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 大自然:洗涤心灵 - 苏逸平 - 其他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其他 > 大自然:洗涤心灵 >

第28章

時空巡禮

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紀實

九八年的一場紐約之行,我曾經在一股崇敬的心情下,造訪了世界聞名的「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

在世界上,有幾個大博物館在藝術、歷史、文化的領域上都佔有著舉足輕重,不可替代的地位。像英國的大英博物館、法國的羅浮宮,以及我們的故宮博物院,都是歷史文化研究者們夢寐以求的寶庫。就像我這一次造訪的紐約大都會博物館,便是來到紐約這個名城絕對不可錯過的重要景點。

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位於紐約的曼哈頓島上,緊臨著舉世聞名的中央公園。在櫛比鱗次的豪華住宅群中,我搭著六號地下鐵,走過清晨的街道,最後映入眼簾的,就是這座建築雄偉,歷史超過百年的「紐約大都會博物館themetropolitanmuseum」。

從大都會博物館前雄偉階梯拾級而上,我的心情開始有了微妙的變化,因為在許多書籍的的描述中,我行將走進的的這個博物館,有著世界上深度、廣度最浩瀚的珍藏,幾個人類文明史上的古老帝國寶藏,都將一一出現在眼前……

彷彿之間,像是進了一扇時空之門,在時間上回溯六千年前,在空間上囊括了歐、亞、非幾個主要大陸,你像是可以看見古中國溫潤玉色下的謙沖儒雅、古埃及亞麻布色的神秘生死、印度文化的佛光隱然、南美大陸瑪雅文明的古拙雄奇,當然,還有青出於藍的文化小老弟,歐陸文化的文藝復興璀燦美學……

走進博物館的大廳,大都會博物館的建築分為三層,在永不止歇的人來人往中,我發了一會兒楞,走進了右方的「古埃及文化館」。

三千年前,在北非的尼羅河畔,古埃及人曾經孕育出一個神秘又燦爛的文化,在這些文化遺產中,最為世人所知的,也許就是埃及的木乃伊和金字塔。古埃及人相信永生的概念,認為人在死後仍然有復活重生的希望,為了使死靈復活時有軀殼可以回來,便衍生出一套保存屍體的方法,這些屍體以亞麻布層層包裹,再依死者身份放入質地不同的棺木內,這便成了世人皆知的「木乃伊」。

在大都會博物館中,擁有的木乃伊何止成千上萬。數千年前的死者靜靜地立在櫥窗後方,也彷彿是在等待著一個虛無漂渺的永生夢想。

還有,古埃及人留下的雕刻、壁畫也為數極為眾多。埃及壁畫的畫風有種非常獨特的風格,人物的角度和實際的樣子頗有出入,大致上來說,埃及壁畫中的人物軀幹永遠呈正面,但是顏面和四肢卻都是側面,長久下來,卻成了埃及文化的一大特色。

從三千多年前的尼羅河畔神游回來,我順著大廳旁的入口信步走入,來到了館中的「希臘羅馬文化館」。

來自歐陸的希臘羅馬文化,堪稱是整個西方世界的文化搖籃,希臘羅馬神話更是孕育出歐美文學藝術的溫床。和古埃及文化不同的是,這個時期的文化已然相當先進,藝術品中已經少見古樸天真的筆觸,取而代之的,卻是如米開蘭基羅、達文西等大師的華麗逼真風格。

從希臘羅馬的神話世界信步而出,映入眼簾的,卻是一付殺氣騰騰的戰場景象。原來,這兒便是展示各式各樣盔甲、武器的「戰爭文物館」。

在這個展示館中,處處可見人類文明草創時期的慘烈戰爭痕跡,從歐洲十字軍東征時期的盔甲、日本戰國時代的武士甲冑,乃至於中國清朝時代的將軍盔甲,不論當年它們沾染過多少鮮血,現在總算能沈靜地和平共處,這,應該也算是個最佳歸宿了吧?

走過慘烈的戰場遺跡,隔鄰又是另一個神秘的染血文明,我在光度不甚亮的櫥窗中看見那一張張小眼厚唇的人像遺跡,當然,就可以知道已經到了南美洲印加古文明的遺跡所在。

對於這群曾經在南美熱帶大地上生存過的古印第安人,世人無疑是充滿不解及困惑的。早在歐洲帝國主義侵入之前,南美洲的瑪雅印第安人便已然發展出一個揉絞著先進與落後、睿智與野蠻共存的奇異文明。在這個文明中,有著與現代不相上下的精確天文曆法,卻又連輪子也還不會用,有著燦爛雄偉的藝術製品,卻仍時時可見活人獻祭之類的野蠻習俗。

好了,如果真的對南美洲文明存著太多困惑的話,那就上二樓吧!因為二樓便是我們耳熟能詳的,「古中國文化館」。

不過,也許是「見山不是山」的心理作崇吧?總覺得在看過我們自己的故宮文物之後,西方人的「中國文物」感覺上怎麼樣也比不上咱們自己的「蘇黃米蔡真蹟」、「翠玉白菜」的,倒是在中國文化館入口處的敦煌古跡頗有可觀之處,比起原產地敦煌的破敗景像,再想起這百多年來的東西方衝突矛盾,也不禁令人萌生迷離之感。

在中國館的旁邊有個小小的「日本文化館」,有著日本的浮世繪、日式住宅,以及各式的古代衣物。

接下來,又是一個頗有可觀的展示場,在這兒展示的,是歐美文化在十九世紀時的繪畫作品。

西方文化在傳承上有個重大的轉捩點,那便是兩千年的救主耶穌傳奇,在這個展示館中,可以看見不計其數的作品描繪的便是這個傳說的各項情景。而十九世紀更是歐陸藝術大師們展現天才的重大舞臺,在這兒,隨處可見梵古、馬蒂斯、莫內等名家的著名作品,當那些從前只在圖片上有緣見到的名畫出現在眼前之際,那種奇特的景仰之感,是用文字難以形容出來的。

而我的這趟紐約大都會博物館,也就在這個時刻進入尾聲,因為這一趟悠游之下,我居然混然不覺時光的飛逝,轉眼間已然到了下午五點的休館時間。

而還沒有一窺堂奧的其它文化,就只好等待下次的時空巡禮。

曾經有人說過,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是個你走上一個月也觀賞不完的寶藏之地。但是,我想,同樣的讚語在我們的故宮、英國的大英博物館,和法國的羅浮宮也可以套用得上吧?

「有一天,我一定要再回來。」

這是我在夕陽下的中央公園旁,遙望大都會博物館時,暗地立下的一個理想。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