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燕叛贼弑父内讧唐官军观望无功 - 巨变岁月之乱世贤相 - 星河灿烂876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80章燕叛贼弑父内讧唐官军观望无功

至德二载(757年)的春天到了。

北方大地,却依然是天寒地冻,一片肃杀之景。

无情的战火,把北方郡县的大部分城镇,都变成了废墟。郡县的城池,有的破碎,有的废弃了,有的还被叛军占领或是围困着。

田地上一片荒芜,杂草丛生。千里难见人的炊烟,只见野狗,野兽横行。人民的财富被吞噬,百姓被杀死。

道路上随处可见的,是拖儿带母,仓皇逃难的人群。路边到处是倒毙的尸体,无人收尸。

这些尸体,有的已被积雪覆盖,有的还裸露于冰雪之上。

逃难的人们,向着深山老林,百姓们自发修建固守的险要的堡寨,或是还未沦陷的地方,惊慌失措地转移和逃离。

途中逃难的百姓,不时会受到叛军的抢掠,杀戮,追袭。散兵游勇,土匪等也趁火打劫,社会秩序一片混乱,人们惶惶不可终日,没有一点安全之感。

百姓们为战争受难。他们有的失去了所有的亲人,甚至失去了一切。

因饥寒而饿毙的人众的尸体,比比皆是,有的尸体已被豺狼啃噬。

官军收复了的那些城池中的人们,也不能避免厄运的降临。

那些受难的百姓,他们手无寸铁,却被政府军野蛮地驱赶去与叛贼抗争。

如果不从,就会被朝廷当做叛逆,被诛杀,被屠灭。

到处是抗暴的人群。既对叛贼,也对官军。

为了保住他们仅有的一点口粮,仅有的一点财富,苟延残喘地延续亲人们的生命,民众们只有自发地组织集结起来,自己保护自己。

强取豪夺,骚乱,械斗,剽掠,随时都可能会发生。

被大唐朝廷抛弃的人民唯有如此,才能暂时延续他们的生命。

大唐王朝的国力衰微,已到了极度危险的地步。

大燕叛贼的军队,依然盘踞在两京——长安,洛阳城里。那些抢掠的女人,掠夺的财富,仍在源源不断地向北方,向叛贼的老巢范阳运去。

大唐王朝内部,也是人心不稳。不时有政府官员,抛弃坚守的城池,抛弃无辜的百姓,投靠叛军。

幸好此时,安禄山叛军内部,发生了惊人的变化,这才再次给了唐朝廷以可乘之机。

平叛形势,开始朝着对大唐王朝官军有利的方向发展。

2

燕帝安禄山,近来是厄运缠身,倒霉透底。似乎天下所有人,都与他过不去似地。

自从安禄山冒天下之大不韪,违背天心民意,发动叛乱以来,安禄山的日子,实际上就开始变得十分的难过了。

首先是安禄山本人,饱受着精神的煎熬和折磨,他的心理也严重地失衡。

因果报应的思绪,总是纠缠在安禄山的心里。他的眼睛的视力,也逐渐地恶化衰退。到了现在,已经是双目全瞎,看不见一点东西了。

其次是军事上的不顺,内部的不稳,也让安禄山整日忧心忡忡,焦虑万分。

再加上安禄山身患大疮,促使他的性情,变得越发地烦躁不安,凶暴残忍。

对待部下,安禄山也是越发的冷酷无情。他经常难以遏制,他的烦躁暴怒的情绪。

每当安禄山一想起李隆基对他的宠信和恩惠,想起朝廷对他的盛大的恩宠礼遇和赏赐信任,他就会更加地痛恨杨国忠对他的嫉恨和陷害,痛恨杨国忠和安禄山自己的手下严庄,高尚,史思明等谋士将领,为了他们自己的高官厚禄,荣华富贵,逼使他走上这条反叛大唐的不归路。

安禄山有时,良心发现,就会更加地愧疚和悔恨。

最心爱的长子安庆忠惨死的影子,也时时在脑海中出现,安禄山怒恨交加。

种种政事、军事的不顺,内心激烈的矛盾斗争,内部将领们的争权夺利,都促使安禄山的脾气,变得越来越糟。他也越发地难以控制,他的情绪了。

稍微有一点不如意的事情,安禄山就会拿身边的侍从出气和发泄。

他暴虐地对侍从们,任意地鞭抽棍打,甚至加以诛杀,弄得身边人人心惶惶,不可终日。

反叛的思想,在安禄山的周围人群中,暗暗产生了。

3

自从登极称帝以来,大燕雄武皇帝安禄山,就一直居住在洛阳的深宫里。

即使是高级将领,朝廷重臣,平日里也很难见上安禄山的一面了。大小事件,都必须透过中书侍郎严庄的奏报才行。

可是,地位十分尊贵,手握燕朝廷大权的中书侍郎严庄,也免不了会受暴怒的安禄山的殴击,这令中书侍郎严庄,心里极为仇恨。

安禄山的手下侍从,尤其以贴身太监李猪儿,挨安禄山的暴打最多,李猪儿心中的怨恨也越盛。

左右侍从也是人人自危。

如今的安禄山,其实早已经是众叛亲离了。

4

安禄山的贴身太监李猪儿,本是契丹族人。十几岁时,李猪儿就充当安禄山的书童,在安禄山的身边伺候。

李猪儿聪明伶俐,善于揣摩安禄山的心思,安禄山对李猪儿十分宠信。

李猪儿渐渐长大成人,安禄山对他接近自己的妻妾,越来越不放心了。

一天,安禄山亲自命令侍从,将李猪儿灌醉,然后吩咐手下,用利刀强行割掉了李猪儿的生殖器。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