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九边叛乱 - 魏烈 - 清水茶汤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魏烈 >

第99章九边叛乱

“弟兄们,朝廷不仁,官吏不义。为了一家老小,为了填饱肚子,反了吧!”

世家们肆意妄为的压榨终究还是激起了民愤,引起了九边塞军的大规模叛乱。不过他们做事不留痕迹,处理的太过于干净。让叛军认为是朝廷的不作为才导致他们沦落到这步田地,将愤怒都发泄在了以刘宏为首的朝堂大佬们身上。

自宋建起乱兵于西域后,一月时间内大汉境内出现数不胜数的叛军响应他的号召,其中以赵郡申豹、吴郡华忠这两支起义部队最成规模。

塞军的动乱让长期处在汉朝威压下的西域诸国动了歪脑筋,他们北结好鲜卑,南迎合羌戎,结盟与瓯越、南蛮。明显是想趁火打劫,趁着大汉内部动乱,脱离汉朝西域都护府统治,恢复独立王国。

祖宗基业岂可弃之不理,为了尽快压制西域的分离倾向。刘宏决定冒兵法之大不韪,在冬季出兵西征。

自大汉立国以来,承平日久。在出兵之前才发现兵是有了,但可堪一用的中层军官竟然寥寥无几。虽然可以暂缓军事,从地方征召军官。可是时间不等人,这一来一往最起码需要三个月的时间才能凑齐人数。

根据玉门守军回报,西域诸国以月氏、龟兹、乌孙三国为首组建起了一直庞大的联军配合宋建叛军正在清缴忠汉势力,整个西域形式已经是危如累卵。如果等到三个月后再出兵,恐怕汉朝在西域仅有的几个支点也要被叛军拔除,汉室在西域几百年的苦心经营将化为泡影。

这是刘宏不能够接受的的,也是刘宏不允许发生的。可是这么大差额的军官一时间要他到那里去凑呢?这些人才可不是大白菜,随便刨个坑就能弄到的。

这里茶汤插一句嘴,汉代的军官体系按照只能划分为三种。低级军官要求令行禁止,指挥得当;中级军官除了这两条外,还要加上安排粮秣,管理日常军务;高级军官要求有敏锐的战略眼光,把握战机,获取胜利。

这三者中,中层军官最累,也是最为重要。他们就像主帅的手脚,辅助主帅处理琐碎事物,以保证主帅有足够的精力对敌。对上能辅助军务,对下能知兵打仗的人才都是军队的骨干力量,那里那么好凑。

“陛下莫慌,奴婢这里有一计可解陛下燃眉之急。”

“欧,阿父快快说来。”

什么办法呢?那当然是坑队友喽。张让事先早就知道各家部曲除去家生子外,大部分都是挖的军队骨干力量。现如今皇帝缺军官,他就想让皇帝征召各家部曲入伍。

无本能得三分利,老实说刘宏确实动心了。但他又怕自己强行征召惹怒了在京大臣,把自己唯一可用的援军也给搞得离心离德,那样自己可真就成了孤家寡人人了。

“陛下,可是在怕开罪于诸臣吗?”

“阿父说的正是朕所担心的,现如今天下贼人四起,周边又有诸戎窥探。世家内患未消,外敌顷刻而至,由不得朕不担心。”

“陛下无需担忧,谁说只可以征召部曲呢?”

刘宏被张让的话惊的一挑眉。

“阿父难不成是想连同世家子弟一并征召?世家子弟什么德行,阿父你还不清楚吗?那就是一摊扶不上墙的烂泥,让他们去平叛这不是给将军们添乱嘛。”

“陛下您多虑了,那塞外蛮人不会冶铁,用的弓箭箭头都是骨头的。塞军虽然装备好一些,可自先帝朝以来就停止了装备的供应,想必也好不到那里去。

对于精甲强弩装备下的强军来说,就是砍瓜切菜,白赚功勋。有如此好事,世家这群吸血鬼怎么可能不掺和一脚呢?”

虽然有了张让的论据,可是刘宏还是有些不放心。出动世家子弟不是一件小事,万一出点什么意外,他这个皇帝也就快当到头了。为了稳固刘宏的信心,张让又对他耳语了一番话。

“陛下,朝中大臣们都不太赞同冬季劳师远征西域。如果不让世家子弟入伍参军,怕是会有人在这件事上搪塞陛下。”

‘收复失地乃是当朝第一要务,即便是失地,也不能在我这一朝开头。要是真把西域丢了,那我还有何脸面下去面见列祖列宗?’

为了帮自己的远征保驾护航,刘宏捏着鼻子默认了世家子弟入伍的事实。随着一纸征兵文书传出宫外,洛阳城勋贵大臣们家家齐披甲,处处马蹄音。

在极短的时间内,拉起来一只可堪一战的队伍开赴西域平叛。为了让我们兄弟俩立下战功,从养闲人的太子府里出来谋求一个好差事,曹老爹这回算是大出血。

不但把借调去训练家丁的徐晃调回来护卫,还从陈留、许都两个大本营调来了夏侯惇为我们保驾护航。

算起来现在我手头能够调动的猛将已经一手之数(高顺、徐晃、颜良、文丑外带外援夏侯惇。),力量还真是前所未有的宽裕。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