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篇断臂 - 新娘 - 吴克敬 - 其他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其他 > 新娘 >

下篇断臂

牛少峰说得没错,新故事确是一个与“新娘”相关的故事。

新的故事依然没有偏离激浪浩荡的黄河,如《新娘》的故事发生在山陕边境的风陵渡,《废戒》的故事发生在禹门口,而这一被我题名为“断臂”的故事,则继续北上,要到晋陕峡谷上游的虎跳峡一带去寻找。

传唱得全国人民耳熟能详的陕北信天游《四妹子》,即是这个故事最为脍炙人口的一个证明。

如今年老了的四妹子王凤英,还健康地生活在她的故乡四十里铺,她的确不知道那个给她造成重大伤害的羽田仲雄,现在是个什么样子。但陪着羽田仲雄的孙子羽田守一是知道的,在北海道他们的家里,孙子羽田守一看见闲暇时的爷爷,总会翻弄一副扑克牌。那是以西方雕塑为题材印制的扑克牌呢,其中少了一张红桃k。爷爷羽田仲雄原是大阪艺术学院的高才生哩!他把那副雕塑艺术的扑克牌,翻弄得烂熟于胸,他以各种形式进行排列组合,但翻弄到那张红桃k时,就只有空缺下来,羽田守一不知道空缺的红桃k是一张什么雕塑,他问过他的爷爷羽田仲雄,爷爷羽田仲雄给他说了。

爷爷羽田仲雄说:“是张维纳斯呢!”

羽田守一问爷爷:“你把维纳斯丢了?”

爷爷羽田仲雄说:“怎么能丢了呢?我没丢。”

羽田守一再问爷爷:“哪?”

爷爷羽田仲雄摆了摆手,说:“你有机会去中国一下,给我找一找。”

署名国家级的农高会,在被称为农业硅谷的杨凌农业开发区剪彩开幕了。作为新闻记者,我穿梭在气球飞舞、彩带飞扬的农高会现场上,努力地寻找着我想着笔的新闻线索。真是不错呢,我听到了一曲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信天游,那就是响彻了陕北,又唱红了全国的《三十里铺》。我没有犹豫,在人群里左冲右突,循着那脍炙人口的信天游而去。我走得越近,那悠扬的曲调和纯真的歌词,就越清晰地直往我的耳朵眼里钻:

提起个家来家有名,

家住在绥德三十里铺村,

四妹子交了一个三哥哥,

他是我的心上人……

还没有走到那家播放着《三十里铺》的展位前,我即发现一队身着农家衣裳的陕北婆姨,各自举了一个牌子,有模有样穿行在人群里。我把牌子上的艺术字一一看过去,是这样一行字:四妹子土特产经贸公司。顺着她们再往前靠,我就看见了那个写着同样招牌的展台,有一位身姿苗条、举止大方的女子,站在里边热情地向陆续围来的宾客,介绍着她展台里的物产。作为《西安日报》的记者,我到陕北去过许多次,知道陕北的特产都有什么。在这家展台里,不难看出,既有陕北的黄小米、黑小米,还有黑豆钱钱、黄豆钱钱和红小豆、绿小豆等,不下二十种的农特产品,而且,每一种产品都很地道。别的不去说了,只说这黑豆钱钱和黄豆钱钱,就十分不同了,一粒一粒的黄豆,一粒一粒的黑豆,都是返潮后人工砸出来的,砸的时候,不能用碾,不能用铁器,所以就更不能用现代化的机械了。砸钱钱只用石头,一块大的垫底,把黑豆、黄豆放在上面,手握一块小点的石头,对着大石块上的黑豆、黄豆砸下去……只是这简单的一砸,手上的功夫却非常了得,一粒粒的黑豆,一粒粒的黄豆,用的分量是不一样的,有的要多用点力,有的却不能太用力,该用力的不用力,就砸不扁,不该用力的用大了,就会砸碎,这样就会坏事,出不了好钱钱。我做记者工作,起初下农村采访,在陕北见到这个情形时,还嘲笑他们生活在石器时代。被我嘲笑的对象,他们一点都不为我的嘲笑而气恼,相反还自豪地说,他们乐意生活在石器时代。这使我一点脾气都没有,而且在以后的日子,我下陕北农村,吃了农家锅灶上熬煮的钱钱饭后,觉得老百姓的自豪是有道理的,我们的生活,向现代化发展是对的,而有些生活,哪怕停滞在石器时代,也是不错的呢!四妹子公司展台里摆放的有着“四妹子”商标的农特产品,不是陕北人可能看不出门道,像我这样常去陕北采访的记者,拿眼一瞄,就看得出来,那所有的物产,绝对是陕北厚土里生长出来的,而且又绝对是用陕北特殊的加工方法炮制出来的。

