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承担后果
“长辈?若儿,你倒是说说,他如此行事,可有拿咱们当晚辈儿?那么咱们为啥还要拿他当长辈?!”何氏怒不可遏。
就连账房们都愤愤不平起来:“帮中兄弟们的银子,每一块都带着血,这么白白被人贪了去,实在咽不下这口气。”
纪芷若张了张嘴,却怎么都找不出为祖父辩解的说辞,只得说:“这件事等年底再议,往下来吧!”
其实,谁都知道,到了年底,这笔孝敬银子,还是要给的,因为他们根本无力反抗!
那时,纪思源已成了白身,对祖父的忌惮越发大了。
理账继续进行了下去,纪芷若却有点儿魂不守舍。
四房离京时,纪芷清已九岁了,她清清楚楚地记得,祖父如何义正言辞地告诉她,要和纪思源一家撇清关系,以保阖家平安,一次又一次。
她对四房的亲情,就在祖父这样的教导下,消磨了个干净,并且毫无愧疚。
就连写给纪芷若的那些家书,也是在祖父的授意下写的,每一封都经过了祖父的审阅。
而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从年幼的纪芷若那里,了解四房的动向。
哪承想,纪芷若那般懒惰,连字都写不全,从来没回过信。
当然了,对这一点,没重生到纪芷若身体里之前,她是不知道的。
纪芷清只觉得纪芷若无情且无礼,若不是不愿让祖父觉得自己做事没长性,纪芷清给纪芷若的单方面通信,恐怕早就断了。
只不过,坚持下来的结果是,那些信无情无趣到纪芷清自己都看不下去。
为此,前世林山县出事后,纪芷清相当内疚,觉得是自己没做好祖父吩咐的事。
她若用点心,提前从纪芷若那里打探到些消息,祖父恐怕不会这般束手无策。
如果,她能早点发现纪芷若行事这般无忌,适当地规劝几句,哪怕是哄骗纪芷若,京城有合适的成亲对象,或是瘦身的法子呢,惨祸也不会发生得这般突如其来。
祖父在言语间,也时不时带出这种意思,使得纪芷清悔愧更甚。
以至于,无论是和谢博衍退亲,还是嫁给荣锦侯,她不仅毫无怨言,还主动配合。
纪芷清从十岁起,便在祖父的教导下学理账,到了十三岁,纪家外院的账目全部由她打理,就连祖父的私账也不例外。
祖父曾多次说,什么事都不会瞒着她,只有这样,她才能迅速成长,有一般闺阁女子所不具备的才能。
因这份难得的信任及呵护、教导,纪芷清才对祖父感恩戴德,恨不得为祖父肝脑涂地。
可是,纪芷清始终不知道,纪思源给祖父的这笔孝敬银子,就像她不知道,科考舞弊案中,祖父和谢书恒的私下交易。
那么,祖父说的,什么都不瞒他,又有几成可信?
何氏被纪芷若一言点醒后,有的只是愤怒,纪芷若想通这些后,心中却充满悲凉。
这种被至亲至敬的人辜负了之后的伤心和痛楚,哪怕是心境超然的纪芷若,一时间也难以承受。
看出了纪芷若的不妥,何氏面带不忍地说:“若儿,你累了吧,咱们歇歇吧!”
从开始理账到现在,已过去了一个多时辰,连账房都面带疲惫了。
“不!”纪芷若打点精神:“今日必须把总账理完,后面的事才好进行。”
何氏叹息了一声,没再劝了。
发生了方才的插曲,何氏才明白,纪芷若所做的这些事,是多么重要和迫切。
在过去的十多天中,当纪芷若严格要求下人守规矩,将所有不肯卖死契的短工、帮闲立即打发走时,何氏觉得这孩子有些冷情。
当纪芷若将到了林山县后,自家置办的所有田产、宅子、铺子出手,就连那些只挂干股的生意也转手不再做了时,何氏认为女儿是初当家不知柴米贵。
当纪芷若把但凡在当初交易时,何氏用了手段强买强占的,都寻找原主儿,不仅原价转卖,还适当贴补了一部分这些年来的收入时,何氏猜这孩子是被吓破了胆子,小心过了头儿。
到了此时,何氏深切地意识到,原来是她错了:自打他们离京,甚至从父亲知恩伯离世起,他们就已无依无靠,万事小心,实属必须!
骄纵跋扈了二十六年的何氏,没被长辈们管教好,罔顾义兄下属们的劝告,却被自家女儿驯服了,当然,她并没意识到,这,只不过是个开始。
用了差不多两个时辰的功夫儿,纪家的总账理完了。
纪芷若放下笔,吩咐的第一件事是:“立即通知帮中的兄弟们,从今年起,无论是我们的还是祖父的孝敬银子,都不用再给了,让他们凭本事自行打点。”
帮中人和官府交往频繁,没了大靠山,小靠山总能给些助力。
“当然,我们能做的,自会尽力周旋,做事之前,如果他们信得过,定要与我们商议。”
就算纪思源没了官身,纪芷若相信,凭着自己的本领,也能帮上一二,没了权势,她还有脑子!
遇到挫折不慌不乱,不委屈抱怨,有多大碗吃多少饭,竭尽所能寻求破解的办法,这是纪芷若的生存之道。
不管自己遭受了多少不公正的待遇,正经受着怎样的困苦,都不推脱肩上的责任,对身后的人尽力相助,这是纪芷若冷淡外表下的深情厚意。
“大小姐高义,待兄弟们恩重如山呐!”纪芷若话音未落,一个账房已起身高喊,接着便跪了下去,其他的账房紧随其后。
他们以及纪家所有的下人,与帮中的人,都是同一出身,不过是因才能和自己的选择,才做了不同的差事。
就算他们和帮中的人没关系,跟了纪芷若这样的主子,他们也觉得幸运至极,甘愿尽忠、拜服!
何氏也激动得红了眼眶,只觉这辈子从没花过这么值得的银子。
纪芷若示意账房们起身,继续吩咐对家产的处理,因方法和处理嫁妆时一样,账房们连笔都不用动,轻松地点头应下。
最后,纪芷若命他们找人改建宅子,就是他们现在身处的县衙后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