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麻醉手术中的不良事件(3) - 麻醉安全与质量管理 - 李敬平邓贵锋等主编 - 其他小说 - 30读书

第68章麻醉手术中的不良事件(3)

根据血气分析结果,首先纠正呼吸性酸中毒。如果存在严重代谢性酸中毒(动脉血ph≤7.1,be≤10),则考虑使用重碳酸盐50mmol(8.4%碳酸氢钠50ml)。

(2)必要时可持续泵注缩血管药(如肾上腺素或去甲肾上腺素)或正性肌力药(如多巴酚丁胺)。

(三)手术室内严重心律失常

对于引起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心律失常,往往需要立即进行识别和处理。

1.心律失常的解读

最好是用打印纸上的心电图波形来分析。推荐12导联心电图。依次确定:

1是什么类型的心室率;

2qrs间期正常还是增宽;(窄波心律失常qrs≤0.1s,宽波心律失常≥0.1s)

3qrs波是否规律;

4p波是否存在,波形是否正常;

5心房活动与心室活动的关系如何。

2.手术室内心电监护仪上发现心律失常的治疗策略

1评估重要的体征:气道、呼吸和循环。

2判定是否严重的心律失常(清醒患者的心血管综合征)。

(1)麻醉操作有无问题:1改善氧合,增加吸入氧浓度;2防治通气不足,检查petco2;3调节麻醉深度,改变麻醉药吸入浓度;4药物相互作用错误?

(2)外科手术有无问题:1眼或胆囊或膈肌或盆腔的迷走神经反射;2刺激下颌的三叉神经;3心排血量下降,空气脂肪栓塞;4意外失血;5注射肾上腺素;6操作触及纵隔。

3.手术室常见心律失常

(1)窦性心动过速

1)原因分析:1麻醉深度不够;2疼痛、外科刺激;3发热败血症;4循环容量不足;5贫血;6心衰;7甲状腺功能亢进;8药物作用:如阿托品、氯胺酮、儿茶酚胺类药物等。

2)紧急处理:处理包括纠正诱因。如果心动过速引起心肌缺血可以考虑β受体阻滞剂,但心衰和支气管哮喘禁用。

(2)窦性心动过缓

1)原因分析:1药物因素,如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洋地黄类药物、胆碱酯酶抑制剂、琥珀胆碱;2心肌梗死;3病态窦房结综合征;4颅内压增高;5甲状腺低下;6低体温。

2)紧急处理:

除非心率≤40次分或影响到血流动力学稳定,否则不需干预。然而,仍需:1及时纠正被忽视的因素,如停止外科手术刺激;2阿托品最大剂量可用到20μgkg静脉注射;3术前应用β受体阻滞剂的患者心动过缓往往比较顽固,偶尔需要异丙肾上腺素0.5~10μgmin。

(3)交界性房室结性心动过速

1)典型的12导联心电图表现:1短pr间期;2r波上的一个小上升支(δ波);3v2v5导联体波倒置。

2)紧急处理:1同时伴有低血压,尤其是患者在手术室内已被麻醉的状态下,首先行电除颤;2按摩颈动脉窦,可减慢心室率并显示出心跳节律,用于区别房扑和快速房颤;3腺苷可以降低传导速度,尤其适于抑制预激综合征中的折返性室性心动过速,首剂6mg静脉注射,2min内无效者再给予12mg,哮喘患者禁用;4β受体阻滞剂(如艾司洛尔)、维拉帕米、胺碘酮可以控制心率和转为窦性心律;但β受体阻滞剂和维拉帕米联合使用则可能导致严重低血压和心搏骤停;5避免使用地高辛,它可通过房室间额外传导通路加速传导,因此能加重预激综合征中的心动过速;如果已存在房颤则很可能因此恶化而出现室颤。

