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呼吸支持治疗(3) - 麻醉安全与质量管理 - 李敬平邓贵锋等主编 - 其他小说 - 30读书

第31章呼吸支持治疗(3)

bipap的脱机程序为:1减少fio2≤0.5;2减少thigh至ie小于11;3逐步调整plow和phigh,使平均气道压力降低;4调整phigh和plow,使△p降至8~12cmh2o;5减少f至8次分,进一步降低phigh和plow至平均气道压,即cpap模式,再降低cpap至理想水平。

bipap具有很多优点:

1所设定的吸气压(phigh)不会被超出,甚至不会被病人强力作出的呼气所超出。

2在整个通气周期,均可进行不受限制的自主呼吸,不需要用极度的镇静和肌松药来抑制自主呼吸。

3吸气和呼气促发灵敏,压力上升时间和流量触发灵敏度可调,使得病人呼吸较舒适。

3.注意事项

(1)应在上午医务人员较多时进行。

(2)镇静、镇痛和肌松药作用已消失。

(3)呼吸和循环等符合相应指征,在严密观察和监测下撤离。

(4)撤离呼吸机后应继续吸氧。

4.停机困难

(1)停机困难的原因

1)病人因素:循环功能不稳定,心排血量低;肺部感染尚未完全控制;严重肺部疾病,呼吸肌疲劳及胸壁功能紊乱;营养不良及全身情况衰弱等。

2)呼吸机调节不当:通气不足和缺氧,呼吸做功增加。

3)气道因素:气管导管口径较细,分泌物阻塞和导管过深等。

(2)处理对策

1)维持气道通畅,控制肺部感染,达到“感染控制窗”。

2)对于通气功能不良和呼吸肌疲劳,可适当降低呼吸支持条件,甚至拔出气管导管,改为无创通气。长期机械通气患者,尽量采用辅助通气模式——simv、psv、simv+psv、peep、bipap等,让患者呼吸肌得到锻炼。

3)积极改善营养,保证每日摄入热量达到30~40kcalkg,同时减少碳水化合物的摄入。

4)对于心理依赖者,应帮助患者树立撤离呼吸机的信心和阐明机械通气的并发症、危害及撤离呼吸机的必要性。

5)维持循环稳定,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

(五)拔管

病人脱机成功以后,尚未完全清醒或分泌物较多而排除困难,则可暂时留管,待好转后再拔管。如果对病人呼吸功能估计不足,拔除气管导管后,有可能再插管。因拔管后不会减少呼吸功,同时拔管后90%以上病人存在喉水肿,但上呼吸道阻塞发生率不到2%。如有严重的上呼吸道阻塞征象,则应立即再插管。

六、机械通气并发症的防治

(一)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导管相关并发症

1.导管进入支气管

导管插入过深或因外固定不牢而移位,造成一侧肺不张。

2.导管阻塞

(1)分泌物多而稠厚是引起导管或套管阻塞的常见原因,分泌物常积聚和黏附在导管的尖端,发生阻塞而引起窒息,出现呼吸困难和产生青紫。为此,在机械通气期间应定期和及时吸引清除分泌物,如不能彻底清除,气管内套管可清洗,气管导管在必要时重新更换。

(2)套囊过度充盈而疝出至导管末端是堵塞呼吸道的另一原因,诊断的线索为用定容型呼吸机时呼吸道压力峰值骤增,用限压型呼吸机时则为潮气量降低,手控呼吸时感呼吸道阻力增加,吸引管不能通过气管导管,听诊于吸气时有异常的管性呼吸音。因此,当病人发生呼吸道阻塞时应立即将套囊放气,或减少套囊充气,如还不能改善,必须紧急调换气管导管。

(3)此外,还应注意雾化器湿化气体的效果,同时适当补液,防止分泌物浓缩黏稠。

3.气管黏膜坏死、出血

由于套囊长期过度充盈,压力太大,压迫气管壁,气管黏膜缺血坏死,糜烂而形成溃疡,也可损伤血管而出血,甚至有报告发生气管、食管瘘和无名动脉破裂而造成死亡。故遇有导管明显搏动,提示导管尖端或套囊位于动脉附近,应引起注意。长期施行机械通气时,尽量采用低压高容量套囊,避免充气过多,用带有双套囊的导管,每小时交替使用。

4.导管脱出或自动拔管

可造成急性呼吸衰竭,病人不宜多用镇静药,若劝告或其他使病人安静的措施无效,则为防止骚动和昏迷病人的自动拔管,应给予镇静和催眠药物。若导管脱出或被拔出可造成急性呼吸道梗阻而窒息,必须立即重新插管。

5.气管狭窄

狭窄常发生在气管切开部位而不是气囊充气部位,常发生在气管切开套管拔除后数天或数周以后。

(二)呼吸机故障引起的并发症

1.漏气

因vt不足,可观察到胸部活动幅度减少,呼吸机压力指标表上paw降低,低容量报警器发生警报。

发现漏气时,应先排除套囊充气不足或破裂,接着寻找常见的呼吸机漏气的原因,如雾化器贮水瓶是否旋紧,吸气等管道系统的接头是否松脱等。若一时仍找不出原因,则应用手控呼吸或更换呼吸机,然后进行彻底检查。呼气潮气量测定是一重要指标,一方面提示有否漏气,另一方面如潮气量低而未发现漏气,则可能是产生潮气量的机械装置失效。

2.误吸

即使气囊充气良好,但不能完全防止误吸,唾液分泌每天可达1000ml,如不常规吸引,部分可能误吸入呼吸道,进食进水时也可发生。

3.接管脱落

呼吸机与气管导管的接头及本身的管道完全脱开或扭曲,可使机械通气完全停止或呼吸道阻塞,气源或电源中断也会有致命危险。

4.管道接错

如把吸气端和呼气端管道倒接,就没有气体输出,病人可能发生呼吸困难或窒息,应暂停使用呼吸机,按说明书图纸详细检查重装。

5.报警装置失灵

病人通气良好时,报警器可发出声音,这是假报警,而有时病人通气不足而报警器又不响,所以使用呼吸机时也不能完全依赖报警装置。

(三)长期机械通气的并发症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