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自负君一意孤行颟顸相出师不利
李泌说到,房琯迎合、顺从皇帝的话语,触到了李亨的心事,刺痛了李亨的隐秘心理,李亨心里非常不悦。他的脸色有些愠怒起来。
“先生,朕一向认为你品德高尚,胸襟开阔,大度无私,所以对你极端宠信。
朕怎么也不会想到,先生你怎么也会嫉妒朕对房琯的任命和宠信呢?甚至无妄猜度朕的心理。难道朕是一个是非不分,没有主见的昏庸君王吗?
先生啊,你不明白朕的心思,朕相信自己的眼睛和判断能力,相信宰相的能力!
当初有很多事情,朕都一直听你的,接受你的意见和建议。这一次,朕要自己当家作主一回,朕的主意已定!
朕对先生有言在先,即使朕的任命错了,即使朕做错了,这都是朕的责任,朕绝对不会怪罪先生!朕绝对不会怪罪先生,没有及时提醒于朕。
先生啊,朕一直都相信你,一向都喜欢听从你的意见,接受你的建议。
先生啊,这件事,朕已经权衡再三,收复京师是重中之重。你就不要再多说了,以免另生枝节了吧!
朕作为一国之君,做回主不容易啊!”
李亨不认同李泌的看法,心里更加不高兴,他脸色阴沉地气呼呼地对李泌说道。
李泌看了看李亨,欲言又止。
但见李亨已经把话说到那个份上,李泌也无可奈何了。李泌只得心情不快地起身,与李亨行礼告辞道:
“陛下啊,事关大局,还是谨慎为上。陛下即使不相信臣的话,也希望陛下能够听听裴冕大人,诸王,诸将的话语。臣告辞,回元帅府去了!”
2
李亨害怕夜长梦多,横生枝节,很快就不顾群臣反对,下旨讨伐安禄山叛贼道:
“兹任命宰相房琯,‘持节’,加授官位-招讨西京及防御蒲潼两关节度使,自择僚佐,择日启程,率军东征,讨平安禄山叛贼。”
3
大燕西京留守孙乾佑等燕将,得到唐军准备进攻长安的消息,急忙向东京洛阳的燕帝安禄山求救。
夜晚,燕帝安禄山接到消息,大吃一惊,急忙连夜连晚,召严庄,高尚问道:
“唐军反攻,形势危急。唐军主将是谁?”
严庄急忙答道:“陛下,不要掉以轻心,唐军是宰相房琯亲自率领!”
安禄山听后,哈哈大笑:“诸君安息,好好回去睡你们的大觉,不用管了,孩子们足以应付。”
严庄不明所以,疑惑不解,再次提醒道:
“陛下,不可大意!李亨最信任宰相房琯,必然会派遣唐军的精锐!”
燕帝安禄山睡眼朦胧,不耐烦地说道:
“爱卿,听朕的话就对了。告诉孙乾佑、安守忠等,好好努力,不要辜负朕的信任!”
燕帝安禄山丢下严庄,高尚,在侍从护卫下,进内宫去了。
严庄不解对对高尚说道:“高大人,陛下今天怎么了?为什么一反常态呢?”
高尚脸露微笑,对严庄说道:
“严大人真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陛下圣明,天机不可泄露。
天佑大燕!李亨那个不食人间烟火的膏粱子弟,无赖瘪三,不肖子孙,二货皇帝,任用一个夸夸其谈,只知道醇酒、女人,钱财、权利的赵括,怎么能够成功呢?”
严庄恍然大悟:“陛下果然圣明,在下不如高大人远甚!”
“哪里哪里!在下出生低微,鄙陋不堪,不过是受到雄武皇帝的熏陶罢了!哪里像严大人那样,出生世家,受的耳濡目染多,见识卓绝呢?”高尚不忘拍拍严庄的马屁。
“哈哈哈哈!”高尚,严庄两人屏住气息,相视大笑。
4
接到皇帝的任命,讨西京及防御蒲潼两关节度使、宰相房琯,大喜过望,越发踌躇满志。
裴冕等朝廷有识之士,文武大臣却是忧心忡忡。就连久在深宫的李辅国,都不以为然。大家都清楚,房琯此人,好宾客,喜谈论,处理一般朝廷政务还不错,但处理发杂的军事,本非所长。
房琯自己也有些自知之明,深知军事本非所长。所以,为了建立功绩,打破朝廷文武大臣对自己的藐视看法,房琯迅速行动起来,开始调兵遣将,一心一意,谋划讨伐叛贼之事。
5
很快,房琯任命自己的亲信部属,李揖、刘秩、刘贵哲、邓景山、窦绍等人,担任讨伐军中要职。
军中的一切事务,房琯都放心大胆地交予他们去办理。
房琯任命兵部尚书王思礼、御史中丞邓景山,为东征军副将;任命户部侍郎李揖,为东征军行军司马;任命中丞宋若思、起居郎知制诰贾至、右司郎中魏少游,为东征军判官;任命以给事中刘秩,为东征军参谋。
主将西京招讨使房琯,视安禄山叛军如草芥。他决定兵分三军,直趋京师长安,力求一站击溃叛军,收复京师。
房琯命令,杨希文率领南军兵团,自宜寿突击;刘贵哲率领中军兵团,自武功突击;李光进将北军兵团,自奉天突击。
房琯亲领刘贵哲中军,作为先锋主力部队。
房琯一心盘算着,自己率领的东征大军,能够一鼓作气地消灭占领长安的叛军,天下扬名。
4
然而,朝廷有识之士,看到房琯的分兵计划以后,越发恐惧不安。
稍稍有些见识的文武大臣,心里都十分清楚,此次军事行动,完全是皇帝陛下默认的一场赌局,必败无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