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唐太子忧虑时局李山人抚慰君心 - 巨变岁月之乱世贤相 - 星河灿烂876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61章唐太子忧虑时局李山人抚慰君心

第二天一大早,李泌匆匆忙忙地洗漱完毕,稍息了片刻,就急急忙忙地前去拜见李亨。

李亨昨晚睡得很晚,身体有些疲惫,感觉头脑昏昏,还躺在自己的榻上歇息。

见李泌进来,李亨十分亲热地招呼李泌在自己的榻边坐下,并吩咐李静忠道:

“静忠啊,请赶快为先生泡上一壶茶水。”

2

李亨挺直身子,靠在榻上。

“先生啊,你旅途顺利,身体都好吗?”李亨关切地询问着李泌道。

“托殿下的洪福,臣贱体安康,一切顺利!”李泌安稳自在,笑着回答道。

“既然这样,吾就放心了!”李亨说道。接着,李亨用一副推心置腹的神态,对着李泌诉起苦来。

“先生啊,听见你身体安康,一切顺利,吾心理就踏实了。哎呀,不瞒先生,吾这个太子,当得实在有些窝囊啊!吾真想重新回到当初,吾刚被父皇立为太子,一切听从父皇指教的那些日子啊!”

李亨愁眉苦脸,诉苦道,“如今,吾虽然名为太子,是帝国储君,但手下除了跟随的禁卫军将士数千人,可以说是手下无人,加之粮草不济,无人拥戴,完完全全是一个光杆司令。

边塞诸镇的骄兵悍将,蛮横惯了,无法无天,目无法纪,难以管教;边塞的地方官员们也是二心不定,首鼠两端。吾的号令,根本不起作用。

对于这些情况,吾有些束手无策,无计可施了。不瞒先生,吾真的不知道,平定安禄山恶贼,应该从何处做起呢!”

李泌一边慢吞吞地喝着茶水,一边听着李亨诉苦。他细心地看了李亨几眼,觉得李亨的神态有些失落,有些丧气,有些无奈,心里十分同情。

“殿下身系天下安危,此时此刻,树立太子的威望和信心最为重要啊!万一殿下不思进取,丧失信心,导致天下群龙无首,人心涣散,那就大势已去。”

李泌觉得形势严峻,必须首先打消太子疑虑,稳定太子才是。

于是,李泌微笑着,安慰起李亨来:

“殿下啊,长源以为,殿下大可不必如此忧虑!当前的平叛局势,看似不利,但也绝不是大家所说的那样悲观失望,毕竟人心还在大唐这里。

边镇天高皇帝远,骄兵悍将,蛮横惯了,无法无天,难以管教,不过是小儿科,乃疥癣之疾,很容易治愈。

平叛所需的军需物质筹备,军队人员的召集,人心的笼聚,也很容易办成。

吾听说,大将管崇嗣等人,在桃林兵败以后,就一直在打听殿下的消息,准备前来投奔殿下。

由此可见,这样的忠臣义士还是很多的!殿下只需要举起平叛大旗,恩威并用,树立朝廷坚定平叛的信心和勇气,就一定能够获得将士们的忠心和拥戴,赢得天下百姓的响应。

确立平叛的方略,树立天下军民的必胜信心,汇聚天下人心,整顿军政事务,纠正地方官吏们的贪腐无能、无所作为,把政事,军事回归正轨,才是殿下应该第一忧心的。

长源认为,当前,殿下首先要做的,有这样几件大事,必须当机立断,立即加以实施。

第一,就是向天下发布平叛命令,高举平叛的大旗,并积极开始平叛的准备。

殿下要广下文告,揭露安禄山等辈的狼子野心,暴露大燕帝国君臣的丑恶狰狞面目。

殿下要使天下人明白,天子殿下已经遵从皇命,出山平叛,只有太子殿下,是一心一意地为惨遭荼毒的黎民百姓着想,是要坚定地要平定叛乱,维护天下一统的大局的。

其次,就是收复边镇军力,积聚平叛力量。至于惩治军中的骄兵悍将,整肃军纪,重树朝廷纲纪,使他们乐于服从朝廷和殿下的命令,那是收复军队以后的事情。

如今,边塞上那些悍将骄兵,不听从殿下的指挥,也不算什么大的问题,他们不过是首鼠两端,观望形势罢了。

长源以为,只要殿下重视起来,立即行动起来,收复朔方镇等诸镇官员之心,掌控住李承光、管崇嗣之流手握重兵,心存犹疑观望的将领,就一定能够完成平叛大业!”李泌提醒道。

“先生言之有理,吾醍醐灌顶,如梦初醒。

只是,吾向天下人公开宣告平叛,不是暴露了我们的行踪了吗?万一安禄山叛贼大举前来,我们将如何应对呢?如今,我们兵力不足,不是会重蹈覆辙吗?”李亨心存疑虑。

“殿下,我敢向你保证,安禄山绝对不敢如此冒险。安禄山虽兵精粮足,但占据两京之后,面临弹压官吏百姓,稳定地方局势等诸多严峻问题。

实际上,因为叛贼的战线拖得太长,树敌太多,他们已经面临兵力窘迫的处境了。

更何况,安禄山胸无大志,部下将领们也是鼠目寸光,已经满足于已有的战果,正忙于称帝享福,封官进爵,掠夺财富呢?

我敢保证,安禄山绝对不敢再起战场,命令将领率军到边塞来袭击殿下,到剑南去逼迫陛下。

但是,的确如殿下担心的那样,平凉没有重镇依靠,并不适合大批人马驻扎,只有灵武等地,地方辽阔,边民富庶,背靠强镇朔方镇,才是我们的最佳驻扎地。

长源再次提醒殿下注意,如今,李承光、管崇嗣之流手握重兵,而又倾向不明的朝廷资深将领,边塞诸将,才是殿下需要担心,需要尽快争取的。

只有说服朔方镇等边镇诸镇将领,让他们心悦诚服地拥护殿下,才能够奠定平叛的基础。

所以,长源以为,殿下只有首先解决了朔方镇等边镇,潼关李承光、管崇嗣等诸镇将领的问题,才能够积蓄平叛的力量。

如果资深的军队老将,殿下一时半会指挥不动,殿下不妨另辟蹊径,从郭子仪,李光弼等年青资浅的将领着手,做好招抚工作。

殿下刚柔相济,恩威并用,重用提拔这些年青将领,就能够大大地提振军心,激发诸将上进之心,进一步整肃军纪,使藩镇将领们,听从殿下的号令,进而积聚军力,完成平叛大业。”

“先生说得太好了。军中老将们对陛下恭顺已经习惯了,未必会听从吾的号令。吾一直为这些事担心忧虑啊!

听了先生的指点,吾茅塞顿开。年轻人风华正茂,更适合担当平叛大业。只是,究竟应该如何实施呢?吾心里还没有数。”

李亨赞同道。

“请殿下放心!长源在旅途之上,就已经开始,在认真思考这些情况,谋划如何解决这些棘手的问题了。

不是长源空口说大话,只要殿下放心地把这些事交给我办理,说服朔方镇等边塞诸镇将领官员拥护殿下,收服李承光、管崇嗣等桀骜不驯的军队将领,接管他们的军队,为殿下所有,也不是什么难事!

只要殿下收服了李承光、管崇嗣等桀骜不驯的将领军痞,驯服了他们的军队,获得了边塞诸将的大力支持,还用担心安禄山的那一小撮叛贼不灭吗?”

李泌信心十足地为李亨分析道。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