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评议分歧
昌实的话让孟博贤心里猛地一沉。他已经完全忘记这件事了,结果第二次综合考的成绩就这么猝不及防地放了榜。
第一名不是东六十四。
别说第一名,整个榜上都没有见到他们的名字。孟博贤虽然对这个结果有所准备,但真的站在榜下看到时,还是难受得说不出话。
顶上了第一名的东二十七比起高兴不如说是惶惑,昌实追着他们问道:“是怎么啦?到底是怎么啦?难道那些传言是真的……”
他说溜了嘴,一下住了口,用略带尴尬的眼神看着他们。
孟博贤一愣,问:“什么传言?”
昌实支支吾吾道:“没什么……”
“不就是南区那个臭小子说我们舞弊呗,”步决一下睡醒了似的,愤懑地一捶掌心,“一会儿上了演武台,看我不教训他。”
孟博贤沉默了。他不知道自己闭关读书的日子里外面的言语已经分散成了这样。如今四方榜放了,他们没成绩,岂不直接坐实了舞弊之名?
就这一会儿,周围人已经交头接耳地议论起来了。他们都压着嗓子,但那些议论声仍无可避免地钻入了孟博贤的耳膜——
“真想不到……”
“竟然是舞弊,看不出来啊……”
“真的啊……”
“那第一次是不是也……”
孟博贤听着那些议论声,心里难受至极。他想大声对众人说:不是的,是五纪为了维护大家的努力成果,说服学督不要重考,才主动放弃成绩的!
但这样说出去,又有几人会信呢?
你们真是太无私、太伟大啦!
孟博贤脑补出了一个讨厌的声音,瞬间没了任何解释的力气。
他真后悔,若是当初能再机灵一点,就不会弄成这么个结果,还带累得他们三个也要遭人议论。
他想对舍友们道歉,但他知道他们不需要,也不会接受他的道歉。这样多余的表态仅仅是为了令他自己好过一点,对于整件事情没有任何帮助。
突然,有人从边上轻轻捅了他一下,是程五纪。
“你看这个。”程五纪递过来一本书,是这次的《四方榜册录》。他翻开的那一页上写着东六十四的寝舍号,底下却没有明细分,只有一行字:
评议分歧,待定。
这一行文字令孟博贤原本坠到了谷底的心又缓缓回升起来。
这是否说明他们还有希望?又或是学督不想让他们太过难堪而做的修辞?
孟博贤不能确定。但他急切地希望让所有人都看到这行字,让所有人都知道:看,老师们并没有认定我们舞弊!
但他已经切身地学到了:人们往往是瞎子和聋子,只有想要知道的时候才会打开眼睛和耳朵。
于是孟博贤转向了站在四方榜一侧的晏仪,大声道:“管员,《四方榜册录》出了吗?我们东六十四的成绩是怎么回事?”
周围倏地一静。晏仪看过来,笑道:“当然出了,跟上次一样在琳琅宝册里。你们的分……学督说太难评了,再让他研究几天。”
晏仪的话重新点燃了孟博贤的希望,他赶紧问道:“这么说,我们会有分的吧?”
晏仪说:“当然,无论评议结果如何,你们一定会有一个分数。”
当然,晏仪没有明说的是——
零分也是分。
但这样的表态已经是孟博贤想要的了。他看见许多人在掏摸琳琅宝册,此后再生出议论,也多少缓和了一些。
“舒服点了?”登上穿云舟时,程五纪小声对他笑道。
“还行,”孟博贤强笑道:“就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出结果。”
学督大人,春假那么多天都不够你评议的吗?是死是活,倒是给个准话啊!
他算是感受到了什么叫“刀悬在头上比砍下来更可怕”。原先想到要没分了,他还只是难受;如今拿不准有没有分,他便时而满怀希望,时而满心难受,心情就跟过山车一样,几秒钟就大起大落好几下。
穿云舟拉着他们来到了锻体课的场地。毕竟是放榜第一日,走到哪里都免不了议论纷纷。孟博贤如今格外不想看见南区的人,便找了个角落避着,等到众人都跑完散开了,才独自上了跑道。
小乌狸们还跟以前一样不知从哪里钻了出来,亲昵地与他蹭蹭。风绵绵高兴地同他报喜:“我们上榜了!第四十九名!”
孟博贤专注自己的烦心事,都没注意到这茬,忙道:“恭喜了!”
“嘻嘻嘻……”它兴奋地打转,又忍不住扒拉孟博贤道:“我爸爸妈妈都没上过榜呢,我爸爸妈妈的爸爸妈妈也没有,我是我们家第一个!”
“真了不起。”孟博贤笑着伸手挠它的后颈,衷心称赞道。他相信风绵绵很特别,据其他小乌狸的表现来看,它在族里大概属于“社交恐怖分子”那一挂的。
风绵绵高兴了一阵,一时又蹲下来,露出了担忧的神色,“可是,你们的分数是怎么回事呢?”
它身后,一大堆黑色的小脑袋齐齐探过头来,孟博贤果断道:“我们没舞弊。”
“我就知道的!”风绵绵立起了身体,庄重道:“我都跟他们说,不会的,你们才不会舞弊,一定有别的原因!”
黑色的毛团子们挤在一起,也纷纷点头应和:“对啊对啊,一定有别的原因。”
孟博贤很感激这一群毛团子的信任。虽然它们可能并没有太多主见,只是单纯地跟随风绵绵倔强的判断,但他真的就此好受了一些。
跟众狸又聊了两句,孟博贤开始了他日常“跑到晕”的锻体计划。但当他从晕厥中恢复时,他的心情又跌了回去。
不出他所料,久乏运动且心神不宁,他的跑步成绩从考前的三千七百米又掉下来一截,回到了三千出头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