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口才塑造人生,好口才带来好前程(1) - 思路决定出路 - 牧之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思路决定出路 >

第64章口才塑造人生,好口才带来好前程(1)

第64章口才塑造人生,好口才带来好前程(1)

做人是做事的根本,掌握做事的本领才能获取人生的成功,在成功的路上,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良好的沟通都是必不可少的,因为人的一生就是一个不断与周边人沟通的一生,任何人都不能脱离社会关系而独立存在,因此口才的重要性便不言而喻。如果说口才塑造人生,那么好口才必能带来好前程。

语言是人的力量的统帅

马雅可夫斯基曾说:“语言是人的力量的统帅。”意即精湛的口语表达艺术在社会生活和人际交往中具有不可估量的魅力。公元前14世纪,商朝明君盘庚用生动质朴、雄辩有力的语言,说服了难离故土的民众,实现了迁都的主张;国际金融家萨克斯说服美国总统罗斯福尽快研制生产原子弹,从而为尽快结束第二次世界大战奠定了基础。在当今经济建设的过程中,商务谈判时中肯有力的言辞会迫使对方作出让步,或取得共识,以利于达成协议;慷慨陈辞,促成外引内联,就会振兴一方经济。所有这些,都说明通过充分发挥口语表达技巧的口才艺术,能够创造巨大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在社会生活和人际交往中,不重视或不懂得口语表达技巧,总是会带来或轻或重的不良影响甚至造成失败。赫鲁晓夫曾在联合国大会上作过一次感情充沛、内容丰富的演讲,但因为演讲最后他激动得几乎忘乎所以,用脱下的一只皮鞋代替手掌在讲台上使劲拍打而使整个演讲宣告失败——粗鲁无礼的体态,引起全场一片哗然,不但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反而留下了笑柄。

富兰克林的自传中有这样一段话:“我在约束我自己的时候,曾有一张美德检查表。当初那表上只列着12种美德。后来,有一个朋友告诉我,说我讲话时有傲气,这使人觉得盛气凌人。于是我立刻注意这位友人给我的忠告,我觉得它足以影响我的前途。然后我在表上特别列上虚心一项,我决定竭力避免说出一切直接触犯别人感情的话,甚至禁止自己使用一切确定的词句,像‘当然’‘一定’‘不消说’……而以‘也许’‘我想’‘我认为’‘就是这样’‘大概’‘或许’……来代替。”富兰克林又说,说话和事业的进展有很大的关系,是一个人力量的主要体现。你如出言不慎,跟别人争辩,那么,你将不可能获得别人的同情、别人的合作、别人的帮助。这是千真万确的。所以,一个人想获得事业上的成功,必须具有能够应付一切的口才。要使别人瞧得起自己,先要自己瞧得起自己,决不可露出乞怜的样子。你可以谦逊,但决不可谄媚。你不可唯唯诺诺,使人觉得你语言没有动人之处。你发表意见时不可肆意批评别人;更不可告诉对方说你的计划一定成功,如果雇用你,必可使业务发展到何种程度云云——这种话不应由自己说出。去访问一个人,把目的简单说出之后,你就应该告辞。即使环境许可你逗留一些时间,你也应该立刻把话题转到别处。

比如求职应聘,最重要的是表现自己的资格和能力,不过打肿脸充胖子的行为是不合宜的,只能骗一时。如果应聘令你胆战心惊,那么这也许是你明白自己肚子里究竟有几滴墨水的缘故。这时的谈话要守在一定的界限内,不要谈办公室的陈设,不要谈对方的一身装束,而且要有时间观念,你必须把你的资格和能力在一个很短的时间内交代清楚,所以这时就是检验你所受训练、教育及能力如何的关键时刻。

在工作上,要尽量减少情绪上的困扰及不切实际的空想。你可以和同事谈谈工作上所需要的知识、经验,要诚心诚意,不存任何成见。在一块儿工作的人,必须彼此尊重、关心,态度温和,坦诚相待,心中有话,就要直言不讳。

再者,失言是常有的事。不要故作糊涂,虚张声势,应该立即承认自己犯了错误。认错同样能赢来尊重,而且还会大大增加你说话的力量,使你往后所说的每一句话都掷地有声。

会说话让你发挥光彩

人的一生不可能风平浪静,当你被人误解、遭人责难,甚至因为不屈不挠招致恶势力的攻击,危及生命时,对此,你如果不甘受辱、受屈,总要伸张正义,总要讨个说法,以保护自己。而在很多情况下,你是无法以其他形式来达到自我保护的目的的,最靠得住的是自己的嘴。当众疾呼、辩诬、申述、宣传是最直接、最有效的生命之盾,许多时候可保你生命无忧,转危为安。

