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步步都是陷阱
赵鸿的问题再次让刘寻不知所措。
过去一天发生了太多事情,刘寻一直疲于应付,总觉得自己犹如处于电影《迷雾》中的超市,意外一个接着一个。
最可怕的是自己看不到真相,而且越是自以为接近真相,反而离真相就越远!
赵图说皇后要弑君,说得言之凿凿、句句在理,然而它是假的!皇后只笼络了不到一百羽林军,就算加上那三个百夫长吧,撑死了也不到五百,怎么可能杀得了赵鸿?
梁二牛说太子身体倍儿棒,说得证据充分、逻辑完整,然而它也是假的!若不是运气逆天,太子都已经死了两三回了!
赵鸿根本就是一个顶级棋手,步步都是陷阱,步步都是杀招!
而现在,这位顶级棋手问的是如何下棋?搞笑呢?
“臣不知。”刘寻决定认输。虽说是穿越而来的两世人,但刘寻此刻不愿意却又不得不承认,自己的脑子跟赵鸿就他么不是一个级别的!
赵鸿耐人寻味地看着刘寻笑,道:“是不是觉得自己很蠢?”
“是。”
“当年朕刚来京城的时候,也是被杨公遛得团团转。喏,便是跟你一样的神情。”
“陛下,臣不明白。”既然认输,刘寻干脆就认个彻底。
“来,朕今日给你一个时辰,好好教教你。”赵鸿甩开袍子,大马金刀坐在凳子上,示意赵锐去泡茶、拿点心。
刘寻感激地再次向赵鸿行礼,道:“臣首先就不明白,陛下为何教臣?”
“你以为朕大发慈悲,还是以为朕无计可施?”
“正因为知道陛下都不是,所以臣才不明白。”
“三年来,杨公一直在观察你。你这人有两个优点,一个是不会背叛老师,另一个是不热衷官场。杨公认为你很干净,因此要把你留给朕。”
“陛下要臣成为不沉迷官场的天子门生。”
“朕认可杨公对你的评断,然而担心你是个蠢货。”
“陛下觉得臣是吗?”
赵鸿不置可否,道:“你需要再提高看问题的层次。朕问你,为何杨措在知道燕军南下的情况下,依旧坚持将龙虎军一分为三?”
“啊?是啊!大公子为何如此安排?”刘寻猛然发现自己忽略了这个重要的信息,按理说燕军既然一个月之内就抵达京城了,龙虎军应该全力备战才是!
“因为杨措猜到了朕和杨公的心思。”
“什么心思?”
“人人都知道龙虎军与燕军相拼,一定会两败俱伤。而两支队伍都是宁国的国本,你猜朕和杨公愿不愿意看到他们相拼的局面?”
“不愿意,但是陛下必须要削弱龙虎军,也要削弱燕军,因此最好的选择是他们都派一部分兵力去西征。”
“然。”
“陛下用太子和皇后来引燕军离开燕地。”
“你现在没那么蠢了。”
“臣早就应该想到的,燕军根本不可能替太子和皇后弑君,不是他们不想,而是他们没那个能力。”
“他们只能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得知朕要废了太子,李氏就必须率燕军南下。”
“事实上陛下并没有这个打算。”
“朕只需要传出风声,再封锁消息,他们自然会猜测,会迫不及待。”
“怪不得老师和大公子从来不跟臣说太子的问题,因为太子从头到尾都不是问题。”
“然。太子身体不好,这是事实,然而朕还有二皇子和三皇子。”
“陛下如何能保证燕军会过京城而不入呢?”
“你自己想想?朕给你个提示,太师。”
刘寻一拍额头,心想自己真傻,道:“陛下暂时废了皇后,让皇后和二公子去整理燕地。完了之后让皇后回京,陛下再次册封。同时陛下既不废太子,又立永平为长公主,这样李氏手中有足够的筹码了。因此他们就算不高兴,也绝不会反!”
“然。”
“可是陛下如何知道大公子不会反?”
“你又问了一个蠢问题。”
刘寻再拍额头,额头已经肿出一个小包,“让大公子通过西征这件事来整合官场,这原本就是老师的计划。陛下不会反对,因为能做到这个事情的只有大公子,大公子对此心知肚明。”
“你可以站在忠臣的角度,替朕想一想。”
“陛下之前不跟老师硬拼,一则是担心两败俱伤,二则是也乐于借助老师的能力。既然大公子有老师的能力,哪怕只有一半,陛下又何必吝啬三公之位呢?而大公子只要继承太尉之位,就一定不会反。”
“然。杨措是能臣,这很好,朕不是小气的人。”
“但陛下还是担心龙虎军,因此要再次整合羽林军,这便是陛下杀人,以及让三位赵将军跪一整夜的原因。”
“赵图勇猛无敌,但是脑子需要再清醒一些。”
“同时陛下还要整合京卫营。”
“你说巧不巧?刚好永平就说了你的好话。”
刘寻知道了,赵鸿要把京卫营交到他手上,但皇宫之内从来都没有巧合啊,心脉瞬间打通,道:“是陛下的安排。臣昨日还纳闷,进宫之前明明是要问梁二牛的,为啥突然就变成了从赵图将军口中得知宫廷秘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