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大树倒猢狲涣散国事危奸佞横生 - 巨变岁月之乱世贤相 - 星河灿烂876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46章大树倒猢狲涣散国事危奸佞横生

陈希烈,本是宋州(治今河南商丘南)人,在大唐朝廷里,以富有才干学问而著称。

天宝五年(746年)四月,至十三年(754年)八月,陈希烈一直担任着大唐帝国的左宰相,历时八年零五个月。

陈希烈于书无所不览,尤精玄学。

开元年间,陈希烈常在宫中,讲授《老子》、《周易》等典籍,很受李隆基的信任。

陈希烈累迁官职,至秘书省监。后来,陈希烈接替张九龄,判集贤院事。

李隆基凡有撰述,必经陈希烈之手润色。

那时,右相李林甫,揣摩李隆基的心理,知道皇帝陛下特别眷待陈希烈,而陈希烈又易于控制。

李林甫于是推荐陈希烈,担任宰相。

李隆基爽快地同意了。陈希烈担任宰相以后,所受的宠遇与宠信,和李林甫差不多相等了。

李林甫死后,陈希烈为杨国忠所嫉,受到了杨国忠的排挤。

天宝十三年(754年)八月,京师水灾十分严重。

李隆基非常不满,借水灾之故,罢掉了陈希烈的知政事,任命陈希烈担任太子太师。

陈希烈被杨国忠排挤,失掉皇帝的恩宠和信任,丢掉宰相一职,心颇怏怏不乐,时常私下抱怨道:

“陛下是非不分,妄称公正;任人唯亲,妄称公平;卸责罪下,妄称贤明。”

2

张均,张垍,张埱兄弟,是东京洛阳人。他们三兄弟,都是前宰相张说之子。

张垍是李隆基的女婿,娶李隆基的女儿宁亲公主为妻,拜为驸马都尉,深受李隆基的信任。

李隆基任命张垍,担任翰林学士,负责起草文书章奏,侍奉在皇帝身边。

李隆基还特别下旨,允许女婿张垍,可以在禁中,设置内宅,以便张垍夫妻,能够时常与皇帝以及皇亲国戚亲近。

李隆基对女婿张垍,可说是恩宠备至,赏赐给张垍的珍玩宝物,不可胜数。

那时,张垍的长兄张均,亦供奉翰林院。张均却没有机会,得到李隆基如此大度的赏赐,心里难免有些不平衡。

而张垍常以皇帝所赐,在大哥张均的面前显摆,更加令大哥心生嫉妒,颇不高兴。

一次,张垍拿出皇帝的赏赐,在大哥面前炫耀。张均心有不满,阴沉沉地笑着,对兄弟张垍冷嘲热讽说道:

“二弟啊,这是泰山赐与女婿的,不是天子赐与学士的啊!有什么值得炫耀的呢?”

张垍无言以对,只好讪讪地敷衍大哥几句,不再沾沾自喜地自我吹嘘了。

3

天宝十二年(753年)岁末,李隆基大驾光临,驾幸女婿张垍的内宅。

李隆基去看望女儿宁亲公主和女婿张垍的一家人,给予了女婿张垍莫大的面子。

酒足饭饱之后,李隆基与张垍,翁婿二人,悠闲地坐在堂屋中,闲聊起来。

不知不觉中,李隆基就与女婿张垍,摆谈起了朝廷当前的政事,以及朝廷人事变动的问题来。

李隆基突然提起了陈希烈辞相的事情,就征求张垍的意见道:

“孩子啊,你知道吗?希烈爱卿,多次请求,辞去朝廷的重要机务。

朕欲在朝臣中,选择一个能够代替希烈爱卿的人选。爱婿识人颇多,爱婿以为,谁人最合适啊?”

张垍一时没有准备,错愕无语,没有想到谁最适合担任这个重要的职务,也就没有来得及回答,皇帝老丈人的询问。

李隆基当即自言自语地说道:

“朕一向自诩,有知人之明。朕以为,没有谁人,能比朕的爱婿,更恰当的啊!”

张垍闻言大喜,急忙降阶陈谢,跪谢皇帝对自己的隆恩。

4

不想李隆基准备任命张垍为相这件事,却又另起波澜。

杨国忠听说李隆基准备任命女婿张垍为相一事以后,深恶痛绝,大为不满。

“张垍是太子一党。这样重要的职位,怎么能够落入以张垍兄弟为代表的太子党的手里呢?我一定要想法阻止。”

杨国忠于是想方设法,阻挠任命张垍为相。

等到陈希烈罢相之事已经确定,杨国忠就向李隆基进言道:

“陛下,臣听说,君王治理天下,当任人唯贤,不能任人唯亲!

张垍大人,才干卓越,当然是合适的宰相人选。只是臣担心,臣下们,会议论张垍大人为相,是因为是陛下东床快婿的关系!”

“爱卿所言有理!朕不够用因私,坏了国事规矩!爱卿以为谁合适呢?”李隆基认为有理。

杨国忠虽举荐韦见素,去代替陈希烈的宰相职位。

李隆基思量再三,同意了杨国忠的建议,虽任命韦见素为左相,协助杨国忠处理政事。

张垍拜相的希望落空,对皇帝老丈人的出尔反尔的行径,大生不满。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