1933年,希特勒党徒焚烧德国国会大厦,以嫁祸于共产党人。在对共产党人大肆逮捕行动中,当时恰在德国的保加利亚共产党总书记季米特洛夫也被逮捕。在莱比锡的审判法庭上,季米特洛夫义正辞严地反驳敌人的陷害,寸步不让地为自己辩护,无情揭露敌人的阴谋,弄得敌人狼狈不堪,丑态百出。由于他及时有效地利用当众讲话这把盾牌进行自我辩护,法庭最终宣判其无罪释放。

有时高水平的当众讲话虽最终未能保护自己,毕竟恶势力穷途末路时是穷凶极恶的,但讲话可明是非,辩忠奸,自我保护虽失败,但正义却会永远留在人们心中。古今中外那些仁人志士,为了国家、民族,为了真理、正义而献身者,就是如此。

岳飞遭秦桧陷害,万俟审讯他:“国家有何亏负于你,你们父子却要伙同张宪共同造反?”岳飞怒发冲冠,朗声大叫:“对天盟誓,我绝对无负于国家。你们既是主持国法的人,切不应当陷害忠良。你们如果要把我诬枉致死,我到冥府也要与你们对质不休!”万俟厉声喝道:“无心造反?你游天竺寺时在壁上留题‘寒门何载富贵’,这是什么意思?”岳飞长叹一声,也高声喊叫道:“吾现时才知道已落入国贼秦桧之手,使我为国忠心一切都休,一切都成了犯罪。”说罢闭上眼睛,任狱卒严刑拷打不再开口,直至被杀害。岳飞虽未能以口才自保,但却青史留名,万代留芳。

口才是事业成功的催化剂

美国人类行为科学研究者汤姆士指出:“说话的能力是成名的捷径。它能使人显赫,鹤立鸡群。能言善辩的人,往往受人尊敬和爱戴。它使一个人的才学充分拓展,熠熠生辉,事半功倍,业绩卓著。”他甚至断言:“发生在成功人物身上的奇迹,一半是由口才创造的。”这是千真万确的,一项事业的成败,常会在一次谈话中获得效果。你如出言不慎,你如无理跟别人争吵,那么,你将不可能获得别人的同情,别人的合作,别人的帮助。无数成功者的事实证明,敢于当众讲话,善于说话是事业成功的催化剂。

1983年元旦,英国女王为多年给首相撒切尔夫人担任顾问的戈登·里斯授爵。其主要功绩是:有效地提高了撒切尔夫人的演说能力和应答记者提问的能力;为撒切尔夫人撰写了深得人心的演讲稿……一句话,为英国塑造了一位崭新的“风姿绰约、雍容而不过度华贵、谈吐优雅和待人亲切自然的女首相形象”。由此可见,英国王室和政界对政治家是如何的重视。在西方资本主义发达国家里,当前无不把会说话作为衡量优秀人才的重要尺度,每个公司、企业招聘各类人才,都要进行口试。在日本,一些大公司在招聘人才进行面试时,专门就说话能力规定了若干不予录用的条文。其中有:

应聘者声若蚊子者,不予录用;

说话没有抑扬顿挫者,不予录用;

交谈时,不得要领者,不予录用;

交谈时,不能干脆利落地回答问题者,不予录用;

说话无生气者,不予录用;

说话颠三倒四、不知所云者,不予录用……

日本大公司的这些规定反映了这样一个事实:说话与事业的关系至为密切,它是胜任本职工作最重要的条件之一。知识就是财富,口才就是资本。能说会道,才能正确地领悟上级的意图并恰当地表达出来,一个唯唯诺诺、语无伦次的人定不能胜任自己的工作。通过讲话让领导、同事、群众更深地了解你,才能让大家信任你,才有机会被提拔到更高的职位,胜任更重要的任务,才有施展才华、事业成功的机会。用好这种催化剂,事业成功也便指日可待了。

一言可以兴邦

自从人类社会诞生,政治活动便没有中断过,古今中外的政治家历来把当众讲话看成掀起政治风云的一把利器。

我国很早就有这方面的文字记述。《周易·系辞上》说:“乱之所生也,则言语以为阶。”认为制造混乱可以借言语为媒介。孔子就明确指出,“一言而兴邦”、“一言而丧邦”(《管子·内业》)。刘向说得更具体:“百行之本,一言也。一言而适,可以却敌;一言而得,可以保国。”(《说苑·谈丛》)。把说话当成百行之本,这是非常有见地的。

古今中外,成功的政治家无不把高超的当众演讲作为实现政治目标的首要手段。他们机敏睿智,为维护国家、民族的利益,或游说、或劝谏、或答辩、或谈判、或辩论,均以说话水平导航政治风云,左右形势变幻。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