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怎么杀才好
清早,雨已停。
刘寻从梦中醒来,床边站着四个恭敬捧着洗漱用具的兵士。他认出来了,他们也是昨日走向对面阵营的,只不过不是领头的那批。
“有话要说?”刘寻一边洗漱,一边问。
“将军恕罪!”四人齐齐跪下。
“二公子常说,为兵为将,首要忠诚。你们晓得为什么龙虎军战力天下第一么?”刘寻擦了把脸,自问自答:“因为龙虎军将士足够忠诚。昨日你们听到他们说皇后召见我,又看到我不愿意去,此时大概有三种情况,你们若是忠于陛下,就应该劝我;若是忠于皇后,就应该拿我;若是忠于二牛,就应该助我,可是你们什么都没做。再三衡量、又看到有人带头之后,你们还跑到对面去了。”
“......”
刘寻摇摇头,道:“你们去对面能有什么前途?对面的人跟你们一样,也是不值得信任的,不然赵散为什么会骂他们?”
“将军,我们错了!”四人无地自容。
“你们没错,只是没想明白。比如说吧,为什么陛下没有杀三位赵将军?是因为舍不得他们的武力么?不是,是因为他们足够忠诚,只不过办事还差点儿火候罢了。然而为兵为将,足够忠诚是首要,办事能力倒是其次的。”
“......”
“起来吧。我没空给你们上课,如果有机会,你们可以去瞧一瞧龙虎军是什么样子的。我知道你们在边地也是强兵,也能将外族打得落花流水,但是跟龙虎军比起来,还是差得太远。”
“将军,我等愿为将军效死!”四个人还是不起来。
“嗯。”刘寻不理他们,自个儿走出房门,城楼下有太监在等。
虽然是雨后的清晨,但文武门已经开始忙碌起来。
昨夜的厮杀似乎从来没有发生过。运输物资的人不停进来,放假收假的将士们在办理交接手续;小广场上,仆役和值夜将士联合打扫卫生,不时呼喝着拉菜的人小心些。
刘寻一直没搞懂皇宫的具体人数,杨服估计有两万五千人左右,杨措认为达到了三万,而杨控完全不在乎,他的眼里只有八千羽林军,余者不值一提。
杨氏之所以算不出来,是因为皇宫的消费直接从皇库里支取,而管理皇库的是太师赵言。
太师是一个没有品级的岗位,赵言本身也几乎不会主动在百官面前露头,他一般只在皇家的重大仪式中出现,站在皇帝旁边以示宗族的支持。因此杨服也没见过赵言几次,只告诉刘寻,赵言是高祖、文帝和赵鸿的叔叔,是皇宫里绝顶聪明的人之一。
今天刘寻不仅要见赵鸿,而且还要见赵言。
朱雀殿已经被清空,连侍卫和小太监都要退出殿外,议事厅里间只有五个人:皇帝赵鸿、太师赵言、大太监赵锐、侍郎刘寻和侍医陈成。
赵言或许已经超过八十岁,头发比杨服去世之时还稀疏,眼窝深邃,脸皮皱得似乎挤不出三滴水,但他的精神很好,此时正翘着腿坐在凳子上,手里把玩着两颗实木圆球,半眯着眼睛看着刘寻。
刘寻被他看得心里发慌,道:“太师,我有那么好看么?”
赵言笑道:“年轻人自然是好看的。”
赵鸿假咳两声,道:“刘寻,给太师说说太子的病情。”
刘寻明白了,赵鸿听出了自己昨日的假话,或者说不是全部实话,于是道:“是,陛下!太师,我与陈侍医都认为太子患的是血淤。血淤的产生没有明确原因,根据高祖和文帝的情况来判断,太子应该是遗传。”
赵言点头道:“赵氏许多人便是这样去的。”
“若是早期发现,那么可以通过服药、推拿、运动等方式进行缓解,寿命便会与常人无异。但太子已经是中晚期,血淤很多,最要紧的是有些随血流进了肺里。另外,我昨日替太子把脉,感觉太子脉搏不稳,应该是血淤入了心,这可能是太子脸色和唇色苍白的原因。”
赵言道:“如此严重?”
“嗯。淤血入肺,则气息断绝;血淤入心,则血脉不通;血淤入脑,则会卒中。这三样都很致命,太子三占其二。”
“还能活多久?”
“一般来说,五年之内只有五成;若是过了五年,那便只有一成。然而这也不是绝对的,尤其是如今太子的血淤还未入脑,这是好消息。昨日我没有欺君,若是长期服药,太子可以长寿。陛下,臣昨夜想了又想,觉得有四种药是必须常用的。”
“你说。”
“燕地的山楂、黑木耳;西番国的红花;南蛮的石斛花。”
这时陈成插嘴道:“陛下,臣附议。古书有此记载,只是臣不敢贸然尝试。”
“这很难?”赵鸿问的却是赵锐。
赵锐道:“陛下,咱们与西番国往来断绝。”
“嗯。”赵鸿点点头,对赵言道:“言叔,你以为如何?”
赵言看了看陈成。
赵鸿道:“陈成,你先退下。”
陈成行礼而退。
赵言道:“刘寻,太子可能传宗接代?”
“能,只是在行房事之时得万分小心。”
“孩子呢?”
“可提前调节,不影响寿命。”
“嗯。”赵言又对赵鸿道:“我认为太子不可轻换,抓紧时间给他找个太子妃吧。”
“皇后呢?”
“随你。不过我认为最好只是暂废此皇后,而不可新立皇后,否则以后会大乱。”
“朕明白了。”
赵言闻言即退,出门前叮嘱刘寻有空一定要去找他,给他看看病。
刘寻笑着答应。问题就是,不知道赵言住在哪里?皇宫可是很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