我把挂在胸前的照相机举起来,对着四妹子展台,哗哗哗哗连拍了好几张。

照相机强烈的闪光,引起展台内女子的注意,她把向着咨询者仔细介绍着的眼睛抬了抬,看向了我,对我很是友善地笑了笑,又偏过头去,和围在她展台前的咨询者交流了起来。

我没有往前挤,离开展台三五步远,静静地等着,等着咨询者都离开的时候,我好靠近了,与展台内的女子做些交流,并想通过与她交流,丰富我的新闻采写内容……有些年头了,陕北的延安、榆林,呈现给人们的,除了黑色的煤炭、黑色的石油,好像就没有其他吸引人的了。事实如此,敢于冒险的人,不论陕北本地的,还是全国其他地方的,南腔北调,好像中央红军当年到陕北一样,络绎不绝,四面八方,都向陕北蜂拥而来。那时候,大家投奔延安,到陕北来,为的都是一个目标,推翻旧世界,建立新中国。陕北的山山水水,陕北的小米和大红枣儿,养育了中国革命,使中国走向了一条强国富民的幸福大道。而今,蜂拥到陕北来的人,依然怀揣着强国富民的梦想,但也不能排除,其中也有淘一把金子而去的投机者……在新闻采访活动中,我就接触到了不少这样的人。我为他们的目的而悲哀,希望他们端正态度,多多认识陕北,为陕北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可是我很失望,林立的石油钻井井架、堵塞了交通的运煤车辆,让一部分人的腰包鼓得很高,账面上的数字积累得很大,他们富起来了,但他们的精神世界却难说与他们的经济收入相适应。倒是相对落后贫穷的陕北百姓,依然纯朴着,依然厚道着,把陕北的土特产,以陕北特有的方法加工出来,带到盛大的杨凌农高会上进行展销,我眼前的四妹子土特产经贸公司和那位年轻貌美的女子,应该就是这样的人。

展台前,有人走了,自然又有人来了,络绎不绝……守在展台里的女子,发现我站在那里久了,怕慢待我吧,就向围着她来的咨询者们说了句什么,抽身出来,向我走来了。她的步态是优雅的,脸上的表情是大方的。

她走到我的面前问我了,说:“你是记者吗?”

经历了多少采访对象,面对她,我却毫无来由地心慌。为了掩饰,我把挂在胸前的记者证向她亮了亮,说:“你看呢?”

她说:“我早看见了。”

几句对话下来,我竟有些语塞,不知道还应该与她说些什么。幸好有她展台里放着的那台录播机,车轮子一般播放着《三十里铺》。这时,开头的一段刚播过去,播到了中间一段:

三哥哥今年一十九,

四妹子今年一十六,

人人说咱们二人天配就,

你把妹妹闪在了半路口。

我没话找话地说了,借着信天游《三十里铺》,我问她:“是你自己唱的?”

她的脸红了起来,红得像是一抹飘拂在闹市中的红纱巾。她说:“唱得不好。”

我说:“信天游还是咱陕北人自己唱着好听,有味儿。”

她说:“可不是嘛,外面的人唱,声可能大,音可能高,但没咱陕北唱的那个滋味。”

我俩这么说着,说得就很近了,因此,我问她:“四妹子土特产经贸公司?你用这个名字,可能是要侵权了呢!”

