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沉没成本效应
####一、来源与简介
沉没成本效应(sunkcosteffects)是一种常见的非理性行为,指的是个体在决策过程中,因顾及已经产生且无法回收的成本,而继续投入更多资源或坚持某一行为的现象。这一概念最早源于经济学中的“沉没成本”概念,但后来被广泛应用于心理学、行为金融学等领域。沉没成本是指那些已经发生且不可收回的支出,如时间、金钱、精力等。理性上,这些成本不应影响未来的决策,因为无论如何选择,沉没成本都无法改变。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难以忽视这些已付出的代价,从而做出非理性的决策。
####二、解析
沉没成本效应的产生主要源于人类的认知偏差和心理账户的影响。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认知偏差**:人们往往倾向于认为自己的决策必须“有所值”,即过去的投入应当带来相应的回报。这种思维模式导致人们在面对沉没成本时,不愿意轻易放弃,即使继续投入可能带来更多的损失。这种认知偏差使得人们难以从客观的角度评估当前的情况,而是被过去的行为所束缚。
2.**损失厌恶**:根据行为经济学中的前景理论,人们对损失的敏感度远高于对收益的敏感度。因此,当面临沉没成本时,为了避免承认损失,人们更倾向于继续投入,试图挽回部分或全部损失。这种损失厌恶的心理机制使得人们更容易陷入沉没成本效应的陷阱。
3.**自我申辩**:人们有一种天生的倾向,即为自己的决策辩护,即使这些决策并不理想。为了维护自尊和减少内疚感,人们可能会继续坚持错误的决策,而不是承认错误并及时止损。这种自我申辩的心理机制使得人们更难从沉没成本中抽身而出。
4.**心理账户**:人们习惯于将不同的支出和收入分门别类地放入不同的“心理账户”中。当某个账户中已经投入了大量成本时,人们会倾向于继续投入,以保持该账户的“平衡”。这种心理账户的概念使得人们在面对沉没成本时,更容易受到过去投入的影响,从而做出非理性的决策。
5.**情感依恋**:除了上述认知和心理因素外,情感依恋也是沉没成本效应的一个重要原因。人们对自己曾经拥有过的东西或投入过努力的事物往往会产生一种特殊的情感依恋,这种依恋使得人们更难割舍过去,即使从理性的角度来看,继续投入已经不再有意义。
6.**社会压力**:在某些情况下,社会压力也可能导致沉没成本效应。例如,当一个人在某个项目或关系中已经投入了大量时间和资源时,他可能会因为担心他人的评价或失望而不愿意放弃。这种社会压力使得人们更难做出理性的决策。
7.**过度自信**:有时,人们会因为过度自信而陷入沉没成本效应。他们可能认为自己有能力扭转局面,或者认为未来的投入能够带来更好的结果。然而,这种过度自信往往会导致更大的损失。
8.**信息不对称**:在决策过程中,信息的不对称性也可能导致沉没成本效应。当人们缺乏关于未来结果的准确信息时,他们可能会更加依赖过去的投入作为决策依据,从而陷入沉没成本效应的陷阱。
9.**习惯力量**:人们的行为往往受到习惯的影响。当某种行为模式已经成为习惯时,人们很难改变它,即使这种行为模式已经导致了沉没成本。习惯的力量使得人们更容易陷入沉没成本效应的陷阱。
10.**情绪影响**:情绪在决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当人们处于积极情绪状态时,他们可能更容易忽视沉没成本;而当人们处于消极情绪状态时,他们可能更加关注沉没成本,从而做出非理性的决策。
####三、生活中的举例
1.**经济投资**:在股票市场中,投资者常常因为股票价格下跌而不愿意卖出,因为他们认为这样会“锁定”亏损。他们宁愿继续持有,期待股价反弹,从而弥补之前的亏损。然而,这种决策往往导致更大的损失。
2.**恋爱关系**:在恋爱关系中,一方可能意识到对方并不适合自己,但由于已经投入了大量的感情和时间,不愿意轻易分手。结果可能是继续维持一段不健康的关系,浪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3.**教育投入**:家长为孩子选择了一所昂贵的学校或报名了昂贵的课外辅导班,即使发现孩子并不适合或不感兴趣,也往往因为已经支付了高额学费而不愿意改变决策。
4.**项目管理**:企业在一个项目上已经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人力资源,即使市场调研显示该项目前景不佳,也可能因为不想“浪费”已投入的资源而继续执行,最终可能导致更大的损失。
