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求道问药
江东。
豫阳州。
刘寻在张琨家里,大快朵颐。
赵楷、永平、杨控和李放在吴东州府开会。刘寻对那个表面其乐融融,其实谁都想谁死的会议没兴趣,于是便与杨琴、虞玉函跑来豫阳州,美其名曰:为太子找药方。
不过豫阳州据说还真的有一个民间神医,名叫姚圣手,也不知道他本来就是这个名字,还是后来改的,反正大伙儿都这么叫,州府也是这么登记的。
刘寻在这之前已经让张琨找到了姚圣手,是在山里的道观,但姚圣手不肯出山,说是如果要见活人,那么就请京卫将军自己迈开双腿,否则只能见到死尸。
“张长史,姚圣手真是姚氏的?”
“很难说啊。”张琨一边给刘寻倒上新茶,一边道:“他自称是出自咱们豫阳的姚氏,然而之前姚氏族谱并没有他的名字,后来他名声渐显,姚氏才把他列入族谱。”
“他治病的本事如何?”
“很好,家父的腿脚便是由他治好。”
“嗯,那就走吧。”
——
吴山。
三清观。
姚圣手是个六七十岁的小老头,穿着邋遢且到处破洞的布衫。他听到动静,斜眼瞄到了刘寻,但是不打算主动打招呼,只是拿着竹叶扇子,猛扇炼丹炉下的柴火。
椭圆形炼丹炉高约一米,最大直径约半米,由精铁打造,可见姚圣手并不是外表看起来的那么窘迫,实际上极其富裕。而且他的官方关系肯定也不错,宁国对精铁的流动还是管制的,一般人不容易弄到。
“道长在炼啥?”刘寻不介意姚圣手的无礼,凑上前,抢过扇子,帮他扇火。
姚圣手先盯了盯刘寻的侧脸,确认刘寻是认真干活,然后再转头看红香枝,道:“刘将军已有佛光,还看得上道法?”
“咳,佛道各有千秋。”刘寻满头大汗。
“噢?具体是怎么个说法?”
“佛光普照,道法自然。一个是变而不变,一个是不变而变,谁才能证道,却也不好说的。”
“刘将军以为,证道之后会去哪里?”
“自然是蓬莱仙境。”
“蓬莱在哪里?”
“吴江作线扇作天,靸鞋跑向东海边。此去蓬莱无多路,只在姚师丹炉间。”
“哈哈!”姚圣手大笑,道:“这丹炉里炼的是天清丹!”
“道长的道观名为‘三清’,这么说还有地清丹和人清丹?”
“哈哈,还真有!刘将军懂得如此之多,莫非也是道友?”
“呃...”
杨琴和虞玉函瞪大眼睛,她们没想到刘寻还懂些道家的东西。
红香枝也暗暗吃惊,她之前只知道刘寻研究佛法。
“贫道猜一猜。”姚圣手掐掐手指,道:“刘将军求药。”
“道长算得真准啊!”刘寻夸张道。
“......”姚圣手看到刘寻的故作惊讶,反而不好意思故弄玄虚了,问:“啥病?”
“血淤。”
姚圣手再次郁闷,他本以为刘寻带那么多女人来,会说求子,“刘将军不像患有血淤之人。”
“不是我。”
“不能说?”
“嗯,除非道长出山。”
“哈哈。刘将军真有意思,这不是告诉贫道答案了么?”
“呃...道长可有办法?”
“看过才知道。不过嘛,在贫道出山之前,刘将军可得先给问诊费用。”
“道长直说就是。”
“刘将军既然能造佛首,想必捧个道首也不难的。”
这回轮到刘寻郁闷,“道长这就过分了啊,你是神仙,我不是。”
“好,那么咱们换个付费方式。”姚圣手略微沉思,道:“听闻刘将军是从异世界而来,那么贫道想问,道是何物?”
“法明也问过我这个问题。”
“刘将军怎么说的?”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这倒是佛门的说法。道家的说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