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武汉保卫战终于打完了,蒋委员长也仓皇北顾,西去重庆。
但是这一次,他还是相对满意的。和日军大规模的战略决战,从1937年的忻口会战,到淞沪鏖战,到台儿庄大捷,再到花园口水淹七军,到如今又来了一个武汉保卫战。日本人也应该累了吧?就算你占了长江中下游,沿海数省,华北大部,但是你应该没有战略机动力量了吧?
好了,胜利的天平终于持平了。日本人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肯定无法实施了,几千公里的战线,数百万的军队,四万万的人民,蒋委员长现在,已经让自己牢固地站在领袖的位置上,指挥全民族了。从政以来,他从来没有这么风光过。今天我们看大陆的历史教科书,感觉蒋委员长一直处在项羽的位置欺负刘邦,绝对强势。早年的苏联援助喂了这个白眼狼,德国的装备武装起来,美国的资金养起来,他不是强势谁强势?错了,我们都错了,只有在1938年,蒋委员长才真真正正体会到了成为领袖的使命感。
蒋委员长在指挥武汉会战的时候,和孙中山的嫡子孙科一起会见了苏联驻华大使,蒋委员长旧事重提,他要和苏联谈判,签订军事同盟条约。早在开战之前,中国和苏联就双边关系签订互助条约,当然,这也是在一定程度上警告日本的。只不过谈判还没有深入,战争就开始了。开战两年来,蒋委员长不止一次跟周恩来提议:我们不仅仅需要苏联的军火,最好的可能,就是苏联出兵东北,直接毁灭了日军的战争后方,没有了钢铁和煤炭,日军哪有工业能源可用?而且苏联出兵,直接就可以威胁日本本岛,则我中华民族就可以避免长期抗战的痛苦。
周恩来爱莫能助,他已经替蒋委员长转达了这个请求。但是他明显感受到斯大林看到电报之后的冷笑了。
此时的周恩来,早就不是王明那种理想主义者了。在这一点上,周恩来认同了毛泽东,他知道,国际主义这个词汇,是要等有一天自己强大了,说给别人听的。而不是在自己弱小的时候,作为请求的砝码说给莫斯科的太上皇听的。但周恩来还是乐观的,还是相信国际无产阶级的阶级友谊是可以公平互信的。一直到朝鲜战争开始的时候,周恩来还想:苏联人提供武器,中国人出人,难道这不是国际主义精神?可为什么苏联人居然还把这些武器打折跟我们要钱呢?
看来,毛泽东是对的,毛泽东批评王明也是对的,没有必要替别人想太多!先得看看人家心里有没有你。当年喊着保卫苏维埃,保卫莫斯科那种国际无产阶级感情早就一去不复返了。当年因为十月革命之后列宁通电北洋政府放弃庚子赔款,放弃中东铁路,放弃对中国的一切不平等条约所引发的中国知识分子的强烈共鸣早已经因为斯大林的实用主义利己精神随风飘逝了。
1938年,苏联人会卷入这场战争么?
斯大林看起来还是很热心的,战争开始后援助中国900多架飞机,1140门火炮,82辆坦克,9800多挺机关枪,五万支步枪,汽车和拖拉机2000多辆,航空炸弹3万多枚,炮弹两百万发,手榴弹两百万颗,子弹一亿八千万发。还修建了苏联转到乌鲁木齐终点兰州的公路,一些炮弹运输有困难,还通过轮船运送到英法租借转交中国军方。
这些蒋委员长都看在眼里,但是他不满意,他不想成为苏联在远东的肉盾,既然日本人的战略假想敌是苏联,那么何必非得拉上我打一顿呢,婆媳战争要打就打,何必让老公夹在中间受气呢?
苏联方面很快回复了蒋委员长的请求,除非英美参战,或国联责成太平洋各国参战,否则苏联无法参战。
蒋委员长苦笑了,都什么时候了,还跟我提国联。
斯大林当然也笑了,他哪有时间管中国,他的全部精力都停留在欧洲,甚至停留在芬兰这个北欧国家。为了抢夺列宁格勒的战略空间,斯大林不惜入侵芬兰,冰天雪地,在经过漫长的对决,帮助芬兰狙击手完成了狙击人数吉尼斯世界纪录之后,获取了芬兰百分之十的土地。也因为这场战争,苏联被开除出国联。更因为这场战争,列宁格勒反而失去了外交屏障,在二战中成为孤城,数百万人口的城市饿殍遍野。朱可夫之后说了一句名言:不是列宁格勒惧怕死神,而是死神惧怕列宁格勒。
当然,实际上,死神实在是不好意思了。
蒋委员长厌倦了和苏联人打交道,仔细想想,和苏联人打交道,最早是十几年前了。早在广州黄埔时期,鲍罗廷是共产国际代表,也是广州的最高领导人。1925年,鲍罗廷通过中共创始人李大钊和冯玉祥的国民军联系上,要求派驻代表。又通过层层关系,联系上张学良的良师益友奉军将领郭松龄,并支持弹药经费反张作霖。更因为直系军阀吴佩孚强烈的反日情结而支持经费。最让蒋委员长头疼的是,安排在国民党内的共产党员比例。国民党右派受不了了,暗杀了廖仲恺,苏联代表马上反应,拿下了国民党元老许崇智和胡汉民,把汪精卫推上位。国民党中央八个部委一个处的领导职务,共产党占了百分之七十七。国民革命军中,共产党员在五个军里都是政治部主任。第一军里三个师的国民党党代表,九个团里面七个团的党代表都是共产党人。
此后,鲍罗廷走了,苏联军人季山嘉来到中国接替。军人出身的共产国际代表,立刻表现出强硬的作风,蒋校长如坐针毡。国民党计划北伐,统一中国,季山嘉表态:共产国际东方部的意见是强烈谴责北伐。
这是什么意思?这是让我们中国一直保持分裂?蒋委员长就是这么想的。列宁那时候不是说不继承沙俄时代留下的不平等条约么?不是说平等待我么?都哪去了?民族主义者蒋中正愤怒了。
正好赶上中山舰事件,不经请示就调动的军舰让蒋委员长觉得这是季山嘉和汪精卫一起搞的阴谋,要把自己绑架到军舰上拉到莫斯科去请罪。于是,才有了清党,于是,才有了蒋委员长对中国共产党人的敌视。
爱和恨,都是有理由的。
还是那句话,非我族类,其心必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