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无奈的太子
南阳郡王府。
后花园。
气氛凝重得仿若暴风雨前的死寂。
封代跪在赵楷面前。
“唉…”赵楷突然发现,自己这些天的叹息比圈禁在宫里的那些年还要多,“封刺史,你是国丈啊……”
封代磕头:“臣知罪!”
“起来,坐下吧,说说你是怎么想的。”赵楷的语气平缓。
封代站起身,再次行礼,然后坐下,道:“太子,彼时沈辞威胁臣,说若是执意要保刘氏,他便大开杀戒!”
赵楷的眉头瞬间拧紧,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愤怒。
赵翙也几乎同时皱眉,猛地喝道:“封刺史!都什么时候了,你还敢在太子面前说假话!”
封代吓得浑身一哆嗦,慌乱地又要起身下跪。
顾郁反应迅速,“嗖”地站起,双手用力将封代摁回座位,动作决绝,眼神无奈。
封代叹气,道:“太子,臣见甲营军阵严整,而李将军又单刀匹马而来,以为刘寻必败…”
“仁舅的威名如此不管用吗?”赵楷哂笑一声,“就算刘寻败了呢?你又要如何?你不怕沈辞杀我?”
“臣以为双方会两败俱伤。”
“噢?沈辞无伤退出京城,让你没有了勤王之功,因此你想要个救驾之功,所以你非要沈辞和刘寻不死不休。”赵楷的语调逐渐升高,已几近嘲讽。
“是。臣心存侥幸。”
“为何要侥幸?噢,你还希望凭借救驾之功,让父皇封嘉妃为皇后。”赵楷的眼神中充满了鄙夷,仿佛在看一个跳梁小丑。
“太子,这倒没有。臣只是以为,陛下和太子不喜欢刘寻掌握卫尉,梁二牛是刘寻的人。”
“嗯,你计划在战局胶着之时突然插手,找机会杀掉刘寻和听令于他的将领,自己取而代之。”
“是……”
“你没料到沈辞一心求死,战事一天便结束了,弄得你反应不及。”
“是…”
“错了便是错了,你此时来见我,又有何用?”赵楷的耐心似乎已经耗尽,声音中透着浓浓的不耐烦。
封代咬了咬牙:“臣以为,臣虽然在这件事上有差错,但刘寻对太子的威胁却是真的,而且此战过后还更甚。”
“那又如何?你杀得了他?”
封代的双手在袖中紧紧握拳,知道这是最后的机会,道:“此时李将军已离开,龙虎军和京卫营皆残,臣拼死一搏,未必不行!”
“好,就算你杀得了刘寻,若是杨将军从江东杀回来呢?你挡得住?”赵楷的眼神中充满了嘲讽与不屑。
“臣只杀刘寻!若是杨将军想杀臣以泄愤,臣亦愿意引颈受戮,只求太子善待封氏后人!”
赵翙气得满脸通红,脖子上青筋暴起,再次大喝:“封代!你真当我们是傻子么!你判断杨控不敢杀你,因为你认为自己是国丈,杀你等同谋逆!”
——
南阳郡外。
顾郁静静地捧着封代的脑袋,面如死灰,嘴唇紧抿,默不作声。
臣子们向来畏惧担负谋逆之名,而此刻的赵楷却不怕,所以他让封代自尽,这无疑也是对顾郁提议的拒绝。
永平长长地舒出一口气,紧绷的神经稍稍放松。
杨琴表面上神色冷淡,似乎对眼前的一切都毫不在意,可是紧蹙的眉头却暴露了她内心深处有着更深的忧虑。她不怕赵楷的暴怒,那种直白的愤怒至少是可以预见和防范的。
她真正害怕的是赵楷的隐忍,那是一种深不见底的黑暗,让人难以捉摸,也更加危险。当年杨服与她剖析赵鸿的性格时,就曾断言,赵鸿的谋略固然登峰造极,堪称世间顶级,但“隐忍”才是他最为致命的武器,也是最让人胆寒的特质。
刘寻心中想的跟杨琴一样。许久后,他道:“太子怎么说?”
顾郁抬起头,目光复杂地看了刘寻一眼,道:“太子说,他和你是一家人。”
刘寻听到这句话,心中五味杂陈,暗自叹息,封代与赵氏同样是一家人。赵楷此刻的选择,不过是无奈之举罢了。刘寻清楚,倘若此时是在皇宫之中,情况恐怕会截然相反,死的很有可能是自己。
永平见刘寻久久不语,心中焦急,忍不住开口劝道:“刘寻,咱们跟弟弟和好吧,原本也没什么。”
杨琴听到这话,顿时气得想打人,狠狠地瞪着永平,但最终还是强忍着没有出声。
“嗯。”刘寻微微点头,道:“顾郡守,你去处理州兵的事情吧,我一会儿就进城。”
顾郁默默地放下封代的脑袋,行了一礼,转身缓缓离去。
杨琴见顾郁走远,终于忍不住爆发了出来,冲着永平大声质问:“永平!你到底是刘寻的老婆,还是太子的姐姐?!”
永平的眼眶泛红,眼中满是委屈与迷茫,“都是。”
“这可不能都是。”虞玉函走上前,急切道:“太子想杀刘寻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你总要做出选择的。”
“他怎么就想杀刘寻了?”永平的声音不自觉地提高了几分。
杨琴道:“难道当初陛下不想杀阿翁?”
“想又怎么样?弟弟杀得了刘寻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