5.**日常消费**:在餐厅用餐时,顾客可能点了一道菜后发现很难吃,但因为已经付费,所以不愿意浪费食物,尽管继续吃下去会带来不愉快的体验。
6.**健身会员卡**:很多人购买了健身房的年卡,即使很少去甚至根本不去,也不愿意取消会员资格,因为他们觉得已经支付的费用不能白费。
7.**电影观影**:观众买了电影票后,即使电影很无聊或质量很差,也可能因为票已经买了而选择继续观看,而不是离开去做其他更有意义的事情。
8.**装修工程**:业主在房屋装修过程中,可能因为已经投入了大量的装修费用,而在发现问题或不满意时选择继续装修,而不是及时调整方案或停止装修。
9.**旅行计划**:旅行者可能预订了机票和酒店,即使天气恶劣或身体状况不佳,也可能因为不想浪费已支付的费用而坚持出行,结果可能是一次不愉快的旅行体验。
10.**购物决策**:消费者在购买大件商品(如家电、家具等)时,可能因为已经花费了大量时间和金钱进行比较和选择,而在发现更合适的商品时不愿意更换,即使更换能带来更高的满意度或节省更多费用。
11.**职业发展**:员工可能在一个职位上工作多年,即使发现自己并不适合这份工作或有更好的机会出现,也可能因为不愿意放弃已经积累的经验、技能和人脉资源而继续留在原岗位。这种沉没成本效应可能导致个人职业发展的停滞。
12.**学习投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发现自己对某个专业或课程不感兴趣,但由于已经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不愿意放弃或转换方向。这种沉没成本效应可能导致学生在不喜欢的领域继续挣扎,而不是寻找更适合自己的道路。
13.**创业经历**: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即使市场反馈不佳或商业模式存在问题,他们也可能因为已经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时间和努力而不愿意放弃。这种沉没成本效应可能导致创业者继续在一个没有前景的项目上浪费时间和资源。
14.**社交圈子**:人们可能在社交圈子中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建立和维护关系。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环境的变化,一些关系可能变得不再有意义或有益。但由于已经投入了很多,人们可能不愿意轻易放弃这些关系,从而陷入沉没成本效应的陷阱。
15.**慈善捐赠**:慈善组织在筹集资金和开展活动时,可能会遇到一些效果不佳的项目或活动。然而,由于已经在这些项目上投入了一定的资源和期望,组织可能不愿意轻易放弃或调整策略。这种沉没成本效应可能导致资源的浪费和慈善效果的降低。
16.**政策制定**:政府在制定和执行政策时,可能会遇到一些效果不理想或成本过高的政策。然而,由于已经在这些政策上投入了大量的政治资本和社会资源,政府可能不愿意轻易改变或废除这些政策。这种沉没成本效应可能导致政策的僵化和资源的浪费。
17.**医疗决策**:患者在面对疾病治疗时,可能会遇到一些效果不佳或副作用较大的治疗方案。然而,由于已经在这些方案上投入了一定的时间和金钱,患者可能不愿意轻易改变治疗方案或寻求其他替代方案。这种沉没成本效应可能导致治疗效果的不佳和患者健康的损害。
18.**环境治理**:在环境保护和治理方面,政府和企业可能会投入大量的资金和技术来改善环境质量。然而,如果投入的资源没有得到预期的效果或出现了新的问题,由于已经投入了很多资源和努力,他们可能不愿意轻易放弃或调整治理策略。这种沉没成本效应可能导致环境问题的持续恶化和资源的浪费。
19.**科研投入**:科研机构在进行科研项目时,可能会遇到一些进展缓慢或成果不明显的项目。然而,由于已经在这些项目上投入了大量的研究经费和科研人员的努力,机构可能不愿意轻易放弃或调整研究方向。这种沉没成本效应可能导致科研资源的浪费和科研成果的减少。
20.**艺术创作**:艺术家在进行艺术创作时,可能会遇到一些创作瓶颈或不满意的作品。然而,由于已经在这些作品上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以及创作灵感,艺术家可能不愿意轻易放弃或修改这些作品。这种沉没成本效应可能导致艺术作品的质量下降和创作热情的减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