此时失声高呼,猛然坐直了身体。

听到声音,李艾也不由自主的往前伸了伸脖子,虽然自己什么都看不见。

“军改方案啊,帮我看看,哪里还有瑕疵!”明睿一挑眉答道。

无声此时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快速翻看明睿扔过来的四五卷书简,良久,无声将手中的书简放回龙案上:“若此,不出百年,现在的这些陆地,尽入大明国土。”

轰!李艾仿佛听到了一道惊雷劈下来,劈的自己双耳轰鸣,头昏眼花。

第二日是先皇入陵,文武百官站满了乾坤门内所有地方,护卫军只能靠墙边站着。吉时一到,明睿全身素缟,带领文武百官送先皇最后一程。

因为明国三面环山,除了山川丘陵就是大小湖泊,再然后就是一些陆地。这些陆地真可谓寸土寸金,除了住房,剩余的全用来耕地,所以明国所有的陵墓都设在崇山峻岭中。

皇家的规格最高,一旦入陵完毕,就会落下万钧重石,封死所有出口。而那些陪葬的宦官以及妃嫔,无论如何哭闹,重石一旦落下,等待自己的就是无尽的黑夜。

先皇入陵后第一天的早朝,明睿身上的麻服已被换下去,只留下麻冠一顶。

当日,皇城内所有百姓群情激愤,万民请愿,要与云国不死不休,以告慰先皇的在天之灵。皇上身居皇宫内院,竟然被云国的刺客刺杀,肯定是有人通敌,希望太子能够彻查,给百姓,给天下一个交代。

国丧之日前夕,通告的是先皇的死讯以及入陵的时间。不知怎么的,以讹传讹,竟然被传成先皇是被刺杀的,而且还有贼人通敌卖国。深居皇宫内院的明睿闻此消息,真是哭笑不得。

哭不得是因为,民众的这些猜测,正好遂了自己的意,让自己能顺理成章的查下去,包括是谁篡改的遗诏。笑不得是因为,自己老爹正在送往皇陵的路上,自己却不能陪他走完最后一程,留下了一辈子的遗憾。

倘若自己只是一个皇子,倘若自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老百姓,自己肯定能送老爹入土为安。

“太子有令,有事早奏,无事退朝!”李艾现在越来越像一个大总管了,声音也比前两天洪亮了许多。

“启禀殿下,末将有事!”苏贺是第一个站出来的,将手中的奏章竹简呈给李艾,李艾赶忙送到明睿的面前。

“几日来,我军中有六七百名将官提交了辞呈。这些辞官的人,没有丝毫的理由。这其中就包括,制造弓弩的将官、饲养马匹的将官、运送粮草的将官甚至还有参军、参校、副官,造成大量的空缺。末将恳请殿下,彻查此事。是否这些人,有通敌之嫌。”苏贺一口气说完。

“启禀殿下,老臣也有事要奏。跟苏将军所奏之事雷同,不过却是政方的官员,也达七八百人之多。几乎每一城,每一郡,每一镇都有。”史焕看了苏贺一眼,把事先准备好的奏折拿出来。

“此外,韩城、东城、樊城、嗣城总计超过八万人集体失踪,追查几日,仍没结果,望殿下能彻查此事。”史焕接着说。

明睿接过奏章,大致扫了一眼:“两位爱卿平身吧!”那些将官以及政官的辞官,明睿是始作俑者自然根本不放在心上,不过也要装装样子。真正让明睿震惊的,是那几万名百姓的失踪。

“苏将军,这些人辞官之前,可有异样?”明睿装模做样的问到。

“回殿下,末将问过,这些人辞官之前没有丝毫异样。”苏贺许久没这样紧张过了,哪怕这些人都死在了战场上,都不会让他皱一皱眉头,可偏偏主动集体辞官,却让苏贺感觉这一切太过蹊跷了。

“史大夫,你那边也一样?”明睿看向史焕问道。

“回殿下,这些官员......之前...也没有丝毫异样。”史焕有些吞吞吐吐的回答。

“名单呢?”明睿直接了当。

李艾挨个的从苏贺和史焕的手里接过名单,呈到明睿眼前。明睿一一打开,只是简单的扫一眼,看了其中一些名字便合上书简。

“这些人好像都是史大夫的门生啊,史大夫德高望重,这些门生也不像通敌的样子啊。”明睿像是思忖,又像是有意指向史焕。

“老臣治下不严,万死不辞,还请殿下赐罪!”史焕连滚带爬的从队伍里跪出来。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