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初战敦煌 - 魏烈 - 清水茶汤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魏烈 >

第102章初战敦煌

“儿郎们,汉军大部队已经被单于围死在了天山,现在的汉军就剩下一帮老弱病残在守城。建功立业就在今天,先登城池者赏千金,赐美妾,官升三级。”

西域反攻的顺利经验让叛军更加笃定现在的西路汉军只剩下一个空壳子,完全就是加官进爵的最好垫脚石。面对这样的‘软柿子’,叛军们也不将就什么战术技巧了,直接选择四面合围,同时攻城。

骄兵必败,哀兵必胜。叛军们的大意很快让他们付出了血淋淋的代价,在没有云梯、冲车等大型攻城器械的支持下,单凭简单的木梯怎么可能会攻破装备齐全的敦煌坚城呢?

“高将军,叛军距离我敦煌城还有三百步,我们是否要动用弩箭驱逐他们?”

“不着急,放叛军们靠近些在行还击。命令全军上下,听我号令,统一行动。如有违反者,杀无赦!”

为了稳定军心,高顺对外宣称要守卫敦煌。但是他心里明白这一仗的目的是尽可能的削减叛军势力,让他们短时间内无力东进,不是为了保住敦煌。

因此即使他知道现在是驱逐叛军,延长守城准备时间的好时机,他也不能下令反抗。他要在叛军们没有对他们引起足够重视的时候,消减大量敌军,在叛军身上咬下一块肉来。

“回禀将军,贼军距我还有两百五十步。”

“贼军距我还有两百步。”

……

“贼军距我部还有一百步,将军不能再等了,再等叛军们就要登上城池了。”

正当传令兵以为高顺依旧想要放近敌军时,他猛地睁开了双眼。

“传令各部,开始反击。”

‘嗖嗖嗖’箭雨从敦煌城墙上覆盖了整个敌军前锋,由于他们没有任何防备,又站的比较密集,一时间叛军伤亡惨重。剩下的幸运儿不得已抛弃了同袍兄弟灰溜溜的逃回了大本营。

经过营中书记官的简单统计,我们仅用了五波箭雨就将叛军的一个万人方阵歼灭掉了八成以上,算是为守城战开了个好头。

“传令各部注意警戒,分批休息。再去找后勤曹官,让他们趁着夜色去战场上收集箭矢。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们还会有场硬仗“”要打,所有物资必须要精打细算的使用。”

城墙上面士气高涨,欢歌笑语。城墙下面一片死寂,叛军将领们不复上午的豪气干云,一个个宛如霜打的茄子般——蔫了。

“这狗日的敦煌怎么这么难打,今天儿郎们损失了八千有余,连城墙都没能上去。以往我们扫荡西域的时候,坚城打下来的海了去了,也没吃过这么大的亏啊。”

“就是就是。”一旁的羌戎将领也对鲜卑将军的话表示赞同。“我们这次出来,本来就没有带来多少兵马。

现在这还没登城就折损了八千,要是多来几回这样的损失,我们手头的儿郎们可就消耗的差不多了。”

枪杆子里出地位,有兵就是草头王。他们名义上服从鲜卑、羌戎单于、狼主们的指挥,是他们手底下的战将。

但事实上,他们的权利源自手上的兵马。要是在这里把老本都拼光了,即使得到了单于狼主的赏识。到了草原上,还是被人鱼肉的命。

“要不我们越过敦煌,继续往东进发,兴许那边会好打一些。”众人纷纷赞同这个提议。毕竟他们打仗一是响应首领号召,二是为了从中渔利,大捞一笔。

敦煌郡他们进去过,经过上一次的洗劫早就穷的吃土了。即便是在攻陷一次,也只能是完成首领的计划。自己的部落一点好处都得不到,远不及纵兵深入汉地劫掠来的好处更多。

‘哼!蛮子就是蛮子,‘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道理都不懂。如果现在不把敦煌的汉军势力连根拔除,等到洛阳援军一过来。

前后夹击下,还有你们还好日子过?一个两个的通通都要滚回草原喂一辈子畜牲去。’

宋康(叛乱军阀宋建的弟弟)虽然很鄙视盟友们的短视,想要抛开这帮废物单干。但他手上只有三千叛乱汉军和五千从西域各国拼凑的仆从军,根本承担不起围攻敦煌的任务,最终还是要倚仗鲜卑羌戎手上充足的兵力。

“我认为敦煌不得不打,如果我们饶过敦煌,围攻其他城镇。我们的损失确实少了,但是粮草供给怎么办?单于的命令又怎么办?相信大家不想为了一点点钱财,就把自己的小命搭进去吧。”

众人沉默,良久无语。他们都明白宋康说的是实话,但是让他们继续拿部落勇士去填敦煌的无底洞,他们是万万不可能同意的。

宋康见大家心里都有些动摇了,这才把自己的计划合盘托出。

“诸位,敦煌城坚兵强,不是短时间内可以攻克的。只有连续不断的攻城,以疲兵计拖垮守军,我们才有成功的机会。”

“你小子说的这不是废话嘛!谁都知道这个道理,但谁家儿郎的命不是命?谁能舍得拿儿郎的命去做这时事?”

人海战术谁都懂,但是他们处于不同的目的都拒绝提及这个最有效计划。现在宋康把这个盖子掀开了,这不是逼着他们去堵抢眼嘛!

“诸位你们都误会了,宋某可从没说过要拿勇士们的命去填啊!”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