(4)房颤

1)诱因:1缺血;2心肌疾病心包疾病3纵隔炎;4二尖瓣疾病;5败血症;6电解质紊乱尤其是低钾和低镁血症;7甲状腺功能亢进危象;8胸腔手术。

2)紧急处理

(a)术中及术后48h内发生的阵发性房颤:1尽可能纠正诱因,比如电解质紊乱;2同步直流电复律;3血浆钾离子浓度正常时可以使用地高辛0.5mg稀释后20min内静脉注射,如此前已服用地高辛则禁忌;4胺碘酮尤其适于禁忌地高辛或者β受体阻滞剂的突发严重房颤;5维拉帕米5~10mg稀释后2min以上静脉注射可以控制心室率,而不会损害左心室功能。但若左心室功能很差或存在心肌缺血以及应用β受体阻滞剂有时可以导致心衰;6β受体阻滞剂如艾司洛尔可以控制心室率,但在已存在心肌疾患、甲状腺功能危象以及使用钙通道阻滞剂的患者使用则可能导致心衰。

(b)持续房颤且心室率≥100次分,必须采取措施控制心率:1洋地黄化:注意地高辛的治疗浓度通常为1~2ngml;2β受体阻滞剂或维拉帕米;3胺碘酮:注意胺碘酮、维拉帕米、硝苯地平等和地高辛合用时,会增加地高辛的浓度;4当房颤持续24h以上时,需在进行直流电复律之前给予抗凝剂以预防栓塞。通常从电复律3周前开始给予华法林,inr≥2时抗凝效果满意。

(5)房扑和房性心动过速

1)危险因素:1常见于风湿性心脏病以及缺血性心脏病或高血压性心脏病,三尖瓣脱垂患者也可见到。2房速可发展为顽固性房颤。3房速2∶1阻滞则是地高辛中毒的典型表现。

2)紧急处理:1麻醉状态中如果出现房扑或房速,首选电复律;2刺激颈动脉窦或者使用腺苷减慢房室结传导速度,恢复正常节律;3其他药物治疗同前述房颤的治疗。

(6)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1)原因分析:常见于先天性、缺血性、风湿性或高血压性心脏病。

2)紧急处理: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是术前放置临时起搏器的适应证。

(7)室性心动过速

1)危险因素:在术中可继发于以下因素。1低氧血症;2低血压;3液体超负荷;4电解质失衡(低钾、低镁);5心肌缺血;6注射肾上腺素或其他儿茶酚胺类药物。

2)紧急处理:1如果血流动力学不稳定首选同步直流电复律。但如果患者心室率很快甚至难以触及脉搏,则考虑电除颤以避免“t波休克现象”。如果患者情况并非十分危急,可考虑静脉快速注射腺苷6mg。如果是室上性心动过速,则兼具诊断和治疗作用。2利多卡因100mg静脉注射可使30%的患者室速恢复窦性心律,随后应持续利多卡因输注。3维拉帕米对室速无效,而且可能会出现更低的血压甚至心衰。4当利多卡因无效,可考虑胺碘酮,第一小时内输注300mg,随后23h内900mg。5起搏器超速起搏通过增加心率抑制室速。

(8)室颤心搏骤停见心肺复苏章节。

(9)传导异常心脏阻滞

1度房室传导阻滞如果在麻醉中出现,通常无须处理。

2度房室传导阻滞莫氏1型,通常不需要治疗,但2∶1型阻滞可出现血流动力学波动。

2度房室传导阻滞莫氏2型,可发展为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如果术前发现,需请专科会诊安装起搏器。

2度房室传导阻滞2∶1型,提示将会出现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因此绝大多数情况下需在术前经静脉放置临时起搏导线。

3度房室传导阻滞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如果术中短暂发作,多为迷走神经受到强烈刺激所致。此时应停止手术,静脉注射阿托品。

右束支传导阻滞常提示右心有病变。

左束支传导阻滞提示选择有病变,并可进一步解释心电图的改变。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