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杨氏要言和 - 高端局,穿越小白成大佬 - 魏泽龙 - 其他小说 - 30读书

第30章杨氏要言和

杨服葬礼结束,血拼正式开始。

这是大伙儿的共识。

刘寻不知道各家都做了什么准备,这几天杨氏收到的消息既多且杂,有些是真的,有些是假的,更多是假中有真,真中有假,令人难以分辨。

天微亮,刘寻来到了文武门。

今日举行中、小朝会,中朝会的与会人员为在京三品以上官员。

五品的刘寻原本没有资格上朝,但是今天赵鸿特许他参与,以做杨服的丧事工作总结。

刘寻是跟杨措、杨控一起来的,团队中还有京城尹杨徽、刑部尚书陈威、匠部大将杨熙等人。杨熙是杨服的侄子,匠部相当于建设部门。

朱雀殿外小广场,王轩看到杨氏一派,别的不找,专挑刘寻,嘲笑道:“小朋友,你也是大臣么?”

赵鸿那张诏令让杨氏和王氏彻底没有了缓和空间,刘寻也不再故作亲切,朝朱雀殿虚空拱手,回道:“我奉陛下之令参会。怎么,王太学令这是要教我抗令不遵?这道题我可不会,若是王太学令同意,我可以拜王太学令为师,到太学求教。”

“哼!不知所谓!老夫以前倒没看出来!”

“王太学令年纪大了,眼花倒也是正常现象。”

正在此时,“咣...”的一个绵长锣声响起,太常侍赵锐走出门口,喊道:“众臣入朝...”声音同样绵长。

众人迈上台阶,走进朱雀殿正殿,随后解散以家族为单位的圈子,按照职能部门的不同,再组圈子。

过了一会儿,赵锐高喊:“陛下驾到...”

众人低头行礼。宁国朝堂不实行跪礼,只有在特别的时候,个人才会依据自己的需求跪拜。当然,皇帝强迫的另说。

赵鸿从屏风后转出,端坐于主位,道:“免礼。赐豫阳王赵浑、太学令王轩、吏部尚书杨措...坐。”

这都是老规矩了,权力大的、年纪大的就有位置坐。杨控是例外,因为一个小家庭不能坐两个。之前杨服在的时候,杨措也是没凳子的。

等到大伙儿都准备完毕,赵鸿道:“有事说事。”

王轩站起行礼,道:“陛下,老臣想问问,我孙儿王奉现在何处?”

刘寻腹诽,意思是上来就干呗?

杨控出列道:“回陛下、王老,臣有罪,王奉畏罪潜逃,还未抓获。”

杨徽也出列,道:“臣亦有罪。”

赵鸿道:“你们当时在服丧,怪不得你们。”

王轩又问:“陛下,既然王奉尚未归案,案情未明,陛下何故预先设定?”

矛头指向赵鸿,文人集团窃窃私语以作配合,给赵鸿增加压力。

名声就是有这点好处,王轩可以怼人怼天怼地,甚至随便乱讲,只要不是直接威胁皇权的话,那你就只能说他狂傲,而不能给他定罪。

这时李从背刺王轩,出列道:“回王老,我有证据。”

王轩气不打一处来,道:“有何证据?若是李司农胡编乱造,我王氏可不会认!”

李从从怀里掏出一本书,正是刘寻在书店里买的那个版本,道:“此诗集乃王奉所作,上面还有王老的序,王老不会不认吧?”

“是又如何?”

“王奉开篇第一首,‘府中多谈君’,请问王老,这里的‘君’,指的是不是陛下?”

王轩气结,哪个官员、文人在家里不八卦皇帝几句?这有什么稀奇的!

但是王轩又不好承认,谁知道你说的是好话还是坏话?人家就硬要说你讲了皇帝的坏话,你又怎么反驳吧?

这时文人集团中走出一人,是王轩的侄子、殿中史王龛,道:“谈论陛下便是谋逆么?李司农在家里喝酒时拍陛下几句马屁,是不是也属谋逆?”

李从不慌不忙,道:“那么后两句的‘永愉悦’和‘情意平’,指的是不是意属永平公主呢?”

“......”

人人都知道王奉追求永平公主,这本来没什么,平时大伙儿也没对永平公主有多尊重,或许还觉得她配不上王奉呢。

然而永平毕竟是赵鸿嫡长女,严格来说也是主子,因此臣子的确是不能讨论的,更不要说写诗调情。

何况王奉还印了传单,广而告之?

前面一句谈论皇帝,后面一句调戏公主,这就有很大的文章可以做了。

王轩不理会李从,道:“陛下!年轻男女爱慕,本是人之常情。王奉爱慕永平公主,何错之有?”

陈威出列,讽刺道:“按王老这样说,我刑部也别管那些私定终身的事儿了,反正爱慕没错嘛。”

这年头还是讲究明媒正娶的,男女没正式办理手续之前,按理说应该避而不见。

只不过按理说是一回事,实际上又是另外一回事。

如今社会风气相对开放,已经没什么人一五一十遵守这种违反人性的规矩了的。只要女方家长同意,一般就不会有问题。

然而要是女方家长不同意,而孩子们却私定了终身,甚至是已经有了实质性关系,那么女方家长就可以控告男方。

这种事情一般以赔钱作为结束。至于赔不起钱,或者说给不起彩礼的么,那就只能交给官府来做决定了。

这时赵鸿道:“刘寻,朕看遍了这殿里,只有你是年轻人,你觉得王奉有没有错?”

刘寻出列,道:“回陛下,臣以为王奉没错,臣也不相信王奉是一个经常在家里谈论陛下的人。”

“噢?你为何不信?”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