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感伤往事念友谊忧虑国运长叹息 - 巨变岁月之乱世贤相 - 星河灿烂876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31章感伤往事念友谊忧虑国运长叹息

“哎,如今的国事,是如此地令人沮丧,怎么不令人犹豫傍徨,忧心如焚呢!

殿下面临如此的困境,是多么艰难!他能够应付过去吗?”

浮想联翩的李泌,不禁叹息了一声。

“先生,殿下是一定能够应付乱局,帮助朝廷渡过危机的!先生最了解殿下,肯定知道瑞儿说的不错。

先生啊,殿下那些年,究竟是这样熬过困境的,你快给我讲讲吧!我已经等不及了!”

吊起了李瑞的胃口,李泌却迟迟不讲太子的故事,李瑞越发着急了,急忙催促道。

“哈哈哈!瑞儿啊,看把你急的,年轻人,你着急什么呢?我马上给你讲吧!”看见李瑞着急的样子,李泌忍不住笑了。

2

“殿下的亲生母亲讳杨,出生在关陇地区的名门望族-弘农华阴(今属陕西)的杨氏家族里。

杨氏的曾祖父杨士达,在大隋王朝时,可算赫赫有名。他曾经担任过大隋王朝的门下省纳言(宰相)这一要职。

杨氏的父亲名叫杨知庆,以祖荫为官。杨士达的女儿,即杨知庆的姑姑,就是则天皇帝的生母杨氏。

若从则天皇帝的母系这边算起来,殿下的亲生母亲杨氏的辈分,比陛下还要高上一辈。

但在皇家,这也并不是什么稀奇诧异的事情。

景云元年(公元710年)八月,陛下被父皇睿宗皇帝,册立为太子。

没过几天,陛下就与杨氏成婚了。这对陛下来说,可谓是双喜临门。

陛下与妻子杨氏结婚不久,妻子就又怀孕了。

即使是在百姓人家,也可叫做“三喜临门”,何况皇家呢?

然而,妻子怀孕,不仅没有给陛下带来欣喜,反而加重了陛下的忧虑和担心。

3

长公主太平公主,是则天皇帝的亲生女儿。则天皇帝对太平公主是宠爱备至,一向认为女儿太平公主最像自己。

那时,陛下与姑姑长公主太平公主的关系,却特别的紧张。姑侄面和心不和,矛盾重重,并不时发生些正面的冲突。

陛下那时,年纪轻轻,羽翼也还未丰,不得不提心吊胆,低调小心地过着日子。

陛下心里十分担心,害怕姑姑太平公主会借题发挥,趁机陷害自己,向父皇控告他耽于女色,难当太子大任,而对他行废立之事。

当初,前朝隋文帝的太子杨勇,就是因为宠爱貌美的妻子云昭训,而被亲生母亲独孤皇后嫌弃。

母亲独孤皇后认为儿子杨勇沉迷酒色,难以隆兴帝业,于是竭力反对太子杨勇。

杨勇最终被父皇杨坚废掉太子之位。

太宗皇帝的太子李承乾,也十分喜好声色。最终也因特别宠爱一位太常乐人,招致太宗皇帝的愤怒,而被太宗皇帝废黜。

由于这诸多担心,陛下得知妻子杨氏怀孕的消息以后,内心不喜反忧,十分焦虑和担心。

陛下秘密吩咐属下,叫他们去弄来了一些堕胎药,打算将这一小生命,扼杀于母腹之中。

然而这一小生命,毕竟是陛下的血脉,陛下有些不忍心。陛下思来想去,终于没有施行这一计划,才没有让殿下胎死腹中。

殿下出生以后,却不能够与自己的亲生母亲杨氏生活在一起了,而交由皇后抚养。

杨氏当时,仅是陛下的姬妾之一,而当时陛下的太子妃,则是后来做了皇后的王氏。

在等级森严的宫廷中,太子妃(正妻)的地位,要比其他姬妾高贵和优越得多。

太子妃王氏,那时一直没有生养亲生孩子,心里一直闷闷不乐,若有所失。

而杨氏知道自己是姬妾,地位低贱。她生子以后,并不敢独自享受为人母的喜悦。

太子妃王氏,后来便顺水推舟,把杨氏之子(李亨),接到她的身边养育,作为自己的儿子养育。

王氏对太子百倍呵护,极为疼爱,慈甚所生。太子妃王氏这一举措,影响了殿下一生。

4

殿下的大哥,叫做李嗣直,原名李琮(李潭),是刘华妃之子,脸部因打猎,被野兽豽所伤,留下了残疾。

开元三年(715年)正月,太子的二哥李嗣谦(即李瑛)被父皇册立为皇太子。

不久之后的第二年,即开元四年(716年)正月,殿下刚刚六岁时,也被父皇拜为了安西大都护,安抚河东、关内、陇右诸蕃大使。

但是,殿下等诸王子,他们所任职事,只系遥领,并不真正出阁到地方上就职。

殿下的手下还设有副使,专门负责各镇事务。

5

殿下小时候,就非常聪明,很有些自知之明,有些明哲保身的大智慧。他很清楚自己所处的特殊地位和处境。

殿下虽然是由王皇后抚养长大,但他初明世事,就低调行事,并没有显示自己与众不同,非同凡品。

随着年龄的增长,殿下越发懂事一些,也更加明白宫廷的险恶,以及殿下母子的身份和所处的地位。

殿下秉承母亲的教诲,为人处世更是谨慎行事,千方百计地避免自己成为众矢之的,尽量让自己不要显得卓然不群。

高力士等,很是赞赏殿下低调谦逊的表现,曾经在陛下面前,赞扬殿下,说殿下: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