她的脸色依然红红的,说:“我侵谁的权吗?告诉你大记者,我有四妹子授权的呢!”

我说:“四妹子她……”

虽然我的话没有完全问出来,但冰雪聪明的她,就知道我接下来的问话是什么了。她说:“四妹子是我的亲姑奶奶,我是四妹子的亲孙女。”

我“哦”了一声,就很开心地说:“那你就是小小四妹子了!”

她说:“可以这么说。”

在榆林,她姑奶奶四妹子家喻户晓,小小四妹子虽然没她姑奶奶的名气大,却也是有些小名望的。

四妹子的名气,来源于她年轻时的一段传奇。

小小四妹子的名望,来源于她演唱信天游。

展台前聚集的人多了起来,我不想太打扰小小四妹子,与她相约,展会休息的时候,好好说说她的姑奶奶四妹子,还有她小小四妹子。

小小四妹子不知道,我也不知道,有个叫羽田守一的日本小伙子,在农贸会上也受陕北民歌《三十里铺》的吸引,在人群里挤着,向她的摊位前走来。

瞌睡遇着了枕头……我正说要抽出时间到陕北去,在黄河虎跳崖寻找四妹子王凤英哩,人没有动身,倒先在杨凌农高会上见着了小小四妹子。

这使我的采访,超出想象地提前进入了状态……那是一个真实的秋日,陕北的山山水水,因为季节的变化,到处斑斓多彩、云淡风轻,还有烂漫缤纷,四野畅朗,大家都在议论,那都是因为听得见四妹子王凤英的歌声,那都是因为听得见三哥哥刘唢呐的唢呐声……不幸总在幸运里生,1938年秋天的时候,一十六岁的王凤英和一十九岁的刘唢呐的心境,被日本鬼子侵犯晋西北的枪炮声破坏了,他们没有了那样的好心情,年少的他们,心里充满了恐慌和惊惧,他们没有心思唱着信天游、吹着唢呐享受秋天的美好了。

浊浪滚滚的黄河,像是天上的银河落到了地上,森然地把四妹子王凤英和三哥哥刘唢呐隔在河两岸。这时的他们,既没见过面,也没拉过话。家住黄河西岸的王凤英,耳听着黄河东岸轰鸣的枪炮声,以及由此引发的冲天炮火,自觉地投入抗日救亡的潮流中去了。担任绥德一线河防任务的,是铁将军王震统领的三五九旅。三十里铺村的王凤英,是村妇救会的一员,她日夜埋头在一双双土布鞋底上,用力地纳着鞋底上仿佛铁钉一般的麻绳疙瘩,她要她纳的鞋底又硬又正,穿在河防战士的脚上,能踢得倒一架山……踢得倒山的鞋底子,砖块一样地摞着,在王凤英住着的窑炕上,顺着窑壁,已经摞起一大堆了。太阳光斜斜地穿透窑窗,照在她手里纳着的一个鞋底上,纳好后,摞进鞋底的垛子里,就能抱着给娘了。娘是上鞋帮的好手,在她们家里,王凤英与娘,是一对配合默契的做鞋能手,娘儿俩做好的土布鞋,送到河防部队里去,战士们争着要穿。驻防三十里铺的三排排长房生贤,还登门访问过她们娘儿俩,走的时候,就还把他的脚抬起来,要王凤英娘儿俩,给他也做两双土布鞋子。王凤英娘儿俩欢欢喜喜地应承下来了,这时在王凤英手上拿着,纳得只剩几针的鞋底子,可正是给三排长房生贤特别纳制的,之所以特别,就是在纳着的时候,王凤英见缝插针地多纳了几针。细细的麻绳,尖尖的钢针,王凤英努力地将针穿过鞋底,一下一下地扯着麻绳,那种麻绳扯过鞋底的吱啦声,仿佛美不可言的乐曲,激励着王凤英,她忍不住还要哼唱出一曲信天游了:

我和哥哥隔道河,

杨柳遮住看不着。

我恨杨柳无情义,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