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李静忠妒能嫉贤唐天子左右为难 - 巨变岁月之乱世贤相 - 星河灿烂876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52章李静忠妒能嫉贤唐天子左右为难

李静忠的出身十分卑微。

自尊与自卑的心理,牢牢地占据着他的心灵,让他有些高傲,有些多疑。

因此,李静忠十分敏感,非常在意别人对他的评价和看法,十分在意别人对他是否恭敬。

如果某人因某事而轻视他,鄙视他,哪怕是一件小事,李静忠常常也会心怀不满,怀恨在心,让人付出代价。

当初,李静忠担任的不过是掌闲厩,即掌管皇家一等御马的差事。但权倾天下的杨氏兄妹,也都十分了解李静忠的个性,因为用马,要时时求着他,对李静忠尊敬有加,对他忌惮几分。

近些日子以来,李泌受到皇帝的信任越来越盛。大大小小的国家大事,李亨都愿意与李泌去协商,交给李泌去处理,一下子后来居上,超越了李静忠的地位。

不免让前些时候,一直被李亨委以重任而又心胸狭窄的李静忠有些失落。

2

前些日子,为了感谢、奖赏李静忠一直以来对皇帝的忠心耿耿,赤胆忠心,李亨特地给李静忠赐名为护国,后来又赐名为辅国,以表示自己对李静忠的极度宠爱和信任。

那一天一大早,见李泌还未进宫,李静忠(李辅国)就匆匆忙忙踏进了皇帝的临时行宫里,走进了李亨的身边侍候。

他满面怨气,牢骚满腹,脸色不渝。他一反常态,没有关注到李亨的神态和表情。

走到李亨跟前,跟皇帝问候以后,李辅国就对着李亨,大声地抱怨起来:

“皇上啊,辅国实在忍不住了。

皇上啊,辅国不是一向对陛下忠心耿耿,尽心尽力吗?为什么陛下对我不公呢?

自从辅国有幸,侍奉陛下以来,静忠一直就竭尽全力,为陛下服务,可说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当初,为了拯救社稷,除掉奸贼杨国忠,辅国可说是绞尽脑汁,殚精竭虑,想尽了办法;

陛下决定北上大计,到西北收集勤王之师,辅国也是鼎力支持,积极出谋划策;

群臣拥立陛下荣登大宝,辅国更是协助陛下运筹帷幄,尽了自己的微薄之力;

最近,辅国更是冒着千难万险,历尽千辛万苦,亲自接回了陛下的爱妃良娣。

可是,自从李泌先生来了之后,陛下似乎就忘记了辅国了。你对静忠也不如先前那么重视,那么信任了。

朝廷很多事情的决策处理,陛下你都把辅国撇在了一边,不让辅国参与谋划,令辅国有些心愿不平啊!

陛下,这不是兔死狗烹,卸磨杀驴吗?”

李辅国脸色红红地,对着李亨一席抱怨、申诉。

2

李亨没有想到,李辅国会误会自己的好意。听了李辅国的话,他不禁一愣。

“朕对辅国依然十分信任。朕只是希望先生,能够帮助辅国,替辅国分担一些任务,减轻辅国肩上的担子。

朕还与先生商议,准备任命辅国担任元帅府行军司马,掌握禁军的兵权,给予辅国更大的权力。

为什么辅国对朕的举动却并不理解,也并不领情呢?为什么他因心里失落,会产生一些对朕的怨恨不满的感情呢?”

听见李辅国怨恨的话语,李亨十分不解,暗地思忖道。

3

看见李辅国满脸通红,怒气冲冲,气愤难平的样子,李亨突然明白了。

李辅国是在嫉恨自己对李泌太过亲密,吃李泌的醋,李亨不禁又是好笑又是好气,又有些不安和内疚起来。

他急忙柔声安慰李辅国道:

“辅国爱卿啊,你误会朕了。你一直侍奉在朕的身边,难道不理解朕吗?难道朕是越王勾践那样忘恩负义的君王吗?

爱卿的赫赫功勋和对朕的耿耿忠诚,朕一直铭记于心,一刻也没有忘记!

朕和先生商议好,已经打算下旨,委任爱卿你,担任元帅府行军司马、内宫总管之职;希望爱卿能够帮助朕,处理好禁卫军事务,负责管理好宫内宫外的财务账目等重要任务。

朕是一片好心好意,怕累着了爱卿,所以让先生分担了你的一些工作,爱卿怎么会误解了朕的好意呢?

我们君臣不是外人,亲如兄弟,朕就直言不讳吧!

朕听先生建议,分层负责,分工合作,乃是君王用人之道,如果一切事情君王都要事必躬亲,岂不把朕累死。

前些日子,朕不明白其中奥秘,事必躬亲,结果是吃力不讨好,大受其苦,才深深体会到了先生的高明之处。

的的确确,作为君王,只需要总揽大政就行,至于具体事物办理,那是三公九卿以及有关部门的事情。

宫内宫外,事务繁多,处理迥异,也需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所以朕决定,让先生主外,辅国主内。

处理政事,打理军事,并不是爱卿的强项,爱卿也不便与外界交往,因此朕才分割了一些宫外的军政事务,交给长源先生去处理。

爱卿啊,你应该最清楚朕与长源的关系了。朕十八岁,就与长源交往,亦师亦友,可说是几十年的知心老朋友了。

先生淡泊名利,并不是那种喜欢争权夺利的人,你怎么会抱怨朕对先生太厚,对你不公呢?

现在,宫中、军中的事务,冗杂繁多,都不轻松。当勤王大军渐渐云集以后,事情就会变得更加繁杂起来。

为了减轻爱卿的负担,朕才把那些吃力不讨好的事务,交一些给长源先生去处理啊!

辅国啊,你怎么会误会了朕的好意呢?

朕一向清楚爱卿的耿耿忠心。朕怎么会突然忘记了爱卿你的功劳和贡献呢?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