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李亨仓促欲换帅李泌远虑强阻止
行宫中的李亨,今天终于又有了一点闲暇的时间,但他的心情却烦闷不堪,阴晴不定。
想起国事,家事,天下事,李亨总是觉得,十分焦心,十分忧虑,十分烦躁。
朝廷内外层出不穷的变故,又开始变得多了起来,变得令人窒息不安起来。
当李亨看见李辅国忧郁的影子,从御案前闪过之时,李亨突然想起,还有一件重要的国事,要与李泌商议。
李亨急忙叫住李辅国,命令李辅国道:
“辅国啊,请你速去元帅府,邀请侍谋军国兼元帅府行军长史李泌,进宫议事。”
李辅国听李亨说到李泌身上的那一大堆的官名,心里就有些不是滋味,他隐藏起不满和怨恨,不自觉地皱了一下眉。
“李泌先生真的有这么重要吗?为什么皇上事事都要找他商议呢?有些问题,我李辅国也能够解决的。”李辅国悄声嘀咕道。
李辅国聪明,知道皇帝对李泌的宠爱依旧,一时半会儿,还难以撼动,于是只有将对李泌的这些嫉恨,深藏在他的心里。
“我应该清楚,李泌如今,在皇上心目中,依然具有崇高地位和巨大的影响力。
我要扳倒李泌,现今还不是最佳的时机,必须卧薪尝胆,等待时机。”
李辅国有些心不甘、情不愿地出了宫门。他一边思索着,一边慢腾腾地走到了元帅府里,前去传达李亨的旨意。
2
元帅府里,李泌仿佛是早有准备似地。听见皇帝召唤,他迅速跟着李辅国,来到了彭原的行宫里。
李亨见李泌迅速来到,一点也没有觉得意外。李泌刚刚坐好,李亨就心急火燎地与李泌谈论了起来:
“先生啊,你知道吗?朕近段时间,平静了一些时刻,心里又开始变得焦虑、着急了。
自从朕任命儿子广平王为元帅,领军杀贼以来,转眼之间,就过了一个年节了。
然而,平叛讨贼却没有什么成效。叛贼的势力,依然如日中天。帝国的胜利,却依然遥遥无期,朕寝食难安啊!
朕如今又有了一个新的想法,那就是,立即派朕的儿子建宁王,也率一路大军出征,兵分两路,前去夹击叛军,力求早日克复京师,兴复社稷。
可是,朕心里又十分担心,这样做,会不会分散我们十分有限的兵力,对平叛不利呢?
朕思考再三,还是决定,不如正式封广平王为太子,让太子留守宫中,驻守行宫。
然后,朕再派建宁王当天下兵马元帅,领兵去独当一面,反击叛军。不知道朕这样做,是否恰当呢?
先生啊,你以为朕的这个意见,究竟如何,是否可行呢?”
3
听见李亨突然变卦,谈到自己的内心想法,改变早就拟定好的军事安排部署,李泌的心中,突然又涌起了一股寒意。
李泌心中那种挥之不去的不详预感,又重上了心底。他迅速而敏感地预见到了风暴的来临。
李泌的脸色,一下变得愁云密布,阴沉下来,根本无法在李亨面前,掩饰自己的担忧了。
李亨看见李泌突变的神色,觉得十分诧异,不知道自己简单的一句话,为什么会让李泌变得如此疑虑不安起来。
“朕到底说错了什么,让先生神色如此凝重,如临大敌呢?”李亨问道。
4
李泌看了看李亨诧异的神色,语气有些不快。他缓缓地对李亨说道:
“陛下啊,早先,微臣不是曾经多次对陛下说过,军国大事,繁杂迫切,陛下必须自己亲自判断,迅速地加以处理才行吗?
至于皇帝的家务问题,则应该接受太上皇的意见,一切听从太上皇的决定。
臣私下以为,陛下这样做,就可以避免陛下与太上皇,父子之间,又产生不必要的误解,产生不必要的疑惑和猜疑。
如果陛下不这么做,怎么能够使子孙后代,深刻正确地理解到,陛下当初灵武继位登极的本意呢?
假如陛下不这么做的话,势必会有人怀疑,皇上继位登极的诚意,误会陛下当时的英明决定。
甚至还会有人会误认为陛下,有抢班夺权的嫌疑,有伤陛下的孝顺与英明。”李泌态度慎重地说道。
听了李泌的回答,李亨更加摸不着头脑,不了解李泌所说,究竟指的何意,一时怔住了,没有话语。
5
不等李亨对自己的意见做出解释,李泌就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李亨提出的这个建议的问题所在,并直率地说出了自己忧虑的原因。
“陛下啊,微臣从陛下刚才的谈话中,已经很容易就看出来了,陛下今天所谈论的这些话,都是听了某些人的建议,才提出来的。
微臣也十分容易就猜测出来了,这个建议是那些人说的,究竟是来自哪里。
恕微臣直言,向皇上出这种主意的人,都是皇上身边最亲近最宠信的人。他们应该深刻理解皇上的心意,一心一意为国家的长远利益着想才是。而不是只是考虑自己的私利和个人恩怨。
老实对陛下说,微臣心里,很不满意他们提出的这个建议。
微臣私下以为,他们提出这样的建议,并不是为社稷的长远利益着想,而是有着自己的不可告人的目的。
臣就直言不讳了,这些人使用的,实际上是一种挑拨离间之计,想挑拨我们的君臣关系,让陛下疏远臣,不接受臣的意见。
这就是臣深深忧虑的原因。”李泌坦率地对李亨说道。
6
眼见李泌打破自己的常规,毫不掩饰自己的不满,说中皇帝的心思,李亨十分惊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